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事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大事校园 · 正文

广大事校园

文凭贬值时代更应该关注自我能力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4/04/28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没有区别”的言论一出,被媒体热炒和解读。“文凭贬值”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受到普遍关注。不少人对其言论表示不满,认为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发表这样欠妥的观点太不负责任。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当前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逐年下滑的现象表示认同。

笔者认为,崔院士将现在的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直接进行简单对比,而忽视大的时代背景,确实有欠妥之处。但是她大声疾呼的逆耳之言将公众的视线引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问题上,十分必要,也凸显了她作为社会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我们不难看出“文凭贬值”是一个世界趋势,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更多的人有机会享受到了高层次的教育,获得了相应文凭,那么这些文凭较之以往必然会有不断贬值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凭贬值实际上是高等教育普及的必然。

当然,虽然说文凭贬值是必然趋势,但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却是一场危机。假若没有正确认知和心态,则会产生很多不良效应。不少大学生因为文凭并不如期望的那么有分量,而决定追求更高的文凭,考研、考博之风随之盛行。读研考博本是追求学术更高造诣的行为,逐渐变味成为“镀金”、“装点门面”之举,实在让人惋惜。笔者认为求学之宗旨在于求取真才实学,求发展求上进才是。过分关注一纸文凭,很容易误入“功利式”的学习模式。只求完成老师作业,甚至为应付而抄袭,不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高声唱和现有的理论知识,不愿意去质疑和诘问,实际上只是因为质疑会产生太多的麻烦,思考也太消耗时间和精力。反正最终的结果都是一张证书,不如让这张证书来得更加容易和安全。这让人联想起蔡元培所言“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他们不求学问有所突破,但求安全毕业没有差错。试问,若无真才实学,空有一纸文凭,怎么可能立足于社会?在笔者看来,既然文凭贬值是大势所趋,作为大学生,只能调整自己面对文凭的心态,不功利追求文凭而是更关注自身知识、能力、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增加自己的含金量。

文凭贬值不仅仅鞭策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实际能力,也给用人单位提出了新要求。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聘不再是“唯文凭论”,按照应聘者毕业学校优劣、学位高低来选拨人才,而应更多地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而这些能力本身也并非文凭所能表现,却是实际工作之必需。文凭贬值与盲目扩招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教育资源总量跟不上大学生人数的迅猛增长,导致高校教育的无力。美国自1975年以来,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例就保持占GDP的7%以上,韩国早在2001年教育投入就占GDP的7.03%。而我国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才达到GDP的4%。既然教育决定的不只是这个民族的现在,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就是在投资这个民族的未来。当教育总投入跟上高校扩招的速度了,文凭贬值的问题也能得到相对缓解了。

(供稿:彭玲玲 外国语学院13级学生)


上一条:在新媒体时代,别被信息“绑架”了
下一条:倾心传统文化之魅 记大学校园里一群特殊的“传道者”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