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这张大网铺天盖地。习惯群居的我们,失去了拒绝信息的自由,我们甚至连“拒绝”的意识都没有,就像一只被剪掉触角的蚂蚁。社交、新闻、知识、娱乐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寄生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和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新媒体。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体验,但同时也绑架了我们的时间,将许多毫无营养的能量和毒素注入我们的大脑,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在新媒体时代,别被信息绑架了。
睁开惺忪的睡眼。抓起枕边的手机,点开UC浏览器刷网页新闻。约20分钟后,起床洗漱。
这是大四学生廖书真还没决定“戒”掉智能机的时候,每天起床的情景。“我想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解释说。
不愿错过什么信息,是廖书真与许多智能机用户的相似点。目前,中国智能机用户已接近5亿人,也就是平均10个中国人中,有4个人拥有智能机。这近5亿人中的许多人,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刷”新闻,看微信、微博的留言,生怕自己漏掉了什么。
不过,曾有一段时间,为了抵制信息的干扰与诱惑,专心准备考研,他将口袋里的智能机换成了不能上网的旧式功能机,开始了醒来就奋斗的日子。考研结束后不久,由于不能及时回复朋友从QQ,微信发过来的消息,即使有些犹豫,他还是决定换回智能机。
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巨网
由于移动技术的发展,丰富的信息通过智能机为主要承载体,紧紧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手机演化成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并从此形成移动新媒体的信息巨网。这大概是手机的发明者预想不到的结果。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神气地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不明物体,打了一通电话,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之父”马丁?库帕。
30多年后,那部手机的后代,因为一项名叫“移动互联网”的介质,紧紧地与虚拟信息捆绑在一起,蜕变成人们口袋中通晓世间事的迷你魔法盒。
智能机与信息的关系,就像阿拉丁神灯与灯神的关系。阿拉丁神灯的神奇之处,是因为神灯里住着的那位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巨神。智能机之所以神奇,是因为住在它里面,以它为载体的信息巨网。包罗万象、无所不及的信息以人们的智能手机为支撑点,形成了一张覆盖全球、超越古今的信息巨网。它比灯神的魔力大多了,你只需要有一部不欠费的智能机,就可轻松获得这张巨网中的,有关知识、生活、娱乐、新闻、社交等等方面的的任何信息。
来源于Google与市场调研机构IPSOS(益普索)
合作推出的中国市场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这张全能信息网让人欲罢不能,导致智能机成为人们难以割舍的重要部分,当“难以割舍”过了一个界限,便是手机依赖症。
“我出门时手机电量必须是100%、90%都不行,包括充电宝,也一定要充到最满才敢出门。”
“我手机一定是24小时开机的。”
“我手机一般都是放到裤袋里,或者自己拿着,无论谁找我,我都可以马上回复,因此有时候经常会幻听,觉得手机在振动。”
“我手机还没有丢过,因为我都是贴身带着的,要不就是拿在手机玩的,不会被偷,除非被抢。”
大一的张朴初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患者”。手机上多样且全面的信息,极大地满足他乐于求知的个性,他找不到自己不依赖手机的理由。
他手中那部智能机,让他能轻松获知各种资讯。无论是外面发生的事情,还是身边的事情,通过手机“刷刷微博和朋友圈,看看‘凤凰新闻’”,便可了如指掌。
当他发现微博微信充斥着过多无营养的信息及虚假信息后,手机上的其他应用,比如“知乎日报”、“果壳精选”、“南方人物周刊”、“凤凰资讯”等,迅速填补了他对“干”信息的需要。
心理学系的路红老师也感叹手机背后的信息网很有魅力,但她不会过度依赖手机。在她看来,过度依赖手机,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生活不够充实的人们,在另一空间寻找满足感的体现。“当你知道你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去做,你还会拿着手机不放吗?”
