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广东将就完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出台实施意见,以促进教师授课和学生选课这一双向选择,高校不受欢迎的课程和老师将被淘汰。消息一出即成为热门话题,社会各界议论纷纷,众说纷纭。“高校不受欢迎课程就应淘汰?”,且看广大学子怎么看。
淘汰机制将有益于课程质量提升
作为学生,我个人对“高校不受欢迎课程将被淘汰”持赞同态度。
首先,我十分赞同“淘汰机制”。教师水平有差异,课程质量有高低。淘汰低质量课程,能使得高校的课程体系打破原有的“铁板一块”的现状,进入“优胜劣汰”的新格局。在淘汰机制下竞争,必然使高校课程质量在动态中获得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课程质量必然会得以提升。这样的政策若真能施行,那么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将不再总是“被安排”、“被选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选择也将得以实现。淘汰机制将会带来课程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学生将会是最大的收益者。
其次,我也很赞同在课程评价中吸纳学生的意见。上课质量高,就会得到学生认可和欢迎;上课敷衍了事、水平太低,学生不认可,就应该被淘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参与了课程的评价,甚至决定了课程的存废,教师自然会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任教科目,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目前,有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能力条件有限或者专注于一些科研项目而导致授课水平较低,不太受学生欢迎;还有一些教师的课程在内容安排和授课形式上过于死板枯燥,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如果这项政策可以落到实处,无疑将使这些教师积极反省自身以及课程设计的不足之处,促使这些课程“绝地求生”,以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形象回归到大学课堂之中。
(供稿:徐忆珺 新闻与传播学院14级学生)
学生欢迎与否决定课程去留欠妥
改革的出发点总是基于对问题的解决。广东省“高校不受欢迎课程应被淘汰”的改革方向反应了相关教育决策者对高校课程质量的担忧。这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打破高校课程原有生态;在淘汰机制的压力和学生评价的促动下,教师将会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高校不受欢迎课程应被淘汰”消息一出,学生欢欣鼓舞。中国有着家长式的教育传统,学校和教师扮演着家长的角色,高校和教师长期单边裁决,学生话语权缺失。近年来,对这种教育传统的反思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安排好一切,学生遵照执行就可以了,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会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的教育正开始朝着“重视学生的参与”的方向发展。“高校不受欢迎课程应被淘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得到尊重,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有了发言权,是如今教育改革大势所趋。高校课程的去留由其“消费者”学生来决定,加大了学生对课程的自由选择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安排与评价中,突出了教与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然而,改革的愿景虽好,其背后的隐忧也特别值得关注。把受不受学生欢迎作为高校课程淘汰的依据是否真的可行,值得商榷。
首先,学生的意见与课程开设与否不能划等号。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价值观成熟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缺乏一定的经验。课程的设置需要把握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把握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需要教育者用专业知识和眼光来判定和决断。什么课程有助于成才、应该开设,学生的判断只是一种参考,教育专业人士的综合论证才应该是决定因素。其次,受欢迎与否不能与课程价值的判断划等号。学生更多地根据个人兴趣出发,新奇的课程会更受欢迎;学生根据个人获得学分的难易,简单的课程会受欢迎。若真如此,大学将到处充斥着新奇和简易的课程,教师为了更受欢迎、讨好学生,也尽量将知识新奇化、娱乐化、简易化。大学是探求高深学问的场所,如果大学的课程都以“新奇、娱乐、简易”为价值取向,去赢得学生欢迎,那么大学也就不再是大学了。知识的价值与学生是否欢迎没有直接关系,很多学科专业理论都是枯燥的、繁琐的,学生未必欢迎,但是不可能不教给学生。
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所说,“不受欢迎课程被淘汰”背后需要真正的学分制、完善的导师制、教师同行评价机制作为支撑。认为“学生裁决课程和教师”的时代来临,只是学生盲目追随着媒体对政府相关决策片面分析和误读。面对教育改革,凭个人好恶显然是不行的,需多一些理智和思考。
(供稿:刘莉莉 教育学院12级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