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期间,我校开展的“冬日暖阳,志愿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一千多名同学参加。(详见本网2013年2月19日相关新闻)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志愿工作能真正地照亮世界。”而志愿工作之所以能照亮世界,或许就在于它能够培养人们的公共意识和奉献精神,并让人们从中获得成长与快乐。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提到,所谓公共精神,就是每一位公民让渡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力交给社会,这一部分成为公共利益,需要由每一位公民共同去维护。同学们到春运车站帮助维护交通时,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的一份子,良好秩序的形成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努力。同学们到社区看望空巢老人,就能意识到目前中国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老人的子女外出打工,为提高国家经济水平做出贡献,因此照顾老人的责任理应由社会承担起来。在参与照顾老人的志愿行动中,同学们不仅能体会到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真实含义,还能增强现代化的公民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叔本华曾说,世界的整体意志是平衡的。所以,我们不是一个个孤岛,而是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人们承担起社会责任,其实也是在对自己负责任。
古代哲学家老子最著名的“无”的思想昭示着,人们不是拥有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懂得失去。因为失去本身是一种获得。参与志愿者活动,我们当然会失去很多。比如假期失去游玩的时间,跟朋友聚会的时间,失去原本轻松的身体状态,不断地奔忙劳累等等。但如果我们明白“失即是得”的道理,工作其实就不会那么幸苦。谚语有说,“施比受有福”。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但能学到应该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跟不同的人相处,同时,收获感动与快乐。
由此可看,志愿精神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十分必要,因此在向社会输入人才大军的大学校园里,更应唱响弘扬志愿精神的旋律。据统计,美国大学生约有一半以上实际参与了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这说明美国大学在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上已有了较成型的模式。参考国外大学生较为先进的志愿者参与模式,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首先,学生应树立“志愿者既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的观念。其次,学校相关部门与组织应建立科学的、常规化的培训组织和系统,提高志愿者自身素质。形式上可通过定期专家讲座、集体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专业技能、社会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然后,要倡导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生的成才就业挂钩。我国大学也应将志愿者服务与学生实习以及学习成绩考评结合起来,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依据,从而促使更多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
(供稿: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学生谢婧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