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宏,科技处副处长,工程抗震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工程结构基于性态的隔震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973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项、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等。2016年,荣获“广州市三八红旗手”。
上个世纪90年代,临近本科毕业的马玉宏由于成绩突出,得到优先挑选工作单位的机会。“但我认为本科学习太过浅显,我想深入钻研某一样东西。”为了满足内心的求知欲,马玉宏不顾众人劝阻,主动放弃了工作机会,并在老师的建议下走上了读研之路。而由于当时信息技术相对滞后,她的求学之路也并不顺畅。
“所有的资料都要自己去图书馆里找,就算找到了,很多资料还是不全面。”此时,马玉宏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子时已过,夜色中只有昏暗的电灯还发出光亮,在一片寂静中,马玉宏独自在桌前学习,她时而沉思细看,时而埋头演算。不知不觉,窗外已天明。
学习,虽是孤独苦旅,但马玉宏称,这其中仍有很多趣事发生。那时,她与爱人共同推导一条公式,虽然计算量巨大,过程复杂,但他们仍乐此不疲。经过每日不胜其烦地演算,甚至讨论到凌晨,终于在两周后,他们得出了结果。可没过几天,马玉宏在查找资料时,无意中发现这条公式早已被推出。“当时真的有些生气”,她说起此事时仍忍不住哈哈大笑:“但后来转念一想,经由自己的推论也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便释然了。”
现在看来,当初读研的决定使马玉宏与土木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继1997年硕士毕业后,她又攻读了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学习土木工程整整十年,马玉宏不禁感叹道:“它真的渗透到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和爱人外出看见危楼,她凭借着多年研习土木工程的直觉马上就能知道楼房哪里出了问题。“你看,这房子是不是刚度突变了!”这些在旁人看来不明就里的话,却总能让她与爱人默契一笑。“我和我爱人是同学,有时走在街上就会情不自禁地讨论起一些专业问题。”
2002年,马玉宏博士毕业两年后,出于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她阔别生活了28年的东北黑土地,南下广州,于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建筑业管理处就职。在此工作三年后,马玉宏转任至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并工作至今。“我发现我还是比较喜欢做科研,因为我能从中找到乐趣。”她笑着说。
然而科研工作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初来乍到的马玉宏面临着“理论研究丰厚,实践经验缺乏”的窘况。但这并未阻止她对科研的热情,项目负责人、同事、工人……都是她解疑释惑的老师,“做学问、做科研不能端着架子,术业有专攻,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去学习的地方”。就这样,短短几年时间,她掌握了许多实验技术,获得了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开启了科研工作的新征程。
2008年汶川地震后,作为抗震工程的专家,马玉宏暂别家庭,与我校抗震研究中心团队一同奔赴地震现场进行考察。直至今日,她仍然忘不了离开那天的清晨,已经收拾好行李的马玉宏,在准备出发的最后一刻还去看了一眼正在睡梦中的孩子。“离开他的早晨我是含着眼泪走的,非常舍不得。”她也忘不了考察期间靠自备的馒头、火腿肠、矿泉水来维持体能,撑到深夜……那些清晨起床,从成都开车去震区,爬进残破不堪的建筑内部,避开遇难者的遗体,进行科研调查的日夜已烙印在马玉宏的心上。
当时,作为整个考察组里唯一一名女性,她也要和男同事们一起爬进已经被破坏的建筑,深入内部去查看破坏的形态,分析破坏的原因,但她没有一丝怨言。“我们经常晚上11点多才能回去,早晨6点多又要出发。”灾区灾情严重,很多遇难者遗体在地下还没有彻底清理,看到现场的情况,马玉宏很是震撼。虽然困难重重,但对于一个研究者而言,这也是难得的机会。她希望能够去地震现场拿到第一手资料,感受建筑结构真实的破坏状态,回来后开展科研,找到能够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技术方法,尽可能降低灾难带来的损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和同事选择坚持下来帮助震区恢复重建,“汶川疾控中心,汶川二小等都有我们广大抗震研究中心的参与成果,现在回忆起来仍觉得难忘”,马玉宏感叹道。
2011年,马玉宏参加了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工作。由于时间紧迫、人手紧缺,马玉宏与同事每天都是两班倒、轮轴转,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除了实验工作,她还要分析大量的数据,并定期跟大桥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做技术交底和阶段性汇报,“中午根本没有时间吃饭,担心出事故,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港珠澳大桥相关负责人目睹了他们的工作状态后,感叹道:“你们才是一个真正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的高强度工作终于有了成果,当设计团队受邀到现场观看施工,爬上仍在建设的大桥时,马玉宏为之感到十分动容,“看着它从设计到成型的过程,内心非常自豪!”除此之外,大家耳熟能详的信合大厦、广东省博物馆等等,都有马玉宏的点滴心血。
“平时生活中十分和蔼可亲,也很随性,但是一说到研究和学术方面的事情,绝不马虎,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马玉宏一直将勤勉的科研态度投入到了教学当中。“那时我教授的地震灾害风险分析课程没有官方教材,也没有可以借鉴的资料。”马玉宏皱着眉头说。但为了对学生负责,她查阅了大量文献,并结合多年的知识积累,独自整理完善了地震灾害风险分析知识体系,并亲自编写《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及管理》一书以便课堂教学。她的举动极大地促进了该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得到了业内的支持和认可,北京防灾科技学院就将此书引入课堂,作为教材使用。
“一丝不苟”是马玉宏的学生对她教学风格的普遍评价。马玉宏的一位学生笑称,“马老师总要求他们协助师兄师姐做实验,而这实验并非做研究,而是帮忙整理实验器材。”对于学生的“抗议”,马玉宏表示,工作虽易,但却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让新同学迅速的进入科研状态。这种为学生考虑、认真细致的教学态度,为她赢得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于学生们而言,马玉宏老师是良师,更是益友。“马老师不仅在学习上认真地指导我们,在生活方面也会给我们很多很好的建议!”马玉宏的一名学生说道。除了在学业上的严格把关,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学生也会来询问她的意见。采访前,马玉宏恰好正在为她指导过的研究生解答情感上的困惑,“我和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关系都很好。”马玉宏说,“他们常来向我倾诉烦恼,有时说到伤心处还会掉眼泪呢”。
一路风雨走来,马玉宏的生活早已与广州大学交织在一起。“基本上我的科研工作经历都是在广大得到的,我看着广大一路走来,感觉很荣幸!”马玉宏微笑着说,“我是打算在广大干一辈子的!”一眼望去,她身后的窗户刚好将校训塔定格成为一幅画,“博学笃行 与时俱进”八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璨璨生辉。
(供稿:学生记者 李莹颖 刘婧妤 助理编辑:黄 颖)
注:本文刊登于2017年10月18日第360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