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分子基磁学材料、荧光材料、阴离子水簇与超分子化学。指导学生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被授予“全国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把科研当成一种习惯
也许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一个困惑:教学工作量大,科研任务重,如何权衡好两者的比重?董文认为把科研当成一种习惯,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除了上课和偶尔的开会,其余的时间董文基本都会在实验室里泡上一天,潜心科研。虽然不是上课时间,可时不时还会有学生跑来实验室做实验,董文便竭尽所能指导他们。在董文看来,一个科研项目最终能够一直做下去,靠的是坚持。他说:“科研和种庄稼不同,种庄稼会知道什么时候有收获;可是科研,你不知道自己离结论还有多远。”董文所做的,就是把科研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种习惯,长期探索下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人才的需求也更加专业化。“我认为大学除了通才教育外,应该还要对学生进行专才教育”,董文说,所谓专才,就是学生要跟专业紧密结合,对专业有浓厚兴趣,能找到专业归属感,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他们学成后成为专业人才、社会精英,为国家做贡献。秉持这样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刚进校上他的无机化学课时,董文便会和他们宣讲挑战杯项目,让学生提早有思想认识和准备。为了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董文会邀请学生到自己的实验室看看,尝试做几个小实验,从而逐渐培养他们对化学实验技能课的兴趣。此外,他还会找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题目给学生做,让他们做得出来,心里有成就感,减少与化学科研的距离感,树立信心。通过这种提前的引导,学生会因为兴趣而逐步增加自己在科研上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在董文的实验室里,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来做实验。年复一年,不少学生来过又走了,最终大学四年能坚持来实验室的学生,都是把科研当成一种习惯并愿意去走学术科研道路的。而这些学生在科研上亦取得不少成就,例如林焦敏,获得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邱燕璇,有多篇论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
为学生铺路是教师的职责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董文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他对大学新生有个要求:大学四年里必须要有一个规划,即从踏入校门开始,就要想清楚你四年后何去何从。他认为学生在人生方向的选择上,思维还没被固定,所以老师一定要有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找清楚方向。而那些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的同学,如果能够找到其他的职业定位并认真规划人生方向,努力上进,最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也会由衷为他们高兴。曾经有一个08级的学生,大一的时候听取了董文老师的意见,修读了法律二专,从化学专业顺利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法学,进入了检察院工作,从一个工科生走上了法律的职业道路。“老师就是为他们铺路的,学生找到喜欢做的事情,找到人生的归属感,那是老师最大的满足。”董文如是说。
研究生二年级的陈文斌眼中的董文老师,是一个教学严谨,科研成就突出的导师。而刚进入研究生一年级的邱燕璇在早前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自己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团队协作外,少不了老师的指导和鼓励。“老师总是比我们还要早到实验室,晚上很晚才回去。看到老师这样,我也就不能偷懒了。”董文自认是一个“严师”,从教多年来,一直坚持严抓考勤,遇到学习态度消极的同学,他会主动和他们沟通,“尽可能让来到课室的学生,学到力所能及的东西,这也是老师一个基本的职业教学操守。”谈及理想师生关系时,董文坦言自己非常羡慕师生成好友的关系,但就正如父母对孩子严厉一样,老师对学生严也是为学生着想的一种方式,但却不一定被所有学生所接受。而怎样找到师生互相理解的教育方法和桥梁,却是一个老师一辈子都在探讨的事情。
做科研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轻松取得成果是不可能的。所以董文在招收研究生时,首先会问学生“你是否愿意一直坚持科研,并在这个专业上一直深造下去?”只有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他才会欣然收归门下。对于研究生,他给学生重担和压力,“可能别人研究生要两年完成的任务,我一年内就让他们完成。”同时他让学生每天问自己今天做了什么?具体有什么成果呈现出来?希望学生们每天都能对自己进行有效反思。他还强调,做科学要坚持,只有能够坚持下来,才能够有信心去承受以后的压力。
董文还向青年教师分享了他的经验:除了尽快适应教学科研的环境外,青年教师要学会“边教边学”。不要过早把自己当做一个老师来看,在边学边教的过程中做好角色的转换。
面对科研,董文认为作为一个科研者,一辈子想在科研上做出一点成果,需要有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不断挑战。面对教学,他认为作为教师一辈子就是要想这样的事情,怎么推陈出新,把一批批学生培育成才,迎来下一批学生。而教师生涯正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