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事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大事校园 · 正文

广大事校园

【校园】毕业,非终点的新旅途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7/05/15

毕业季如期而至。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本科毕业生们即将与“象牙塔”挥手作别,步入社会。他们当中,有人已考上研究生,毕业后马上踏上“新学途”;有人得到公司的青睐,甚至已签订合同,毕业后可直接入职,开启一段崭新的“职业生涯”;有人在大学期间开始创业,他们已经定下了自己的目标,完成阶段性的转变,在自己的“创业之路”上越走越稳……

欲求学长路漫漫,别广府我心依依

学士帽被用力地抛向空中的那一刻,吴嘉嘉也和过去四年做了告别,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毕业了,真的,毕业了。”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31班的吴嘉嘉是选择继续读书深造的应届毕业生中的一位,现已顺利进入武汉大学攻读测绘工程专业。

但一年前,他考研的决心也曾在创业大潮中动摇。“那时候老师帮我们找好了合作公司,但是考虑到成员资历都不够,行业发展难度也很大,况且我内心一直有潜心做研究的愿望,所以最后放弃了。”就这样,吴嘉嘉下定决心投入到研究生备考当中。

地信专业选择读研的学生极少,但吴嘉嘉坚持了下来,“事实上从大学入学开始,我就坚定了考研的意向,并时刻提醒自己,我是要考研的人,不能放纵自我”。同时,这四年里,他也谨记着恩师谢鸿宇的教诲:地科人,要务实。“这是我这四年在广大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吴嘉嘉对读研深造这个选择无怨无悔,“本科学习浅尝辄止,我希望在研究生时期读精、读深;同时可以评估自身的研究潜质以决定是否读博”。

无独有偶,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131班的刘展昌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并将在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开启新的学涯。

四年如一梦,往事皆云烟,“真诚”二字却在刘展昌的本科生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世事洞达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两年的社团工作使刘展昌深谙其中道理,“人情世故见多了,我才察觉到真诚待人最为可贵”,他若有所思道。

曾几何时,刘展昌也曾在就业与考研之间踌躇不定,同窗好友都忙于找工作,并肩作战的考研战友也纷纷倒戈,独留他一人在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孤军奋战。刘展昌的茫然不安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被放得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愈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在特定时期只能做好一件事”。在反复权衡后,刘展昌背负着家庭的期望,怀揣着对研究生生活的向往,义无反顾地走上考研之路。

对刘展昌而言,考研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努力拼搏换来三年研究生涯,能够感受浓郁的学术氛围,与一批优秀的同门互相学习,自己也会变得更加优秀”,刘展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如果能回到四年以前,我想对自己说:潜心学习,莫负春光。”

(文/李莹颖)

她们,就业以明明德

她,自信而从容,带着微笑,步入总经理办公室,开始一天的文书工作。

她,镇定而细致,略有思索,伏案办公桌前,进行精准的软件测试。

她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她们,选择了相同的“毕业后即就业”的人生道路,且凭借自身的努力获得了企业的青睐。

扎实功底 豁达心态

就读于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方向)的何东瑶,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积累与出众的人际交往能力,获得了中智广州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的认可,进入总经理办公室担任秘书工作。

谈起当初应聘的经历,何东瑶仍记忆犹新。“我是偶然了解到这个招聘信息,就尝试着投了简历。”在面试的时候,她被要求进行现场写作,凭借着大学基础写作与公文写作的扎实功底,她顺利得到了这一工作机会。

对何东瑶来说,迈入职场意味着思维方式与人际交往方面的巨大转变。身份上的转变使她明白要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完成许多繁杂的工作。在如何与公司领导沟通交流的问题上,何东瑶认为,不要害怕领导的指责,有人指导是好事,人家愿意指导你是希望你可以更好。这种豁达的心态亦是她就业的重要收获。

兢兢业业 精益求精

“除了编程课程外,我觉得对现在职业最有帮助的,便是在大学里担任学生会干部期间培养的沟通协调能力。”已被广东高新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录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应届毕业生张英认为,责任心是学生干部的必备素质,“先是兴趣,然后是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她兢兢业业,每一次测试都秉承着一颗责任心,这也使得企业对她的认可度迅速提高。

