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凌晨了,谈恋爱晚归的室友‘哗啦啦’地洗头洗澡后,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开着大灯,全然不顾全寝室人要不要休息,看起了小说。灯光直射在我的床头,我用衣服遮住眼睛半个小时也没睡着,真想跳起来把灯关了,因为担心会引起争吵,只得算了。”湖南某学院的周同学已经熬成了熊猫眼,因为长期“被熬夜”,她白天无精打采,上课经常打瞌睡。所谓“被熬夜”是指由于室友熬夜而产生如噪音、屏幕光等影响,导致其他宿友被迫晚睡的情况。
深夜已近,宿舍仍然灯光灿烂、嘈杂声不断,彼时昏昏欲睡的你,是不是深陷其害,却又无可奈何呢?大学熬夜,被熬的或许不只是夜,更是室友关系。“被熬夜”已成大学室友关系矛盾的导火线之一。
近期广州大学学生记者团发布《宿舍“被”熬夜情况》调查问卷,在收回的291份有效问卷中,61.86%的大学生表示一周内熬夜天数在3天以上。可见,熬夜现象在大学生活中较普遍存在。其中,熬夜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自主选择熬夜,另一种则是受室友熬夜影响,被迫晚睡,即为“被熬夜”。数据同时显示,37.11%的大学生处在“被熬夜”的状态中。
敲击键盘声、QQ聊天闪动声……大三男同学小杰表示,他们寝室熬夜是常有的事儿,大家都没有戴耳机的习惯,甚至因声音过大,导致临近寝室的同学来敲门提醒。
对比男生寝室,女生寝室的“夜猫子”则相对收敛,看电影电视剧成为女生寝室熬夜的家常便饭。人文学院大二女生小慧就坦言自己寝室晚上最经常出现的状况是几个人背对背各自看电影,由于一部电影时长在两个小时左右,所以不知不觉就熬夜了。
作为“被熬夜”的代表之一,郑同学认为:“当我被熬夜时尽管很烦躁,会对熬夜的人有意见,但是我也不敢提出来,觉得会影响宿舍关系。就算提出来制定宿规,室友也难以遵守,有时会因为不可避免的原因而熬夜,久而久之这规定就会作废。”而实际上,害怕影响宿舍关系成了“被熬夜”同学不敢抗议,默默承受的原因之一。
某高校文科生小叶是一名游戏爱好者,经常通宵玩游戏,而且玩游戏时还发出叫声。这种行为早已引起其他舍友的不满。“我早前就感觉到舍友的不满情绪,只是大家碍于宿舍关系而没将此事捅破。”
虽然小叶意识到不能熬夜玩游戏,但是他依旧玩至深夜。“在一深夜,一名舍友突然叫喊我,大骂我一顿。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玩游戏至深夜了。因为这样会严重影响我与舍友的关系。”
小陈也曾因“被熬夜”而与舍友闹僵。小陈是某社团的干事,有时为了赶策划而不得不熬夜至凌晨三四点。“舍友们对光与声都很敏感,因为这事,我被舍友教训了一顿。”为了修补与舍友的关系,小陈只好延迟手头上的社团工作。
除了因社团活动原因熬夜外,有大学生反映大学熬夜是无理由的习惯性选择,“即使很早就已经上床准备睡觉,也会拿着手机无聊地翻看朋友圈或者看视频,玩着玩着就不知不觉到了1点多。”一位大二的同学说道,“我感觉熬夜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正在熬夜了。”
与此同时,碍于“被熬夜”的无奈,很多学生向熬夜者看齐加入熬夜大军。这种熬夜同化现象使得越来越多学生习惯性熬夜,熬夜的浩浩大军可谓是人强马状。
熬夜不仅对健康有害,还挑战着室友之间的关系。不少学生表明“被熬夜”会不同程度影响宿友关系,导致室友冷战、语言冲突甚至肢体冲突。大三学生小杰说:“你会多多少少‘唔爽’,我已经睡觉了但你熬夜使我无法正常入睡,还影响我第二天上课状态。”
对此,同学建议:“对于‘被熬夜’问题我们都不会太严肃认真去看待,有什么问题可以用调侃方式抱怨一下,‘收收埋埋’反而会使宿友关系弄僵。”
本次数据调查也显示,74.92%的大学生反映选择不同的制止方式收效不错,“被熬夜”现象得到改善。在此,提醒广大同学注意协调宿舍关灯时间,学会沟通,共同解决熬夜问题。
除了“被熬夜”,高校中还存在着不少“被现象”如:“被早起”、“被开会”、“被逃课”等等。一个“被”字折射出大学生活的种种无奈。其实,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在“被现象”中同时扮演着影响他人和被他人影响的双重角色。室友关系是大学4年里难以修满学分的课程。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学会沟通、学会尊重,这将使宿舍关系乃至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因此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彼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被现象”的存在。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陈冉岚 陈颖莹 梁国珍 黄 璇 制图:庞佳颖 助理编辑:陈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