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求职季”,各类宣讲会、招聘会已面向2015届毕业生拉开序幕。面对依旧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者们该如何做出选择?是跟着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继续“死磕”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是赶赴逐渐形成的“逃离北上广”潮流,到二三线城市甚至更广阔的平台另谋生路?
本期专题将讲述四个人物不同类型的求职故事。他们曾和大多数人一样,期待在广州这座城市生根发芽、开创事业,但由于重视职业发展的前景、内心的梦想以及追寻的归属感,他们转变了在一线城市就业的观念,在二三线城市、在基层,找到了自己热衷的工作,觅得了自己心灵的栖息之地。他们的故事,或许可以给毕业生的求职就业带来启发:就业,难道一定要将目光放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吗?
由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门户网站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指出,201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达到727万之多,就业压力以平均数16.91的高数值与2012年基本持平。此外,连续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求职者选择在二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每年都在5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与以上数据呈现趋势相似的是,广州大学学生记者团近期发布了“广大学生求职就业观念”的调查问卷,在收回的近200份有效问卷中,97.6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或“比较严峻”,仅2.38%的学生选择了“较好”,而没有一个学生认为就业形势“非常好”。可见接受调查的学生感受到当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扭转就业难的严峻局面迫在眉睫。此外,87.31%的学生对“在二线城市、乡镇基层或西部发展地区的就业发展前景”持看好或比较看好的态度,大部分人认为,与一线城市相比较而言,二线城市等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需要更多人才,但也不免有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等“短板”存在。
制图:黄钰涵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如果在一线城市求职很困难,您是否会选择去二线城市、乡镇基层或西部发展地区就业”的回答中,38.89%的学生选择了“会”,46.03%的学生表示“可以考虑”,仅15.08%的学生“坚决不会”离开一线城市。与此同时,当提及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时,56.35%的学生表示应该转变就业观念,到二线城市、乡镇基层或西部发展地区找寻更好发展。
以上数据表明,就业形势严峻、二三线城市在逐步发展等因素使不少学生的求职就业观念慢慢改变,到二三线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已成为这些学生所认为值得行走的道路。
而早在2010年,人民日报就曾以《谁在逃离北上广》这篇报道,从四个不同年龄、不同城市、不同境遇的“逃离北上广”的人物事例出发,解读越来越多求职者奔赴二三线城市就业的原因。时隔四年,这种就业观念的转变在求职人群中更是不断蔓延开来。那么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存在这样一些愿意放弃一线城市的优越生活,而去二三线城市工作的人?他们选择“逃离”广州的原因又是什么?在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转换之中他们经历了怎样艰难而曲折的心路历程?
黄剑锋是地道的广州人,我校机电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他毕业已有一年。他并没有留在广州工作,而是选择在距广州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中山。相比于广州,中山少了些许繁华,生活节奏也慢了许多,但这个城市依旧给黄剑锋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在大学前三年的时光里,黄剑锋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在广州工作,可是到了毕业这一节骨眼时,他的想法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毕业前很长一段时间,他四处奔波:投简历、跑招聘会、参加宣讲会……感到辛苦却也充实。投了多少简历?黄剑锋自己也数不清了,“其实很早之前我就已经找到工作了,但还是一直找,希望能找到让我更满意的”,他说道。就是在这段浸满汗水的时光,黄剑锋的就业观开始产生转变,他并不满足于现状,“趁年轻,就应该出去闯闯”。
黄剑锋生活照
于是在几份工作中,黄剑锋选择了在中山某公司担任政企客户经理,负责一些企业、政府客户的通信问题,工作内容很充实。“当时我找工作朝着两个方向,一个是选择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一个就是向营销策划方面发展,为此我还做了两份不同的简历。”黄剑锋对营销策划十分感兴趣,大学期间他还选修了好几门关于这方面知识的课,这份工作对他而言是个最佳选择。虽然收入不高,但他认为:“同样的工资水平在不同的城市生活起来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中山的求职机遇不比广州多,但在他的眼里,这个城市也有自己的优势:“一个城市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肯定是有利有弊的,只是看你怎样侧重而已。在我看来,中山的生活压力没有广州大,消费水平也比广州低。”
对黄剑锋来说,现在的工作是一个可以让他发挥无限可能性的平台,“努力做肯定是有发展前景的,就看自己了”。他觉得,刚迈入社会的年轻人不为更多名利财权,只为让自己的发展空间得到最大的扩展,这就满足了。
