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4000名学生的注视下,咸宁市某小学副校长俯身亲吻小猪,引起热议。为了改善学校卫生状况,校长向全校学生允诺:只要同学们不再乱丢垃圾,校园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他就去亲一头小猪。一个月后,校园卫生果真有了明显改善,于是“校长亲猪”的大戏便高调上演了。有人批判这样的行为是作秀,举止俗不可耐,会对孩子带来坏影响;但也有人支持校长,认为他有着别样的教育方式,值得肯定。
在笔者看来,亲猪的行为本身没有必要模仿和推广,但隐藏在“校长亲猪”背后的教育理念还是应该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校长亲猪”一反中国教育的古板,“另类的鼓励”使教育充满了温暖和人情味。应试教育对书本知识的过分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公共品德的养成教育开展得并不理想。在仅有的少量品德教育中,条理、规章、说教、惩罚等应接不暇。想要保持校园清洁,让同学们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大多学校都会“三令五申”,大多数师长都是“不准”、“不许”。若有“以身试法”者,接踵而来的必定是各种样式的惩罚、处置。这些都只会使教育变得生硬,让学生更加抗逆。咸宁市这位小学校长滑稽、出丑式的打赌,引起了“零零后”的“兴趣”。学生们果然买账,校园卫生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或许应该反思,把“你要是敢怎样,我就对你怎样”的胁迫式教育转变成“如果你能怎样,我就会怎样”的鼓励式教育,何尝不可呢?好的行为受到鼓励才会持续,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更容易养成么?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多一些鼓励少一些硬邦邦的规训,多一些人性化的引导少一些冰冷严厉的惩罚,这样的教育不是更有温度么?
看似“下不来台”的承诺,作为一校之长轻松为之,身体力行地给孩子们上“诚信”的一课。孩子的行为,很多来自于模仿别人的行为,示范对教育学生来讲意义重大。相对于口头上的反复强调,实际的行为举动更能影响到孩子。父母师长常常把自己置于道德高地,教育孩子要懂得各种美德、谨守各项规则。可实际上,他们只是这么一说,该闯红灯闯红灯、该吸烟吸烟。这种言行矛盾的情况不仅没有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反而在孩子内心造成了道德行为冲突。“校长亲猪” 其实在国外早有先例,并非此校长首创。即使如此,在师道尊严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前,这样的尝试难度可想而知。高高在上的校长亲吻小猪,这种坚定教育信念支撑下的冒险,不仅没有“有辱斯文”,反而显得崇高。不失信于学生,这位校长的言行一致,给在场的4000名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没有了教条,这样的“自我牺牲”式的示范同样让我们感受了教育本应有的温暖。
与猪一吻,学生愿意保持公共卫生了,学生懂得信守承诺了,这一吻吻得值得。“校长亲猪”还激荡起对当前教育“波澜不起”现状的又一次反思。这样看来,“校长亲猪”不仅教育了学校师生,对“教育温度”的呼唤何尝不是一次对全社会的教育呢?
(供稿:吕艳君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