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事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大事校园 · 正文

广大事校园

老师,就这样被你“征服”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3/11/04

自2009年起,我校学生会每年举行“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评选活动。连续五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评选活动中,有一个学院的老师获奖人数一直独居榜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首届12名、第二届9名,到连续三年居各学院之首,刘雪松、刘树谦、陈咸瑜、龚耀南更是五届都当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为何受到学生的青睐?他们课上是如何与学生交流?本期三版带你走近马克思主义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去感受他们的课堂,感受这些教师的魅力。

融以实例 学有深益

说起“毛邓三”、马克思主义原理,真让人喜欢不起来:一翻开课本就头疼,一大段一大段的理论文字无论怎么看都进去;如果碰到老师往学生脑袋里面“搬运”理论知识就令人反感了。

“去年9月份的‘抗日游行’,其中有很多人提到‘理性爱国’,我当时还觉得很有道理,但老师在课上就指出这个词从哲学角度来看就有问题,其实爱国就是很感性的一件事,本来就不太理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会思考,上完陈咸瑜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小郑同学就发现,平时自己感觉很有道理的东西,到了哲学的领域则不然。小郑以前把哲学看做是一群很无聊的人在讨论一堆很无聊的问题,但在陈咸瑜的课上,哲学其实并不是那么枯燥无味的。“他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我们发现自己的思维误区。和他交流,常常是会对你之前的思想有所颠覆的,尤其是让你思考一些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还是哲学课,对当今的大学生来说都并非是一门容易接受的课程”,作为这门课的任课老师,陈咸瑜也认同这个说法。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式吸引学生,优化教学内容,契合同学们的需要是授课老师都在追求的。“每堂课都应该认真,我尽可能地想办法,把和同学们密切相关的东西拿出来讨论,这样才能在课程探讨的前提上,和同学们站在同一条线上。”

那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看似枯燥的课说得让大家都愿意听?陈咸瑜表示,方法很多,哲学以抽象著称,怎样把抽象的哲学生活化是很关键的。“我喜欢从个人的生活体会中阐述哲学问题,讲切身体会,往往更能说明问题。”

记者去旁听陈咸瑜的一堂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他就以自身的经历为例,说自己和哲学在初中时期恋爱,在大学毕业后结婚,表达对于哲学的热忱之心。在阐述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时,他还借鉴自己曾看过的一套哲学漫画,用漫画的形式一边画画一边阐述哲学原理,一堂课下来,两个大黑板上都写满画满了东西,有图例,有英文,有数字……有时甚至能把一句顺口溜和哲学联系在一起。

“哲学在大多数同学心目中还是挺枯燥的,但由于这门课注重的又是文化思想交流,所以我不想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提问和肢体互动上,更希望在课上进行一些思想上的互动。”这是陈咸瑜教学的目标。

不仅是陈咸瑜,担任这门课的其他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也努力把贴近学生的例子融入到理论知识当中,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知识“亲切”的同时,换位思考。

刘树谦也喜欢把案例与知识结合起来。上至国家政治,下至自身的经历,都被刘树谦运用到课堂上。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章节的课上,刘树谦干脆讲起自己年少时候的经历。谈到“青少年成就欲望与挫折”时,说“我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读中文专业的人往往怀抱着一个当作家的梦想。班上有个同学文章写得很好,四年来他坚持向报社投稿,却一直被退稿,直到毕业后以某位作家的署名投,受到好评而对此绝望,放弃写作”。讲到有关青少年自尊心问题时,又说 “刚上大学时,我和父亲吵过一架然后离家出走,经亲戚劝说后觉得后悔了,其实回家后也没什么,都是自心尊心在作怪。年轻人应该把自尊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教《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的龚耀南为了教好每一节课,每周基本保证制作三个以上的本周最新的新闻课件供教学使用,以真相明析。

同样是上公共课,刘雪松给理论课做了个简短明了的解释,“理论课就是教同学们怎么去思考。”现在的大学生不再喜欢接受大段大段的文字理论,玩微博、朋友圈的年轻一代更喜欢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了的道理。刘雪松认为,理论课老师就是要帮助同学们从生活中去学习怎么样系统的、全面的思考问题,怎样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看待社会。“老师不应该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去关心、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

“在我看来吧,大学从老师身上学到的有时可能不是什么具体的技术,而是跨过一道门槛,形成学习的思维,这比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小郑感慨道。

教道所施 贵在变通

老师在讲台上一板一眼地用PPT展示教材,拿着教案向学生讲内容。可是,整堂课一个半小时下来,通常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岔气,同学们却在讲台下拿着手机玩得欢心,这类现象在大学课堂并不少见。

那怎么把课堂变得活泼有趣,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刘雪松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以不同领域的知识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他的课受到学生的喜爱。给计算机专业学生上课,他讲述了中印两国在软件研发方面的差距,讲21岁创业的比尔?盖茨,讲阿里巴巴的马云、讲盛大网络的陈天桥,讲计算机领域里人才成长的规律;到了建筑学院,就讲水立方、鸟巢、中央电视台新台的设计,讲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给建筑领域里的人才提供的大好时机和广阔舞台。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缩小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差距,消除了师生沟通的障碍。正因为“活”,学生与刘雪松产生更好的共鸣、共振。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也是刘雪松所教课程之一,他在教学上采取了一个很有趣的上课形式,让学生耳目一新。

