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不少学生反映,课堂上多了一些陌生面孔,少了一些熟悉面孔。当任课老师考勤点到某些同学名字时,应“到”的不是本人,而是那些陌生人,大家都怀疑这些陌生人是那些逃课的同学花钱请来的专业代课者。
逃课是大学课堂中常见的现象,现在花钱便可请人代课并顺利获取学分,还因此催生了一门新的“行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年11月,记者以“代课兼职”的名义,顺利通过验证进入广州某高校代课QQ群,该群成员已达到500人的人数上限,且绝大多数都是在读大学生。“这个代课群创建至今已有三年,因为人数达500人上限,现在又另开了一个新群”,该群管理员易同学介绍,“用户基本不受条件限制便可进入该群,凡是群成员,随时可以在群上寻求代课。”
在11月5日至20日这15天内,周一至周五,每天各个时段都有学生发出代课请求:“明天上午两大节,要两名女生帮忙代课,有意私聊”、“明早第一、第二大节需要一名男生代课,有意私聊”……请求发出后, QQ群上并没有出现相关回复,但不久后,发出请求的学生便会在群上再次发言:“已找到。”
据易同学介绍,在代课请求发出后,双方会私下联系,谈价格并交代细节,如学号、班别和姓名等,事后通过支付宝或微信红包等方式完成交易,整个过程双方无须认识,无须见面。
粗略统计,11月5日至20日,进行代课交易达73人次,其中男生39人次,女生34人次,每天都会有人寻找有偿代课。同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易同学所在的高校,广东某高校学生小潘(化名)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代课群同样受到许多逃课党的青睐,“群刚刚开了不到两小时,就爆满了,我挤都挤进不去。”
广东某高校学生小希(化名)曾经以帮人代课的方式赚取酬劳,“当时有人在群上发消息,求代美术专业课,两大节150元,比起平时的每大节25元,这次价格出奇的高。”虽然小希没有美术基础,但看在钱的份上他决定接单。在随后的过程中,对方交代了代课的细节,并且叮嘱他不用担心被识穿,同班同学小林(化名)会“接应”他,教他怎么画,而同班同学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对方承诺将会在两大节课的课间通过支付宝转账给小希。
“当时班上只有10多个人,我就按指示坐在小林旁边,随堂老师在我身边走来走去,跟我说这个颜色不对,那个线条不对,还说了一些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幸好小林在旁边帮忙应付”,小希回忆道,“委托方都会事先摸清楚老师的脾气并估算好具体风险后,才找人代课,大家心照不宣。”他并不担心代课的行为会被老师察觉。课间,小希顺利地收到代课需求者许诺的“酬金”。
“代课狗”、“微代课”、“代课宝”……在微信公众号上,这样的代课兼职公众号超过百个;除微信平台外,还存在类似“滴滴代课APP”这样的手机应用,专门为代课提供信息资源;而QQ群更是受到代课兼职交易者的青睐。这些有偿代课的平台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它们又是怎样运作的呢?
“起初,很多逃课的人都只找熟人代课,事后再饭酬。本质上就是一种花钱找人办事的方法。渐渐地,与其麻烦熟人,不如花钱直接雇陌生人代课来得方便。这个很正常嘛,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另一名代课知情人小斌(化名)介绍道。
市场出现后,不少所谓的创业团队便瞄准了这个市场,并创建相关的代课平台。小斌直言,“代课群”是他所在的一个创业团队设立的,除了发布代课信息,还会发布各类兼职、招工信息。“我管理的代课群,设立的目的不在于赚中介费,而是希望通过代课来吸引用户,聚集粉丝和人气,类似的群不止我们这个团队在做,其他团队也在做。”但小斌表示,管理代课群只是他们团队吸纳用户的一种方式,“我们的这个代课群可以说是一个福利平台,方便大家找到代课以及各种兼职消息,也为我们的创业团队积累人气,方便我们能够及时找到想做兼职的人。”
除了运作平台的团队,还存在着被称为“代课中介”的人,他们活动于代课平台中,通过促成代课交易,收取中介费。“据我所知,代课中介是存在的,但专门的代课团队则没有,通常创业团队都会涉及很多方面,而代课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已。”小斌告诉记者,因为代课双方不一定认识,所以有的人可能会“收钱不办事”,中介相对来说让人放心。“只要你找到代课中介,他就能保证找人去给你代课。所以即使知道中介会从中抽取费用,还是会有人心甘情愿找中介。”小斌透露,有的中介会以25元/节的价格接下来,然后再以20元/节的价格散发给下线,从中赚取差价。“我认识一个代课中介,他一个月从中赚的钱基本上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小斌说道。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小斌有关团队运作方面具体操作的问题时,小斌拒绝道:“行有行规,有些东西一旦我说了,我是要负责任的。”
在大学里,逃课现象并不少见,代课现象的出现似乎让逃课者们逃得“心安理得”。广州某高校学生小黄(化名)告诉记者,“这(代课)很正常,有些同学不想来上课,就花钱找代课帮忙喊到,反正老师也认不出来。”而学生小华(化名)直言:“有些课程非常无聊,与自身专业关系不大。像选修和网络通识课,基本上是能代就代。”另外,来自广州某高校的学生肥肥(化名)更是语出惊人:“我觉得代课在某种程度来说有便民的效果。”