我校经济与统计学院会计专业14届毕业生罗元健也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仔”。在毕业之际,他很幸运地进入一间刚起步的公司当办公室文员,每月有5000元以上的工资,这种待遇在应届毕业生当中算比较优越的。
然而他每天重复着接电话、处理订单、发送货物等工作,心里渐渐产生疲倦之感。斟酌许久之后,他做了一个让许多人都意料不到的决定——辞掉待遇不错的工作,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罗元建的父母本坚决反对他的决定,认为当志愿者并没有意义,只希望他能在广州找一份稳定、有前景的工作。但他却认为:“单调乏味的工作使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我意识到自己还年轻,应该走出这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去看不一样的风景。”除了青春热血的驱动外,他也冷静地分析了现实因素:“参加志愿活动,实际上也是在积累工作经验。日后如果我再回广州就业,这段经历对我应聘工作也将是有利无害的。”最终,罗元健说服了父母,踏上了前往广西河池的志愿之旅。
罗元健(右一)与志愿者合影
河池是个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罗元建自豪地说:“这里没有任何的工业污染,森林绿化程度特别高,空气十分清新,甚至能在河水中见到对水质要求极高的中华鲟。在如此优美的大自然环境里工作,是我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所体验不到的。”但由于地形复杂、交通运输不便等因素,河池也是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多,教育落后的地区。因而当地很多工作人员都不太会使用办公软件,懂电脑操作的大学生自然便成了稀罕物。虽然罗元建因此需要额外做很多工作,但他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急缺各类人才,因此在这里工作就有可能得到重视,享受到更好的待遇。”除了日常在机关里处理事务外,团委还会为他们提供很多参加志愿活动的机会,如到光荣院慰问退伍军人、去福利院关爱聋哑儿童、参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等,这些都是他在广州参加工作后难以参与到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与其在花花都市做单调的工作,不如到更需要自己的地方做更有意义的事。罗元健很庆幸自己当初坚持离开广州,到河池当志愿者:“哪怕让我再选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当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我改掉了过去急躁的脾气,学会合作,学会减少抱怨,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而且我还帮助到很多人。”
罗元健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有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将来究竟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对各个职业的了解都很片面,这就会导致他们跟着大潮流扎堆在广州,花很长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或频繁地更换工作。”面对这种情况,他建议:“何不利用这段时间去做些有意义的事呢?例如参与到西部计划中成为一名志愿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各个行业,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人生道路有太多的岔路口需要由自己决策,因此命运常碰到的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在大学毕业的岔路口,很多同学都选择继续留在广州,然而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9级学生刘红弟却选择回到家乡揭阳,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
刘红弟坦言,他在大一时便规划好了自己将来的求职道路,一是在广州从事媒体记者行业;二是成为一名公务员,到基层锻炼。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却都有着适合他选择的理由。一方面,他曾在《南方日报》实习一年多时间,新闻采写经验丰富;另一方面,广州是全省媒体的集中力所在,文化产业发达,因而在此从事媒体记者工作还是有比较多的机会。他应聘过许多家报社,也拒绝过一家媒体的邀请。然而,成为基层公务员是刘红弟内心深处的梦想。他认为,年轻人应该深入基层锻炼,才能增长才干,砥砺品质,才有利于自己走好以后的人生路。两条道路,一边是风云际遇,另一边则是梦想所在。然而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刘红弟毅然放弃广州媒体之路,选择回家乡当公务员。
刘红弟代表单位参加县演讲比赛获奖
离开广州,周围的同学朋友都为刘红弟的选择扼腕叹息,但他却收获了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们所感受不到的恬然和快乐。“回到家乡工作,虽然生活简单平淡,没有广州丰富多彩,但我却觉得自己更加有幸福感了”。听到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朋友每天早起挤公交,晚上熬夜加班,啃几块面包一天就这样过去,连坐下来好好吃顿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时,刘红弟觉得这样的生活太过匆忙,而自己在家乡当公务员,每天朝九晚五,相对来说生活比较有规律,因此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兴趣爱好。空闲时,饭后喝一杯清茶,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咀嚼书中的精华或是铺开一张素白的宣纸,泼墨挥毫,心中也便多了几分怡然自得。“此外,在家乡工作让我更有归属感,因为父母就在身边,我也可以更好地照顾他们”。对亲情的牵挂,也是刘红弟选择回乡工作的原因之一。