刘雪松让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小组,5、6个组员建立自己的“国家”,各组员分别担任“总统”“副总统”“财务部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位。整个班级就是一个“联合国大会”。同学们分别把“美国”“英国”“越南”等世界的各个国家的名字用在自己小组所模拟的“国家”上,自己设计新的国旗,结合基本国情与施政方针,上台发表演讲。同学们逐渐主动去关注时事新闻,去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与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多了,课堂自然也活跃了很多。

不仅如此,这门课上刘雪松要求每位同学在上课时携带自己名片,名片上写有姓名、所属的国家名、职务等要素。有些同学还把名片做成了台座的,每次上课就把自己的名字放到桌面上。课间休息的五分钟里,细心的刘雪松看到同学在桌面上摆有名片,就会走过去拿起同学的名片,用心记住同学的名字。每个小组的“总统”和各“部长大臣”都要上台分别介绍自己国家、职务。刘雪松则会用照相机把每一组同学的演讲过程照下来。“我们照下相片,等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再回过头再看这些照片。说不定有些同学真的成为了国家领导人了,我就能骄傲地拿着这些照片说‘我十几年前就能预见到我学生有这么一天’。”刘雪松信心满满地和同学们说。

遇到公共课,有些同学就喜欢当“逃兵”。有些老师选择用点名的方式留住学生,而有些老师则是用精彩的课堂把学生吸引过来。龚耀南经常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自己“真实的故事”,以真心相告,以真情动人。龚耀南曾经在下课后收到学生递来的纸条:“龚老师,您好!我因身体不舒服,今早本来打算逃课的,但听了您的故事之后,我庆幸自己来上课了,您是个有智慧有勇气的人,祝福您!”每当得到类似的反馈,龚耀南感到很欣慰。

陈咸瑜也说道:“我点名不多,上选修的时候我采用的是‘自由签到,用心点名’,当然也有人‘偷鸡’,但我更希望同学能尊重老师,尊重自己,这也是我的一种教育方式吧。”谈及如何看待逃课现象时,陈咸瑜则说,很难把这个责任简单地归于学生或归于老师。每个学生不一样,而点名是形式上的。如果一个学生常常不来上课,更多的应该是了解他为什么逃课,不是对抗而是用沟通的方式。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对逃课,更多的是持一种理解的态度,把原因归结于自己。但另一方面,如果同学第一次不来上课,老师可以理解;但是同学一次都不来上课,老师就有点不理解了。“你没听过老师的课你就不来上,这就不对了。”

学贵有疑 师以质疑

当你拿到一个苹果,被问到“你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这样一个问题时,你会怎么回答呢?会回答“闻到了”?或者是“闻不到”?还是会反问“这是什么苹果”呢?

这是2011年辽宁的高考作文题。“闻到了”或“闻不到”,与“这是什么苹果”这两种回答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很多人宁愿相信这是一个苹果,而不是去质疑这究竟是不是一个真的苹果。这种质疑精神,正是张竹云在培育学生中所注重的。

张竹云教的是《中国近现代史》。“在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考量中,必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多崇高的思想、多权威的思想、被用了多少年的思想,都可以被质疑、被挑战、被改进。”要让学生形成“质疑精神”,张竹云总会自己先去思考,在说服了自己、把自己说通之后,她才会把思考的结果和学生们分享。她认为,没有质疑的课堂就如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在她的课堂上,张竹云总会抛出一个个的历史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这种提问式的授课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也通过师生的对话探讨,让知识点变得更加完整客观。

讲签订南京条约时,张竹云向学生们抛出“南京条约究竟平不平等?”这个问题,看着学生们激烈地讨论着,张竹云在一旁向学生们说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她认为,南京条约平不平等,以往是靠道德判断,和坏蛋签的就是不平等,但是我们应该通过法律判断,要从国际法的角度,不能看跟谁签,而要看签的内容和方式。张竹云告诉学生不能以道德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人,她曾举例说:“你老公是杀人犯,但是他从来不打你一下,你怎样去判断你老公是好人还是坏人?”而快人快语的张竹云无论在课上,还是在私底下,都从来不会对学生说“我跟你说,这件事情应该这么解读”或者“你应该记住,这件事情就是这样”,她总会耐心地引导着学生,“你们看能不能这样理解?”

