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事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大事校园 · 正文

广大事校园

【解读】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黄 颖 张雪君 教师培训学院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6/05/24

近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通报了2015年“国培计划”参训学员网络匿名评估结果。在全国56所承担“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的院校中,我校举办的“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初中英语学科)以4.963的高分(满分为5分)再登宝鼎,荣获两连冠,并且在初中英语学科中,我校已连续4年夺得第一名。这标志着我校教师培训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达到了新高度。

从无到有,“国培”项目成功背后是脚踏实地

2011年7月,我校教师培训学院成立,负责广州市12个区及教育局直属中小学(含中等职业教育)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培训任务,同时开展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和特殊教育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2012年2月,我校接到教育部关于申报“国培计划”培训项目的有关通知,当时的易佐永书记、庾建设校长迅速反应,要求教师培训学院牵头,认真组织材料,突出我校优势,力争申报成功。随后,董皞副校长领导教师培训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认真研究申报要求,细致准备申报材料,并组织有关专家多番论证申报书和培训方案。而后,由易佐永书记、董皞副校长带队赴北京参加“国培计划”项目评审会,介绍我校申报材料,并就培训方案进行答辩。最终,学校一举成功获批“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培训资质。众多申报院校中,不乏“985”、“211”高校,广州大学作为地方性非师范类高校,脱颖而出,成为全国9所承办“国培计划”初中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高等院校之一。

2012年11月,我校举办了首个“国培”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根据申报方案,着重从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拓展教育视野入手,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比例占60%以上)和“国培”专家担任培训主讲者,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贴近受训者的需求,受到了参训学员的热烈欢迎。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参训学员对培训单位进行了网络匿名评估,综合46项评估指标,在满分为5分的评估中,我校首次举办的“国培”项目就获得了4.53分。在73个受评估单位中,我校排名第十一位。2013年我校再次举办“国培”项目,以4.691分的优异成绩在全国56所高校(培训机构)中位列第四。经过两年的实践,我校“国培”团队认真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在2014年以4.895分的优异成绩勇夺桂冠,摘得全国第一。2015年我校“国培”团队以4.963的高分再次夺得第一名,实现两连冠。

回首我校四年的“国培”培训,从第十一到第四,从第四到第一,再到两连冠,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四年的扎实实践,四年的沉淀积累,迎来了收获,赢得了荣誉。

首先,学校对“国培”项目高度重视,举全校之力办“国培”。2015年4月,邹采荣校长强调,凡“国”字号项目,广州大学都要尽力去争取,项目获批后要尽最大努力取得好成绩,争更多第一,为学校争光。董皞副校长要求教师培训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等部门要竭尽全力做好相关筹备工作,他强调一定要把“国培”工作做精做细,还在培训项目开班典礼当天到现场勉励参训学员。教师培训学院的负责人在培训期间多次深入课堂、饭堂、宿舍等了解学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学员反映的问题。

其次,“国培”管理团队和学术团队做好细致入微的筹备和服务。管理团队和学术团队携手合作,在训前、训中及训后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例如,训前首席专家肖坤学院长、苏远连博士等组织培训需求调查、学员报道接待、组建班委,麻彦坤副院长亲自召集班委成员召开班委工作会议,组织破冰活动等,根据培训需求,优中选优聘请国培专家、一线优秀教师及教研员担任培训主讲教师;训中学术团队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紧密结合中学教学实际,采用专题讲座、工作坊、现场观摩、问题诊断、案例研讨、同课异构、交流分享等多种研修形式进行培训,强化对参训者的专业引领,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使学员真正学有所获;面授培训结束后,项目还设置了个性化跟踪指导和服务环节,即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国培”团队导师继续为学员答疑解惑,进行为期9个月的网络远程指导。

任重道远,“国培”项目在探索中成长

“国培”工作关系到学校荣誉,获得佳绩的同时,“国培”团队也肩负起更重大的使命。在“国培”初中英语项目的基础上,教师培训学院今年新增申报了初中骨干班主任培训项目,如果获批,学院要全力以赴,努力争取“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三连冠,服务荣校,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经过4年的沉淀积累,“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业已成为教师培训学院的标志性品牌。教师培训学院以“国培”项目为引领和范式,推动学院的培训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学院坚持分层分类分岗培训原则,每年开展近50个培训项目,开设80余个培训班,培训学员达一万多人次。与此同时,培训层次也实现了从区级、市级到省级和国家级培训的跨越,还包括对口帮扶培训和其他一些合作单位委托的横向培训项目等。培训领域覆盖了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层管理干部、班主任、学科教师、特殊教育师资等。受训者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及中职教师等。培训质量和效果是学院工作的生命之源,从每个培训项目的四维评价(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师水平、培训效果)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可知,参训学员的平均满意度基本在90%以上,受帮扶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对于学院的帮扶培训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充分表明学院的培训工作质量过硬,效果优良。

为确保培训质量,学院已构建一套完备的项目实施和管理办法,即重视训前需求调研和分析、明确培训主题、分模块设计培训课程、注重一线优秀师资的选聘、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和训后跟踪指导等。此外,在多年的培训实践中,学院还不断探索和拓展培训模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以对口帮扶培训为例,考虑到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学生的学情和教师的素质与广州有较大差距,如果单纯传授广州的教育教学经验,恐难以满足受帮扶地区教师的实际需要。在开展对口帮扶贵州黔南州教师培训工作之前,学院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亲自到黔南州进行了大量实践调研。了解当地教师的学习需求之后,2014年暑假,学院从广州市各优质中学选聘了多名学科骨干教师赴黔南州与当地教师举行“同课异构”研讨交流活动,在当地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受到了黔南州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教师的热烈欢迎。学院在黔南州开创性地采用了“同课异构”培训模式后,这种富有实效性的教师培训模式逐渐在整个黔南州全面推广开来。

继“同课异构”之后,2015年学院开始探索诊断式培训模式。首先提出和确定诊断方案,其次是遴选广州市内教育名师名家组成诊断团队,最后确定诊断和对口被诊断学校。以天河区华阳小学周洁校长、广州市21中戴东祥校长为首的专家团队主要从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校本教研、德育、科组级组建设、课堂教学工作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分别对口帮扶诊断了黔南都匀市第五中学、独山县第一小学,并提交了详细的诊断报告,供被诊断学校参考借鉴。对口诊断之后,都均五中领导班子还于2015年11月率队赴广州市21中进行了现场跟岗交流学习。独山一小和华阳小学也于2015年12月有了再度交流合作,两校之间举办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学校诊断式培训模式成效凸显,受到了黔南州中小学校的认可。此外,贵州教育网还专门对广州大学教师学院在黔南州开展的诊断式培训进行了公开专题报道,也引起了贵州省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学院组织的专家诊断团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为对口学校开出了切实有效的“药方”。同时,也为黔南和广州对口帮扶诊断学校之间搭建起了校际间交流平台,得到了受帮扶地区的高度好评。诊断式培训成效显著,学院计划下一步将在广州市北部山区学校(增城、从化)大力进行推广应用。

(供稿:学生记者 黄 颖 张雪君 教师培训学院 助理编辑:陈宏花)

注:本文刊登于2016年5月18日第328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条:【校园】毕业论文,最后一道 坎or 一阶梯?
下一条:【校园】大学生,你被微信捆住手了吗?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