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事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大事校园 · 正文

广大事校园

我的大学我做主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3/04/28

――记我校第二届大学生涯规划大赛

又值毕业季,有人欢喜有人愁。走出象牙塔,还记得四年前的誓言么?你实现了十年前的梦想了么?

规划大学经纬,追寻我的梦想。近期,我校举办“翼起来”第二届大学生涯规划大赛。借此之机,记者与你一同走近大学生活,共同描绘实现梦想的航海图。

梦想的竞赛

学校举办大学生涯规划大赛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确立新的目标,以引导他们更好地规划和把握大学生涯。本次大赛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分为几个部分,跨越两个学期。

学生处的老师说,本次大赛要求全体新生都要制定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每个学生在做完大学生涯规划之后,学校会组织有经验的老师对其进行点评,同学们进行再修改。老师还希望大家的大学生涯规划是详实的、可操作性强的,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本次大赛得到各学院的大力支持。各学院相继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涯规划的制定。

主办方的老师认为,大学生涯规划不只是有关自己所学专业的规划,也可以是有关发挥自己专长、提高自己能力的大学生涯规划。他认为,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有联系又有区别。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对于职业理想的规划,主要方向是从事什么职业;而大学生涯规划则是一个开放式的命题,主要是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可跳出专业、职业这个范围。

新生的疑惑与创新

很多大一新生在写大学生涯规划之前都很迷惘。“其实我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不知道要做什么。”杨念卢感觉大学一开始时心里特别浮躁,每天就只能闲着。而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可以让同学们系统地认识自己的大学生活。

别看大一新生是第一次写大学生涯规划,但是他们的作品各具风格,比起师兄师姐来毫不逊色。来自12广电班的陈心怡的作品便是以报纸的形式呈现的。“因为我的理想是记者,想从事新闻编辑工作。所以就想到把职业特性与这份规划结合起来。”她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说。她的规划更注重专业与能力的结合,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她积极参加各种比赛,“选择参加这些活动,能与我的外事理想相呼应。这些活动让我更清楚自己的弱点。”

别具特色的生涯规划

进入大学,世界一下子丰富起来,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各种好奇和诱惑接踵而至。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的大学生活要怎样安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记者找到一些各具特色的优秀作品,让我们与作者一同分享他们大学生涯规划背后的故事。

梁艳娟:行动胜于言语

许多大学生刚入校时都会感到迷茫,可是梁艳娟告诉记者,她的大一没有迷茫。“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目标:成为国家公务员。”为了这个目标她早在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就开始预想大学需要做的事和设想怎样学习了。有了目标,有了计划,自然没有迷茫。所以,当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迷茫期综合症”来临时,梁艳娟能够利用自己的规划快速适应新环境。

回顾过去一年计划的执行情况,梁艳娟开心地说:“挺满意的,计划几乎都完成了”。她规划的大一生活非常详细,除了上课,每一天的每一个时段,几乎都被排满。日复一日地按照计划生活,不会觉得乏味吗?艳娟说:“开始的时候会厌倦,不想坚持下去,可是每按计划做成一件事,就有种成就感。在成就感的鼓励下,就渐渐把坚持变成了一种习惯。”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艳娟诚挚地说:“光有好听响亮的口号而没有实际行动,再远大的目标都只是一个空壳、一个永远触不可及的‘虚梦’。不要幻想,不要害怕,脚踏实地,坚实走好每一步,成功才会主动向我们走来。Action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于言语!”

郭梦晓:“我不想和清华学霸一样”

“大学生涯规划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应该利用好它,而不是死板遵循,被它束缚。”来自商学院的郭梦晓说。“要比别人走得更好,走得更快,就要先比别人想好要去哪里。”这是梦晓制定大学生涯规划的初衷。

对梦晓而言,目标并不是一个恒久不变的死物。“目标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成长的需要,不断做出符合现状的改变与调整。”所以晓梦在写大学生涯规划的时候,运用的方法是: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找到更大的目标。“有了一个目标,便有了一种动力,有了一个理由,让自己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看着自己的大目标,想着还有同样追逐梦想的其他人,便更加有了前进的力量。”