就业于张英来说,意味着方方面面的改变。由于住地离公司较远,她每天必须早睡早起,这与许多大学生的“夜猫子式”的生活习惯截然不同;她的朋友亦不再局限于周围的同学,广交朋友成了职业的重要需求。“做事情要谨慎,认真,不能马虎。”所谓精益求精,这是就业带给她最深的感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有“学习发扬品德”之意。在大学,她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她们,选择步入社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的豁达心态和责任意识。

(文/董泽扬)

迎难而上,创业无悔

在同龄人奔波于春、秋季招聘会时,13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苏俊锋已经投身于自己开创的事业中。目前,他和几名朋友在广州大学城北亭村投资轰趴馆和餐馆,并成立同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从大一到大四,苏俊锋积极参加与创业有关的工作,不断尝试、积累经验:加入创业协会,在中心湖商城、捷特团队做校园推广,参与创业精英培训班,担任创萌俱乐部秘书长……开店之前,苏俊锋还尝试过“校园超市”、“宿舍便利店”、“美食分享”等创业项目,但都没能成功。他总结了失败的原因:“还是经验不够。”不过,他乐观地将这段经历当成自己“长见识”、“拿灵感”的契机。

“广大创业氛围浓厚,学校也重视对创业学生的支持。”在苏俊锋看来,广大学子拥有创业的氛围优势。2016年,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开展创业精英培训班,并邀请一批初创成功的毕业生回校分享经验。作为创业精英培训班第一期的成员,苏俊锋获益良多。“理论授课和实际案例结合,解开了我很多创业上的疑惑。”他特别提到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支持,“创新创业学院的张延平老师和冯光烈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北亭的店开张后,我还邀请了冯光烈老师到店里参观。”

苏俊锋认为,创业最重要的资源一是人脉,二是平台。“像我一样创业的人,通讯录里起码要有1000个联系人。”大学期间与创业团队、指导老师、商家丰富的接触经历,使苏俊锋累积了充足的人脉,一些传媒公司和知名校园公众号也为苏俊锋提供了宣传渠道。“人脉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就会帮上忙”,苏俊锋说。

他表示,创业的目标是回到学生身边,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创业者来说,每一阶段都是困难的,都有新的难题。”目前,苏俊锋还在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尽管困难重重,但他没有气馁:“我没有后悔选择创业这条路,而且父母也挺尊重我的创业选择。”

苏俊锋选择毕业后留在广州,留在大学城。“我会继续往这条路探索下去,即便不知道最后能做成怎样,但这些经历都是我成长的垫脚石。”不忘初心,迎难而上,是他创业的心声。

(文/何倩怡)

2006级人文学院何韧

读研的同学须树立一个明确的观念:读研是一份“工作”。尽管与走入社会的其他同学相比,这份工作蕴含的兴趣与爱好的成分也许更多一些。但是,爱好与工作仍然有不可逾越的差异。爱好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当然也可以不做;但是作为一项工作,必然存在不想做也得做的时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专注的态度面对读研这一份工作,将是你走好研究生之旅,为以后的进一步深造或者就业打好基础的关键。

2012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少君

准备考研还是出国,要尽早决定,因为两者都会消耗很多时间,考研基本上要准备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某些艺术类专业的留学生准备语言和作品集的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一年半。希望师弟师妹能够尽早准备,这个过程很艰辛,又要兼顾学校学业、实习等,一定要坚持!每个阶段重心要分清楚,一心两用容易导致两者皆失。(文/何倩怡)

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人罗福先

毕业离校期临近,随着在校招聘会的减少,求职机会也在减少。要就业的毕业生们,应该积极主动尽快落实工作单位。每位大学生都应该合理定位自己,切忌眼高手低、骑驴找马。

注:本文刊登于2017年5月2日第350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之源、民族之根和安全之本
下一条:【校园】直击大学生课外阅读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