“我在我们班上经常看到一个同学,老师点名的时候他喊到,但是很明显他跟名字是对应不上的。”来自广州某高校的小王(化名)说道。由于学院要求老师加强考勤,这名代课的同学便接连出现了两个星期。“老师点名的时候,只要那个同学喊到,班上同学就会哄堂大笑,不过老师并不明白我们为什么笑”,小王回忆道,“其实大家是想用笑声提醒老师,但是老师可能联想不到花钱请代课这种事情。班上没有同学直接拆穿,大家都心照不宣。”
不过,有不少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有偿代课的现象其实并不正常。“这是一种扭曲的供求关系”,广东某高校学生小李(化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违反正常人的价值观。本来大学生不上课已经不是很好的事,竟还有花钱找人代课的;供给的一方帮人代课,但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报酬,这样的事情是不正常的。”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老师指出,代课是一种欺骗行为。广州某高校一徐姓老师表示,花钱请人代课比直接逃课更让她难以接受。“花钱请人代课,虽然不违法,但是违规而且不道德”,她感叹道,“连基本的诚信都不能坚守,这样的学生以后还怎么去面对社会?”
与此同时,有的老师认为应当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破解难题。广东某高校的英语老师Stella认为应从课堂授课方面着手,“那只能是教师本身采取比较有趣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每一次都有收获,有时候教师多在课堂上进行当场测验;老师要尽量记住学生,这样他们就不会逃”。也有老师支持用“刷脸”的方法防止代课发生,比如把学生的证件照链接到学生名单上,只要点一下名字就会弹出照片。
而广州某高校的一名刘姓老师表示,“课堂无法留住学生,原因不全在学生身上。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和课堂氛围和学生期待的不同,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刘老师认为,教学督导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高校都有教学督导的机构,这些机构可以发挥作用,让某些无法吸引学生兴趣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除了评分系统,还可以进行课堂展示,比如选出生动课堂的例子,向全校老师展示,相互交流。”而广东某高校的周姓老师则认为应当从整个教育大环境出发。她认为,“中国大学的教育环境过于宽松,无法刺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由此来逃避课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逃课是大学课堂中较常见的违规现象。但花钱请人代课,顺利获取学分,被部分学生视为一门可以赚钱的新“行业”。我们不禁要追问:是什么催生了大学校园里的代课“行业”?
来自广东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小军(化名)坦言,选择代课,其实只是为了找人替他考勤,免得因缺勤而失去该科成绩。同时他表示:“有时候不想去上课,确实就是因为懒。早上醒来发现还有2分钟就要上课了,那我干脆就不去上了,特别是现在天气冷起来了,更不想去上课了。”
懒?厌学?广州某高校一梁姓老师认为,学生从紧张的高中课堂过渡至放松自由的大学课堂后,容易因失去方向而变得消极;同时,因学生对大学生活憧憬过高而造成的心理落差,也会成为其产生厌学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找过代课的小华(化名)坦言自己平均半个月会找一次代课,平均25块一次,她一般通过线上渠道如微博、微信、QQ等方式联系代课的同学。她说:“我们要外出实习,有时会与课程时间相冲突,但是请假又很麻烦,权衡之下我会选择请人代课。”
不久前,来自广东某高校的小黄(化名)因为回家而花钱请人帮自己上大学英语的公共课程。“这节课的点名率比较高,老师查的比较严,而且学校请假的程序很麻烦”,因此小黄选择了花钱请代课,“老师不会发现的,他不认人。而且这门课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可以通过自学来完成,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讲PPT,而PPT的内容与书本上是一样的。”
但老师们认为,大学课程的知识并不能立刻见效,学生漠视知识的重要性是其短视目光和急功近利的心态造成的。广州某高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教授认为,学生觉得读书无用,目光很短浅,将知识的价值与毕业后工作收入分配关系直接挂钩,这是很急功近利的表现。“大学里任何课程都会是有用的课程,并没有无用的课程,学生认为无用,是学生的目光太浅。人生没有回程车票,该读书的年龄不好好读书,老则悔之晚矣。”她说道。
