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紧扣“3.15”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广东省第四届法学辩论赛揭幕战打响比赛头炮。3月14日下午,第一场比赛我校法学院辩论队和暨南大学法学院辩论队就“小灵通是否应该强制退市”展开辩论。最终我校辩论队取胜,赢得广东省第四届法学辩论赛首场“开门红”。
在立论陈词环节中,正方暨南大学队首先开篇立论,持“小灵通应该强制退市”观点,从“小灵通的成本高,升级难,占用了稀缺的频段资源”三点阐述“强制”的原因,道出“小灵通不利于整个通讯行业的发展,强制小灵通退市能够节约成本,适应社会经济需求,消除自由退市的不确定性”。而反方我校法学辩论队则打开思路,另辟蹊径,在承认“小灵通会退市”的前提下,紧抓“退市手段”核心,指出“不该用强制手段,可选择缓和的协商方式”,因为这样“符合市场优胜劣汰原则、不违反正常法定程序、且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观众掌声不断 姚天爵摄
在对辩、集中反驳和自由辩论的环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双方博弈的交锋点,正方暨南大学辩论队着眼于“对消费者进行补偿”,而反方广州大学则立足于“保障消费者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使用权,积极听取民意,召开听证会”的角度。双方辩手旁征博引,以生动事例和翔实资料充分论证各方的观点,正方刚刚抛出一句“协商退市效率不比强制来得高”,反方即刻辩驳“强制退市需3年,而为协商退市召开听证会听取民意只需3个月,难道3个月不比3年快吗?”类此精彩“对垒”此起彼伏,搏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在总结陈词时,我校队的四辩动情的语言给比赛带来点睛之用,而暨南大学队的四辩则以简练言语展示出了作为消费者对国家决策的理解、信任和宽容,将辩题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激烈的辩论现场 姚天爵摄
赛后,广州律师协会会长王晓华做出精辟点评,“学生的表现精彩,思维敏捷,语言流畅,能较为熟练引用事实数据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他指出暨南大学队未能把握好论题精髓的缺点,“四辩总结时能清楚阐述立场,可‘打战’过程中却稍有偏离,重点应该放在‘强制’两个字上”。从立论、论证、自由辩论和整体形象的角度出发,王会长做了指导,如命题须讲清楚;论证过程中论题要清晰,论据需充分、有逻辑性,恰当引用事实数据;自由辩论时能快速发现对方问题所在;团队配合要协调,辩风大方等。他鼓励男生积极参与辩论,“八位辩手中只有一位男生,阴盛阳衰”。
获得“最佳辩手”的正方暨南大学法学院07级学生罗轶告诉记者,这类法学辩论赛增进他们对社会热点和法律问题的思考,加深对法律的系统认识。“像小灵通这一问题,此前仅处于了解阶段,但在‘备战’中,我的认知拓展到更深的法律思考和科技层面”。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曾繁莹 吴振鹏 学生实习编辑:欧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