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事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大事校园 · 正文

广大事校园

高校改名热亟待退烧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3/06/26

“上大学网”近日统计显示:从2008年3月至今,全国共有257所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而更名,约占目前全国高校总数的10%。伴随着这股来势汹涌的高校改名热潮的,是“科技”、“财经”、“工商”、“文理”、“经济”等热词效应。高考悄然逼近,志愿填报再度成为社会上的热议话题。不难预料,部分改名高校的“前世今生”必将成为困扰考生和家长的一个迷障。

我们不禁要追问:到底是哪些因素驱使了高校如此热衷于更改校名,这样的热潮对高校发展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高校合并升级、办学方向改变等致使不少高校急于更名,这种适应新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变更校名的行为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说是大有裨益的。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少高校顺应形势,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合并的方式实现了优势互补和教学资源共享,产生了较好的规模效应。很多专科学校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在保证每个地方至少应有一所本科院校的政策指引下,获得了办学升级的机会。不管是合并还是升级,反应出来的都是学校实力的增长,“名不副实”的情况便出现了。这些学校需要更改校名,使得学校名称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符合,便于摆脱办学层次的限制,更好地调整生源结构。还有一种情况,是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的进一步明晰和改变,同样也是为了使校名与学校实际情况更加符合。高校的名字为了便于记认,不可能把它的全部主体学科都涵盖进去,一般以突出该校专业学科主要特点为命名原则。当一所高校的办学方向发生了改变,也就意味着其重点学科出现了变更。高校为了突出办学特色而改名,其发展定位更加明确,专业优势也更一目了然,有助于吸收更多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考生,继续扩大学科优势。在这些情况下,改名也显得势在必行并无可厚非。

然而,相当一部分高校频频“换脸”的背后,是功利主义在推波助澜。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所言:更名关系到学校级别、层次和待遇等问题,这里包含着一个很现实的利益驱动。某些高校热衷在名字上大做文章,究其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点:第一,小地方院校把地名隐去或改成大地区的概念,借助省会或国家的名号吸引生源;第二,故意与重点大学的名字混淆,造成一种分流和隶属的假象,藉此依傍名校声誉扩大影响,使报名者莫辨东西;第三,为了迎合当下社会的关注热点,把“农业”、“林业”等“过时”的字眼隐去,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工商”、“经济”等吸引眼球的词汇,或者干脆把办校性质由专业性替换成综合性,让人很难从字面上客观判断其确切实力。其实,这几种如同时装一样变化繁复的高校改名现象,其根本都是为了达到误导性的宣传效果,隐藏其中的,则是优质生源、雄厚师资、政府拨款、科研经费、社会知名度等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

笔者认为,校名只是一个符号化的标签,不能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的标准,不抓教学质量而沉溺于门面工作,是本末倒置的。故弄玄虚的改名,不能带来办学质量的提高和良好口碑的树立,却能体现出一所高校肤浅浮躁的办学理念、高度膨胀的功利意识和底气不足的尴尬,必将遭人唾弃。一所好的大学,追求的是良好的教学质量、优秀的师资队伍和纯正的教学环境,努力让它的学生获得知识,受到人文熏陶。

高校即使要改名,也应该对其利弊深入研究、多方权衡,充分征求专家、校友和民众的意见,不能单由少数领导拍板决定;要与其办学水平、办学方针、专业设置相适应,既做到名副其实,又做到突出特色,不能好大喜功,弄虚作假;还应该谨慎考虑高校多年来的文化积淀,力求与其办学历史相承接,以免造成历史空心状态。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它们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盛名显赫的高校,不也一样背负着“学校”、“学院”、“农工”等“不光彩”的字眼而从不思量过更改名称吗?可见,只有力求出大师、出成果、出思想,才是高校确立其学术地位的根本出路。一哄而上、华而不实的高校改名大潮,还是让其尽快退烧吧!

(供稿:外国语学院2010级学生 崔一一)


上一条:考试技巧只保一时,学习能力才是王道
下一条:一人有一个梦想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