刘红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像揭阳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在近几年发展迅猛,潜力巨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十分大,这给我提供了诸多发展机会。”同时,他也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工作,正折射出当下大学生就业观念逐渐趋于理性、成熟,而这种转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一线城市的压力大,幸福感低,“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远离家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生存压力很大”;二是如今一线城市发展趋于较饱和状态,而二三线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从而获得不少大学生的青睐。一线大城市里骨感的现实以及二三线城市中难得的机遇,这一推一拉之间,求职的潮流自然也逐渐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三年前,从小在河南生活的王安良认为:“广州经济更加繁荣,文化更加包容、开放,文化设施建设也比河南好。”正是被广州这些优越之处吸引,她走出河南,考取了我校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
然而,归属感一直是王安良在异地求学所缺失的。她回忆自己寒假在电视台当实习记者的经历时说道:“我每天都要急匆匆地坐最后一班车回大学城。在走回宿舍的路上,我望着昏黄的灯光,吹着冷冽的风,常常觉得很孤独,很想家。有些艰苦是因为你想要达到比别人更高的高度,而有些艰苦是你独自在拼搏时却无人安慰。”王安良笑称:“之前我是个很有理想的文艺女青年,但当自己年龄大了,经历过这些孤独与无助后,对理想有了完全不同的定义。以前我觉得来到一个大都市找到一份记者之类的工作,过着风风火火的生活,这才是我所追求的。后来才发现,有自己的事业但也不至于过度忙碌,身边还有家人的陪伴,这种日子更适合我。”除了理想变化了,她对幸福也有全新的理解:幸福也许不是在大都市挣了多少钱,不是取得了多大的成功让别人羡慕你。
王安良在宿舍
于是,在对理想与幸福进行重新定义后,她的求职意向慢慢改变了,曾考虑留在广州工作的她毕业后又回到了河南。王安良认为对河南的熟悉感是她找工作的“有力武器”,“我对河南的就业信息、企业发展等更加了解,这样找工作更有针对性。此外,我在河南的人脉更加广,能通过朋友和亲戚拓宽就业渠道”。如今在某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工作的她表示,回家乡工作的“幸福性价比”更高,“广州的生活节奏快,而河南相对慢一点,我更喜欢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工作强度不大,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也相对安稳,我挺满意的”。
“其实,无论日后到哪里发展,我们都要趁着年轻多到外面去看看,以增强自己的能力。而想要在一座城市立足,有所发展,就要坚定信念干下去”。王安良的经历也告诉了我们——当人们在追求面包时,往往到最容易获得面包的地方去;当觉得心灵荒芜时,何妨不回到熟悉的地方扎根栖息?不必因过度信奉“一城一生”的观点,而把很多选择看得过于沉重,我们要尝试着听从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城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巨大调整。政府的4万亿投资大部分都投向中西部地区,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雇用前景越来越好,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人才供给却很少,就业竞争不太激烈,所以当前二三线城市的就业环境总体上要好于一线城市。
然而在二三线城市就业也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关。现在的就业客观形势已经变了,可仍然有毕业生只盯着一线城市,他们之所以没有作出合理的选择,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够通畅,作选择时掌握的信息面过于狭窄。当下高校毕业生区域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并不是个体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结构性问题。
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罗福先:相比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信息发达,发展平台大,具有很多就业优势,是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方。但有些毕业生会认为非一线城市信息闭塞,发展空间小,各方面远远比不上一线城市,出现排斥非一线城市的心理。这是由于他们对二三线城市不够了解,而形成的片面、狭隘的看法。当今信息社会,互联网等通讯方式发达,不存在二三线城市信息传达滞后的问题。
此外,毕业生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问题,不应该以其现貌去评价一个城市的未来,要用长远的眼光观察形势。二三线城市的一些不足方面可能是短期性的,城市在不断发展,这些不足会逐渐完善。况且,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二三线城市现在的缺点或许会变成一个好的条件,如二三线城市比一线城市更需要知识型的人才,个人能力的发挥空间便更大,将更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现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发展很快,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毕业生不要都挤在一线城市,应该往更多有需求的二三线城市去。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陈宏霖 方 畅 黄钰涵 张书艳 蒋颖聪 陈颖莹 助理编辑:陈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