微信:信息爆炸,利or弊
20世90年代末,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特征,人们主要是通过PC端获取信息。手机依赖症患者人数开始快速增长,要从2009年说起。2009年元旦,3G牌照的发放,带来了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繁荣和智能机的发展。也是这年8月,中国社交媒体的巨头“新浪微博”诞生。两年后,它的强劲对手“微信”也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信息的“消费者”即“生产者”的新媒体时代,用户数量意味着一切。为了争取更多的用户,甚至是把对方的用户也争取过来,微博、微信不断完善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扩大信息的涉及面,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然而,面对极度膨胀的信息量,人们对于信息的苦苦追求和期待的脚步忽然间变得踟蹰了。
一早醒来,早上没课的小邹习惯性地拿起枕边的手机,查看微信的新动态。她每天几乎要花差不多两个小时在微博、微信上。
就读新闻专业的她,希望能通过微博学到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她是许多媒体和媒体人的忠实“粉丝”,她也关注不少如知乎、清华南都等一些热门或实用的微博。
因为喜欢旅行和电影,小邹在微信里关注了许多如“旅游攻略”、“电影预告”、“影评”等方面的微信公众号。她很喜欢一个名叫“热电影”微信公众号。“它的电影消息更新得快而且合大众胃口,电影预告片、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影评、网友的吐槽,电影评分、经典台词等都齐全了。
“如果当天没事做,我一天可以刷很多信息,多得数不清”。但数了一下,她发现,虽然浏览了很多信息,但是自己能记住的并不多。
“晚上九点左右是微信订阅号推送最多的时候,有时一点开微信,就有二三十条推送‘扑面而来’,看得眼花缭乱”。面对着许多她感兴趣且很有内容的信息,她会很快地浏览完一条,马上跳到下一条。“中间根本没有时间去认真思考刚刚看了什么或者自己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
“可能只剩下像马航这种持续性报道的新闻才会被记住,因为持续性的信息让我知道了这则新闻的存在。而其它消息虽然抢眼,但只是瞬间‘飘’过,就不会太留意”。
为了提醒自己多看书,摆脱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小邹曾经给自己设了一个规定:早上九点到十一点半和下午三点到五点不看手机。
“但是发现这样是很难实施的,因为自己还是很难改掉长久以来的习惯。我在看书时,有人发短信给我,我就会在看信息的同时,顺便看微信的信息,看书也看不下去了。”小邹慨叹。
与小邹相似经历的小琪也很清楚,作为人生经历不丰富的大学生,若真想学点什么,还是要依靠书籍,依靠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微信上无休止的碎片信息只是我们保持与外界联系的一个渠道。但她也调侃道,花时间认认真真读点书的话,“别人很难找到我,订阅号也一大堆没看。”值不值这样做,相信我们心里都有数。
“浏览没完没了的信息”与“阅读思考”,在新媒体时代,展开无比激烈的拉锯战。究竟谁理应胜出?
大四的廖同学说:“大家喜欢阅读碎片化信息很正常,因为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所以阅读的短时间和碎片化才能保证获取信息的速度。但是,作为大学生,任何时候都要独立思考,不能只停留表面上。”
微博:我们离真相近了还是远了?
信息的海量式增长,为我们带来的不只是“浏览信息”和“阅读思考”的艰难抉择,还有辨别“真相”的问题。在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的时代,的确,有些时候,我们离真相更近了。
2010年以来,微博作为“真相曝光者”的角色一直存在着,郭美美炫富、故宫破碎瓷盘、“表哥”、“房叔”等事件和人物曝光。社交媒体的触角到达了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话题地带,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统计,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比重约占22%。
但社交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其信息的审核发布机制尚缺少专业标准的引导。当信息源千百倍扩张,被压抑的个人话语空间井喷式爆发,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随之来到我们身边,真相,开始了与我们若即若离的旅程。许多未经证实的信息,在网络上随意散播,混淆视听。这些“谣言”在网络中被转发多了,也就会有更多人相信,“真相”变得越来越模糊。
“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2013年12月3日上午,一条“有图有真相”的“扶起摔倒大妈,老外被讹诈”的信息出现在网络里。一事激起千层浪,该信息的点击率和转发量不断飙升,甚至成为了头条新闻。随后网友不断评论道:“这位大妈是第一个逼着外国人签下‘不平等条约’的人”、“走自己的路,离大妈远点!”…
这天,中文系的李同学如往常一样打开微博浏览信息,当看到这条有图的“真相”的时候,她便觉得:大妈仗势欺人,很没有道理,对外国友人的态度怎么那么不友好。
后来事件反转,网络公布视频说明老外的确撞到了大妈。真相大白于天下,李同学有点惊愕,因为先前的信息让她联想到“见到跌倒老人,扶与不扶?”的相关事情。她认为一张图加上现场的描述容易使人相信那条信息是真的。对于遇到类似的谣传,她说:“如果我知道真相,我会转发谣传信息并加上评论来辟谣。”
据了解,“老外遭大妈讹诈”这条信息的是一位经过事发现场的路人首发的。“老外”撞到大妈的时候,这位路人还没在场。后来见到老外与大妈争吵,他就以为大妈要讹诈老外。快速传播信息的冲动,使他撇开了作为“传播者”应有的谨慎态度。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网络推手秦火火曾用谣言攻击红十字会以及一些名人。他编造的谣言“说得跟真的似的”,迎合了公众对相关事件的好奇心,加上某些“网络大V”的评论、转发,更让公众觉得“这就是真相”。
