10月13日,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2012、2013年)全国和分省就业率较低的“红灯”本科专业名单。让人吃惊的是,市场营销、播音与主持艺术、电子商务等多个近年来较为紧俏、吃香的热门专业也榜上有名。其中我省10个被亮红灯的本科专业则分别为:表演、应用心理学、新闻学、美术学、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治安学、考古学、音乐表演、资源环境科学。对此,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申报专业时应参考全国、分省(市、自治区)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避免盲目布点、重复设置。
笔者看来,教育部公开全国乃至各省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是秉着负责任的教育态度。就业作为教学成果的考核标准之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毕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真实的就业率,同时也能给学生提供更为准确的学习方向和择业判断。红灯专业的公开可以说是有利无弊的。但红灯专业成因较多,一味的“避红趋绿”并不合适,就业数据需要理性看待。
认清高校教育定位,理性看待就业率。大学作为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机关,应该以综合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经过高校教育的学生应具有相关专业乃至多门学科的知识和特长,同时也是创新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处事能力、与人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说,大学教育是“成才”教育,这有别于专科技校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或职业技术人员。他们的教育目标是为要产生专业化、专门化的技术人员,而大学的目标是育人成才。如果直接将大学的教育成果与就业率挂钩,那对国家、社会许多建设做出基础性研究和探索的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将会成为就业率低迷的重灾区。长此以往,许多社会人文知识、基础理工原理知识将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只有专业化技能培训却没有奠定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也将无法长久。
其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受多方因素调配。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每年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量都各不相同,但大学教育却不只是在校4年的事,更影响着学生一生。因此,过分看重一小段时间内的就业率是不理智的。据报道,2012年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省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所谓热门、就业率高甚至薪资高的专业,都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相对而言的,所有的人才市场在一定的情况下都会渐趋饱和。2012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或许在2014年的今天出现人才稀缺的现象。所以,不能用一时的就业率来评定大学专业的开设与否,如此删减大学课程只会缩小学生自主选择的范围,最终导致综合人才的减少。
德国教育水平之高为世界公认,在我们看来难就业的哲学思想类专业,在德国却有很多人愿意选择。德国人才辈出,历史上不少伟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某专业领域的先锋,如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等。可见,专业与就业难以一一对应起来。
因此,从育人的层面上看,教学不应与就业率扯上牵连。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政府不但不该叫停这些专业,更应该给予更多的补助和扶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予绿灯指引。而学生则应该以兴趣为头,参照就业率自主选择专业。如此的教育模式才符合社会长远的需要,而局限于一时就业的教育则太狭隘。所以还是一句话,认清教育本质,理性看待就业率。
(供稿:陈冉岚 新闻与传播学院13级学生 助理编辑:梁敏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