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卫冕状元”刘丁宁成为舆论热点。这位去年的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退学复读,梦想进入北大中文系追求国学。今年,她以666分再次拿到辽宁省高考文科最高分,第二次获辽宁高考状元。对于刘丁宁的选择,有人赞其勇敢寻梦,有人弹其愚蠢,也有人质疑内地的高考状元不适应香港大学的土壤。面对如此沸腾的舆论场,笔者认为,抛开“状元”、“学霸”的标签,褪去媒体强加于刘丁宁的光环,这只是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为自己的未来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已。
我们看到的刘丁宁,只不过是一位普通的高考生,是一位跟很多同龄人一样,会对自己未来感到迷茫,社会阅历不深的女孩。这样看来,放弃港大,选择复读,选择北大,这样的行为不再那么刺眼。它就好比高考时做选择题,原先涂了一个选项,后来发现不太对,于是就用橡皮檫掉再涂。但又不寻常,因为这次选择的不再是简单的对和错,而是和未来密切相关的大学,而再次选择的时间也有点长,足足有一年。不论如何,刘丁宁这次的的确确是做了一次自主选择,但这种自主选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种奢侈的特权。
从小到大,父母和一众好心人都从“为了你好”的角度,为我们做出各种选择。小时候,我们被迫选择学习各种兴趣班,当我们苦着脸对妈妈说“我不想学了”,妈妈一句“这是为了你好”,就把我们彻底俘虏了;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两老坚决让自己和交往多年的男朋友分手,当我们执意坚持时,爸爸一句“这是为了你好。”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家长的意志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绑架了我们的主见,在“为了你好”这四个字的强烈感召下,我们变得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成了众人眼中的“乖乖孩”。
而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对于高考填报志愿这件人生大事,我们的主见很大程度上也受家长左右,“这个专业没出路,还是选这个,这是为了你好”。而真正属于我们的主见,很多时候已经成为无足轻重的考虑因素或者已经不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了。
“为了你好”威力真的如此巨大?不然,乖乖孩也可以自己做选择,前提是你内心足够强大。刘丁宁当初也是在父母和亲友的苦劝下才选择了港大,但内心强大的她,最后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了退学复读这个决定。在我们看来,她或许有点傻,在她父母看来,或许有点叛逆,但是这是她自己的人生,她完全有权选择读什么学校、报什么专业,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影响我们做出选择的因素有千万个,但做出最终选择的人只有我们自己,还是别让“为了你好”绑架了自己。
(供稿:谭璇璇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