“大学生涯规划是一个让我们明晰目标,分解目标,进而达成目标的重要工具。”梦晓表示,“我不想像清华学霸那样,只知道按部就班地死读书,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规划给了我一个大体上的目标,这个目标推动我前进,我也为实现它作出努力,但我不想让计划充斥每一天,让自己成为计划的奴隶。”

张铮彬: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张铮彬高中时加入了学校的C语言集训班,从那时起,他便对计算机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计算机专业是张铮彬热爱的专业,他的规划也是建立在他的兴趣之上,这推动着他不断地去实施他的计划,以便更快地实现他的目标。

有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张铮彬对此深有体会。面对这种情况,张铮彬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张铮彬的大学生涯规划书有明确的阶段性,而且这种阶段性是动态的,可以根据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修正。大一时,社团活动占据了张铮彬的大部分时间,他只有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学习,才能按照规划的步伐前进。他在大一时定下的目标包括要加入ACM团队、参加省ACM竞赛、熟练掌握Photoshop、Flash软件、学会JavaScript等。但是后来他学会了C++编程,却没有学会Java。最后,在结合现实情况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情况下,再三衡量,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三个方向中选择了软件工程方向。他进入了学校ACM团队,虽然最后没有进入主力队,但累积的经验让进入了创新班??这也成为他重新出发的起点。

理想与现实的博弈,让张铮彬的大学生涯规划变得更加灵活,更加与时俱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自己的梦想付诸行动,这也是张铮彬对大学生涯规划的诠释。

弦外之声

可是是否每个人都需要一份详细的字面上的大学生涯规划呢?记者采访了一些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当问到他们是否在大学阶段制定过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时,大部分的师兄师姐都表示没有系统地做过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许多师兄师姐所持的观点是:大学生涯规划太详细、太固定,反而会约束自己的发展。太过于遵循规划,按计划行动,反而可能会错失机会。但他们都不否定大学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已从新闻学院毕业的袁睫说,她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没有明晰的计划。袁睫在大一、大二便选择出来实习,因为喜欢现在这个职业而且自己要求并不高才得以一直留下来。袁睫还说,现在许多大学生都眼高手低,导致错失了很多很好的锻炼机会。已在广州日报摄影部工作的曹景荣则说,他的大学没什么规划,只是“见一步走一步”。他认为大学生应该懂得抓住机遇,想到便去行动,而不是浪费宝贵的时间去仔细思忖得失从而错过机会。自己现在的成功是“努力加运气”的结果。

另一部分人持有这样的观点:生命没有形状,不应该用计划去束缚自己寻找生命的惊喜。“其实一直都处在迷茫之中。”现为我校戏剧影视学专业研究生的马瑞告诉我们。马瑞说没有考虑过太详尽的大学规划,他认为生活应当是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青春不就应该是这样吗?不考虑太多。所以我没有太过多规划,一切从心出发。”

大学生涯规划小贴士

一是客观分析自我,制定目标要结合实际情况。在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划前,应该自我总结,分析自身的客观现状后树立一个大目标,再为大目标设立小目标。人文学院的辅导员刘军军建议同学们从实现小目标、近期目标开始,不要好高骛远。

二是重在实践,贵在坚持。学生处的王国华老师引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建议同学们要把规划落实好。“做了规划,要努力去落实,否则就是一纸空文。”

三是生涯规划不应该是死的,内容应该随着自身现状的改变而改变。在不同阶段,同学们应该及时修改自己的生涯规划,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四是针对大一新生。大一新生刚从高中升至大学,在人生的新阶段难免会感到迷惘。来自新闻学院的辅导老师吴谦建议新生们,要多与长辈沟通,与旁辈沟通。“我认为大学不应该是高中的延伸,也不是社会的热身,他应是为未来人生进行积累与沉淀的一个重要过程。我们要注重人格的完善,还有思想素质的提高。”

五是针对部分被分配到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专业的同学。王国华老师对此提出建议,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奋斗,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的方法,就可以取得进步,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成就感,进而爱上现学的专业。在制定规划时,应侧重专业上的学习,尝试克服困难,再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拓展第二专业。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何茜华 黄淑仪 王泉骄 黎婕 易玲 鲍艺 李思文 张雯 梁玉华 容嘉丽 钟梓欣 洪漫倩 黄爽宜 刘俏婷 助理编辑:王安良)


上一条:反思高校命案,仅仅“感谢不杀之恩”?
下一条:平淡中的真滋味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