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正文

名师风采

【名师风采】马大卫:笃定初心的“后山扫地男”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陈香伶 李静 郑东红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7/04/19

349-202_副本.jpg

马大卫 我校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主要教授企业并购与重组、战略管理以及管理学等课程,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最受欢迎老师”。

在2016年我校第八届“最受欢迎老师”获奖名单中,马大卫发现不少老师连续多年获得“最受欢迎老师”称号。他坦承,和一些“老教师”相比,自己相距甚远,“我现在和学生的年龄差距比较小,更了解他们的想法,也能用更多的网络用语和他们互动。但是等我上了年纪,和学生的年龄差距增大了,我还能获得最受欢迎老师的称号,我想,那才是真正的受欢迎吧”。

无法舍弃的“管理学”

马大卫的本科专业是商务日语,但硕士和博士读的却是工商管理学。实际上,马大卫对管理学一直很执着。他谈到,他对管理学的遗憾要从高中说起。当年,读高三的马大卫在班主任的建议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小语种的提前单招,意外地被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录取了。马大卫坦言自己更喜欢管理学,但录取后无法参加高考。“其实我有点失望,如果能让我参加高考,报选专业,我还是会选择管理学。”在本科学习期间,马大卫认为,单纯的语言学习是不够的。于是,他利用周边高校资源,旁听管理学课程。大四时,马大卫抓住日本留学的机会,攻读工商管理学,用六年时间拿下硕士和博士学位。

马大卫虽然在日本待了很长时间,但他更热爱祖国。他认为,东亚地区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中日教学理念与风格相差不大,所以博士毕业后,他选择了回国。机缘巧合下,他来到了广州大学。“那时广州大学正好有一个机会,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把简历投了过去。”就此,马大卫在广州大学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好材料”需配“好工匠”

在马大卫眼里,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兼备良好的师德与扎实的专业能力。“老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要你真心待学生,学生也一定会真心待你。”他认为身为老师一定要对所教课程负责,不能只是念课件,要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我觉得广大的学生都是好‘材料’,如果在加工的过程中,‘工匠’出了问题,那就可惜了。”老师一定要当好教学“工匠”,培育好学生。“学生叫我一声老师,如果我没有教好,我会觉得亏欠了他们。”

教学上,马大卫注重把课程内容化繁为简,与实际相结合。他觉得管理学的一些概念对于新生而言是很晦涩的,因此他会结合一些知名企业来做案例分析。在讲解企业为什么要多元化经营的时候,马大卫说道:“以恒大集团为例,它以前是做房地产的,但后来又做了恒大粮油、恒大冰泉甚至恒大保险,这是因为恒大集团需要用多元化的经营来分担企业风险,也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原因。”此外,马大卫还会根据时事热点来给学生布置特别作业,如在双十一之前,他就给大一新生布置了有关“双十一消费额度预测”的作业。

同样,在专业研究方向上,马大卫也是侧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他曾发表过《浅析跨文化培训中员工文化智力的重要性》、《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分析》等论文,专门探讨文化对人以及企业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员工的工作状态不同。对于企业来讲,选配什么样的员工到国外更能挖掘员工的潜力,这是他们需要慎重考虑的,考虑的因素包括学历水平、外语水平以及性别等。”

既是老师,更是朋友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们的想法,马大卫曾申请入班群。他给管理员发进群申请,验证申请上写着“我是后山扫地男”,未料被拒绝了。在接二连三的拒绝下,马大卫找到负责班群的管理员同学,解释自己就是“后山扫地男”,此时才得以通过。从此,“后山扫地男”的称号,就开始在学生圈里传开了。在日常生活中,他更像是与学生同龄的朋友。虽然马大卫不是班主任,但学生开班会、举办班游都会邀请他参加,“学生在班群‘水群’的时候,我有时也会加入,和他们闲聊。有wifi的时候,还会和学生们斗表情包。偶尔刷朋友圈的时候,也会给学生点赞、评论”,马大卫笑着说道。

“来到广州后,我喝到了有股风油精味的可乐。所以有蚊子咬我的时候,我就喝一下沙士”,这是马大卫的经典语录之一。由于马大卫的“雷语”深入人心,13级市场营销专业的班级还为此在班级自建公众号写了一篇名为《后山扫地男》的推送,他们写道:“有一个老师,他自称后山扫地男,看着很呆萌原来很闷骚,期末总是十分关照我们,让战略管理课有史以来上课最多的人,他就是马大卫。”虽然推文中有不少调侃,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学生对马大卫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马大卫向记者解释“后山扫地男”的由来:“桂花岗校区的体育场都在后山,我经常会在体育场运动。至于‘扫地男’,那是金庸小说里面深藏不露的人物,我篮球打得挺好的,所以就给自己取了一个这样的外号。”

马大卫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作为老师该严肃的时候一定要严肃。我和学生的关系太熟了,有时候该严肃的时候严肃不起来。当我真正生气的时候,有的学生也意识不到,还会继续和我开玩笑”。马大卫认为自己还是要调整师生距离,做到既亲切又有教师的威严,真正做到亦师亦友。

收获感动,不忘初心

任教至今三年多,马大卫有许多印象深刻的时刻,也收获了许多感动。“每学期最后一节课结束时,都会有学生走上讲台找我签名或者留影。我知道他们舍不得我,我也舍不得他们”,马大卫颇有感触地说道。一些11级、12级或者是第二专业的学生,尽管和马大卫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拍毕业照的时候也会叫上他,这让他心里很是温暖。据马大卫回忆,有一次,一个男学生夜里打电话给他,讲了一些以前的事情,也讲了一些感谢的话。在电话那头,学生的声音带着哭腔,他估计学生可能喝酒了。马大卫觉得,一个人喝酒的时候,想起的一定是他心里信任的人,马大卫为此很感动。

马大卫认为,大学四年,除了学习,还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为之奋斗。提到这,他想起了两位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其中,一个女学生很喜欢英语,甚至想转专业;另一个学生想要当厨师,暑假还特地找机构学习。他们分别找马大卫谈心,询问他的建议。马大卫表示:“我觉得挺好的。学市场营销并非一定要做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工作,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奋斗,这就足够了。”

(供稿:学生记者 陈香伶 李静 郑东红 助理编辑:黄 颖)

注:本文刊登于2017年4月14日第349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条:【名师风采】龚耀南:一个“有故事的大学人”
下一条:【名师风采】蔡忆龙:用足够的真诚和善意做每一件事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