在这个时代,无数似是而非的信息挑战着我们的分辨力,维护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来自新闻学院的杜同学就说,遇到自己半信半疑的信息时,她没有想着去转发,而是看看信息跟自己或学生是否有关联。若有,她便会想办法证实信息的真伪,比如看一下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信息。她认为,网民们不应该随意跟风,没有任性跟风就不会使真相变质。
无孔不入的广告
对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这个庞大信息海洋里的谣言,我们还能擦亮自己的眼睛、提高自身的素质去抵制。可是对于信息海洋里夹杂的广告,我们的能力就相对有限了。作为一种不太受欢迎的特殊信息,广告在新媒体上,找到了见缝插针的机会。
“看到微博和朋友圈等频频刷屏的广告,有时候真心受不了。”来自人文学院的曾同学不禁抱怨。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曾同学只是新媒体时代千千万万“被广告”的小小一员。
身处新媒体时代,很多时候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成为了新媒体宣传平台的“猎物”。难得有空想起来刷一下微博,但是一打开微博界面,小广告的框框顿时映入眼帘;刷完微博准备刷刷朋友圈了,一打开朋友圈界面,却满是代购和网店宣传的小广告。
不满足于仅仅在视觉上对商品的宣传,一些商家利用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功能推出的“集满一定数量的‘赞’即可获取礼品”来吸引消费者眼球。在难以辨别信息真伪的情况下,大多数同学都抱着“半信半疑”、“试一试”的态度来试着“集赞”。
“当时我看到一个只要集满30个赞,截图发给指定的账号就马上送出以上几本书之中的一本。当时觉得很吸引,就想试一试,”曾试过“集赞”的刘同学说道,“结果我把集满30个赞的截图发过去之后,结果只收到了一本电子书。虽然广告的正文内容没有说是实体书,但收到电子书的那一刻真的有点生气。
除此之外,热衷于“刷”微博的用户也面临着“被广告”的烦恼。来自新闻学院的晓文就深有体会:“我之前会关注一些关于笑话、烹饪的微博,渐渐地就发现,这些微博推送的内容变成了各种护肤美容广告,发展到后来连微博的名字都变了,直接就成了一个推送广告的微博。”
为了应对“被广告”的烦恼,她将全部关注的人都进行了分组,把她认为次要的微博号都分进一个组,想看的时候才点开。平时的话,就看一些熟悉的人或者有公信力的组织发布的微博。这样一来,就可以相对地回避一下广告骚扰。但想完全回避,就很难了。“你看那些娱乐性较强的微博时,就会有广告。”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去应对广告,但出于对信息的需要,我们总处在势单力薄的一方。原因就在于,新媒体在输出信息的同时“捆绑销售”广告,能为其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新媒体为什么能赚到钱?因为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媒体前所未有地让个人直接获得自己的用户,而且能帮助好内容扩大10倍、100倍的传播。”腾讯网科技总监程苓峰认为,广告足以养活一定规模的新媒体人。
广告满天飞的形势带来的不止困扰,还有来自精神上的冲击。痛恨“被广告”的周同学说:“很不喜欢朋友圈里有广告。朋友圈本来是情感交流的平台,加入了商业元素会让人感觉很突兀,它破坏了沟通应有的温度。”
广告难以避免,尤其身处新媒体时代。对于“广告”我们的商家,也应该多一份人情,学会在人情味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对于“被广告”的我们,要多一份理性。
老师也谈谈
@新闻学院刘雪梅老师
#面对信息爆炸#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正面的意义是它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负面的影响是会导致信息的冗余同“噪音”。如何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不错过重要的信息,对受众而言就是媒介素养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是主动关注具有公信力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微博号、微信号,二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价值判断及逻辑分析。就我个人看法,认为第二点更为重要。
@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蒋义丹老师
#做文明理智的网络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要辨清真伪,要比较、鉴别后再选择、接受。另外,大学生还要加强构建文明网络世界、维护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分析问题能力、是非判断能力的培养,做一个文明理智的网络人。
把人类的文明史浓缩成一张图片,透过放大镜观察图片在时间线上最靠近我们的那一截,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由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个人传播在传播方式中占重要地位的新媒体时代,其实是信息时代的一个环节。
文明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曾停息。自从工业革命后,人类跨过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来到了信息时代。下一个时代,又将会是什么呢?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知道,每个时代产生,都以吸收以往时代之长、摒除其之短为基础,都是对以往时代的一个超越。也许当我们能够克服信息给我们带来的弊端、屹立于信息时代的洪流之上时,我们就可以隐约感觉到下一个时代的轮廓了。
(供稿:学生记者陈心怡 李思文 陈宏霖 梁碧莹 刘展萍 苏琪燕 图片:来源网络,整理:陈宏花 陈心怡 林金铮 助理编辑:陈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