除了说出自己的观点,张竹云还会给学生提供其他角度的观点,在她的课件PPT里,一行行地列着观点一、观点二和观点三……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考模式,展现多元化史观的授课方式,能提供给学生多方位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判断,从而得出自己认同的观点。她会把很多文字和视频资料分享给学生,学生能自主地进行课后阅读和观看,自主地去获取知识、挑战知识、创造知识。“我绝对不会尽其所能地把教科书和自己整理好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熟记于心。”

接近下课的时间,张竹云对学生们发问了。“签这么多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二十一条’是条约吗?”她在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教学理念“传递思考,而不是灌输思想”。

桃李不言 心怀学生

张竹云在课堂上,会亲切地称她的学生为“孩子们”,她就像一位母亲,温柔地呵护着他们。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的许同学向我们回忆起张老师催他交作业的情景。“老师是晚上八点多给我打的电话,当时我愣了一会,没想到老师会一个个打电话去催没交作业的学生。她跟我说我的卷面分数不错,如果上交作业,会得到更高的分数。那时的我,感觉老师不是在催着我交作业,而是像一个妈妈在哄着自己的孩子写作业。”这样一个没有架子、亲切和蔼的老师,学生们自然爱她、敬她。

@邓键裕在微博上说:“如果你也是广大的,你没有听过社科部的龚老师的课,你真的错过了!”

作为一个老师,龚耀南总是努力靠近学生,了解当下年轻人的喜好、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讲得“接地气”,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并且真正学到东西。龚老师乐于发现和思考,他总是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细微而美好的事物及时分享到自己的微博上,和学生们一起交流,得到很多学生的热烈反响。微博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像互相熟悉的老朋友一样轻松。甚至有不少同学只是上过他的一节课,就对龚老师印象深刻。人文学院12级的黄同学去年上过一节龚耀南的《形势与政策》课,就记住了这个亲切可爱的老师:“我那天中午没睡觉,下午第一节课就去上这个课,本来打算在课堂上‘补眠’的,但是龚老师一开口就让我觉得与众不同。他讲课的方式让我觉得很容易接受,也有吸引力,不知不觉中,我竟从头听到尾,忘了要睡觉这件事。下课的时候他让我们每个人给他写5句话,评价这门课。我又有点惊讶,只不过是一年上一节的课,老师这么看重。”

龚耀南非常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每学期的教学中或教学结束,都坚持发放独立的教学问卷调查,征询学生对教学的意见,认真统计数据,归纳分析,总结出改善意见,并尽量及时反馈学生。龚老师至今还保留近五年的调查问卷。

平等互爱 师生情重

2010级的詹世远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从大二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刘雪松了,那时刘雪松是詹世远所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小组的带队老师。小组当时想做一个退伍军人学生的课题,刘雪松不仅主动把组员们聚集在一块开了会,而且会前为他们搜集了许多资料,列好了课题大纲,也帮同学们找了许多研究过相关课题的领导老师,请他们与学生交谈。詹世远看到刘老师为学生做课题花了不少的精力,可是有些小组连老师的样子都没有见过就做完课题了,这样的反差让他对负责任的刘老师很打动。今年,大四的詹世远与刘雪松的接触更多了。詹世远正担任我校南沙区支教队长,而刘雪松恰好是他们的带队老师。作为支教队伍里年纪最大的带队老师,刘雪松却依旧为支教的学生而奔波。每逢过节,刘雪松必定-会把发一条祝福的短信给支教学生。一有空闲时间,刘雪松就会把自己开车去每一个支教学生的学校里看望他们,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给他们一些教学建议。学生们制作支教简报,刘雪松提笔写了两千多字的文章给了他们,还在仔细看过简报后谦虚地向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我改动了这几个地方,你们看看这样改是否恰当?”

支教出发当天,詹世远回忆,当时车行驶在南沙快线上,车外大雨滂沱,刘雪松语重心长地和支教同学们说:“今天起,你们的身份就转变了,是一名老师了,大家要尽快进入角色。今天,你们迎着风雨出发,我想到一句话是‘贵人出门招风雨’,希望你们能成为学生的贵人,带给学生的是知识,带回来的是一个个故事。”同样是支教队伍一员的人文学院马天保也说道,刘雪松老师希望同学们支教回来,不是自身转变成长了多少,而是带给了多少故事给学生,带了多少故事给自己。刘雪松说自己做老师的信念,就是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到学生发生改变,老师心里也会感到很开心。”真正的育人,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是学生成长。这与老师自身无关,但是老师却会为了学生的成长而感到欣喜。

结 语

毛邓三、思修课等只不过是大学课堂内的一部分,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从课堂上就可以直观感受得出。见惯了公共课干脆逃课,整堂课玩手机,期末临阵磨枪的现象,原因何在,值得我们深思。化“枯燥”为“生动”,刘雪松在于“活”,刘树谦在于“爱”,龚耀南在于“真”……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的课各有各的长处,蒋义丹老师在于“情”,廖新聪老师在于“深刻”,王敏老师是学生们的“感情顾问”,他们也各有各的精彩。用心聆听,相信同学们总能在大学课堂内找到触动你心弦的课堂,“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评选以来,几百位老师获评就是最好的证明。

(供稿:学生记者 林金铮 易玲 黄飞 洪漫倩 袁于文 何茜华)


上一条:笔写理想 坚守终成风景
下一条:我的点滴,你的舒适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