在广州某高校学生小张(化名)看来,代课和派传单之类的兼职行为并无区别。“代课兼职跟其他兼职其实形式是一样的,都可以给我们大学生带来收入,而且无伤大雅。”他还表示,做过代课兼职的,多数都做过其他兼职,例如派传单等,一开始都是10块一小时的“民工价”,慢慢地,他们开始接触更多更好的兼职,例如代课。“可以说,代课是一种比较安逸的兼职。”
而长期替人代课的小华(化名)直言,代课是她最愿意做的兼职。“相比于其他兼职,代课的地点就在课室,不用跑来跑去,而且去到也是坐着玩手机,轻轻松松就有钱拿。”
“有偿代课,理论上讲是市场经济人自私的一种行为。”广州某高校徐姓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通过代课交易来逃课或赚钱,这样的做法是投机、功利的。
“其实,现在不光是学生急功近利,社会也急功近利,教育部门也急功近利,将考勤点名抓得紧,只求量化而不求质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直言学制的量化考核不合理。
广州某高校周姓老师一向坚持严抓教学,在她看来,中国的大学都是“宽进宽出”,容易养成学生惰性。她举了外国大学的例子作为对比,“以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商学院为例,其一年招生人数为600多人,每一年的淘汰率为40%-50%,也就意味着每年都会有200多人留级,这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积极性”。
代课“行业”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下的产物。如今代课“行业”在高校悄然兴起,会给大学课堂带来怎样的影响?广州某高校一副教授认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会因此受阻,无法获得知识;代课行为无法改善教学质量,学生选择逃课而不向老师提出意见,老师便很难意识到问题并做出改进;对于整个学校来说,学生代课行为破坏教学秩序,影响学习风气。
近来,代课“行业”在不少高校悄然兴起。其发展之迅猛让人咋舌,不仅是很多高校学子兼职的选择,还有了专门的代课团队,形成了产业链条。代课风气的盛行细思恐极,高校教育的课程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了学生之间金钱交易的砝码,沦为谈判桌上几十元便可取代的“廉价品”?
无疑,高校代课的兴起恰恰印证了“有需求便有市场”。学生不想上课,或者是有事上不了课而又不想丢了学分,只好找人代课。乍一看,是出于“无奈”。“无奈”读书学习不再是过去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反而成为一种累赘。为了摆脱这个累赘,学生不惜花费财力粉饰造假,事后不仅没有对造假行为进行反省,反而有了一回生二回熟的恶性循环。
而今,有偿代课产业链正如无形的铁链和镣铐,一步步束缚教育高地。它的出现,不仅引起了当下高校教育与学生自身代课行为的警示,更应引起人们对如今有些学生在高校教育中学习初衷发生偏差,逐渐“失真”的反思。
代课交易的背后,实则是学生“从逃课升级为有偿代课”的畸型价值观。一些学生表示,找代课是因为对那门课程不感兴趣,觉得学了也没用;或者是课程时间与实习时间有冲突。前者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地将知识的价值与毕业后工作收入分配关系直接挂钩;后者则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实践中忽视了自身扎实根基浇灌培养的重要性,无疑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股歪风邪气都应引起学生自省与校方重视。学生理应对自身找代课的行为与后果有清醒的认知,课程学习的缺失就好比一个只会“仰望星空”而没有“脚踏实地”的人,却做着“探寻星空”的梦。上课记录的造假关乎个人诚信道德,这个造假如今却见惯不怪,何其悲凉!学生理应始终在道德原则的深水区留有一条警戒线,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守住自身的底线。代课业的催生,与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课堂魅力也不无关系。在有偿代课现象大行其道的同时,高校教师亦应重新审视自身教学环节的纰漏和缺失,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校也理应有所反思和行动,在课程的设置和改革调动方面应该相对灵活松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实践的空间和时间。
其实,代课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变相的造假。文凭造假、证件造假、替考、代写论文……似乎造假总是无处不在。代课,是一种造假欺骗行为,不违法但犯规。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诚信都不能坚守,反而投机取巧、蒙混过关,那大学生还能坚守什么?
注:本文刊登于2015年12月30日第319-320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