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春节期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引发古典诗词阅读升温,继而激发大家读书的兴趣。天津大学发布的《2016年度大学生阅读情况报告》指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经典读物认同度颇高,但实际参与阅读的比例却低于其认可度。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大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到了多少营养呢?籍着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成为我们探讨的焦点。
据了解,近五年来,广大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在缓慢下降。图书馆副馆长艾新革解析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电子书资源在不断增加,大家对纸质书的需求相对降低;二是阅读习惯的改变,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很多人由纸质阅读转向电子阅读;三是从2015年起,为方便读者,图书馆延长借阅周期,降低了图书的流通频率。“我认为电子阅读是大势所趋,科技的发展与便利也更好地帮助人们阅读。”副馆长艾新革补充道。
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情况,广大记者团近期发起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一共收到250份有效问卷。
调查数据显示,选择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始于个人爱好,但每天都有课外阅读习惯的人只占24%左右,而几乎不看课外书的人则占了13%;同学们阅读偏爱随心所欲,有50%的同学没有制定阅读计划;约占55%的同学觉得自己的阅读量不够,课外阅读量需待提高。
来自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蔡谨(化名)便是没有课外阅读习惯的一员。谈到原因,他说道,“对阅读不感兴趣,就像我对篮球不感兴趣而喜欢足球一样,但是要真的强制去阅读一本书也不是做不到,只是相对而言,阅读对我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
其实,蔡锦胡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还曾经尝试培养这一习惯,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之前有人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当时兴起就去借来阅读了,但在看的过程中发现并没有引起思想的碰撞,久而久之就没兴趣了。”
是否进行课外阅读,确实关乎兴趣,这一点上无分文理科。我校“2016年各学院学生借书情况”的数据显示,除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教育学院三个文科学院,艺术类的美术设计学院和理工类的土木工程学院的借阅量也位居榜前。无论是专业相关书籍还是课外书籍,主动的阅读都是兴趣使然。
美术设计学院13级绘画专业的肖铭,因为专业自身的要求,加上自己对书法和国画“情有独钟”,每次去图书馆,总是会借上几本画集和书法碑帖。“每一次阅读,都是在学习和充电”,肖铭说道。在阅读画册时,如果碰到自己喜欢的画,他便会停下来仔细观摩研究,兴致一来还会临摹一幅。“阅读画册就是在践行我的艺术兴趣。”
“我喜欢阅读的感觉,因为阅读的时候,就是自己最富有、最满足的时候。”土木与工程学院土木141班的朱汉然,除了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外,每天还会抽出半个小时阅读课外书目,一切皆因“喜欢”。“我每个月要求自己看完一本课外书,并且记录感想。”他认为,专业书籍的阅读能够汲取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而课外书目的阅读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身的格局。
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42班的张钧杰在高中时就已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一坚持就是五年,兴趣就是他阅读课外书的最大动力。一两周读完一本厚厚的书籍,是他的常态。“我看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就像是见证了很多人的人生”,这让他对阅读欲罢不能。书读得愈多,他愈发觉每次看书都是一场饕餮盛宴,他能够和作者不断地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我相信道理是不怕辩的,但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人跟我辩来辩去,而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和作者进行交流。”
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将近80%的同学常阅读文学类书籍。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质量,记者在广大图书馆的经典文学区域进行了随机采访。
我平常喜欢读现代文学,中外兼有。小时候读了很多名著,但几乎是囫囵吞枣。名著有很强的时代代沟,作为一个理科生,还是会觉得有的名著比较晦涩难懂。
我平时主要读西方文学著作,现在也有意识多读中文著作,一方面是想进一步拓宽阅读面,另一方面,相较于西方文学,中国本土文学有一种特有的韵味与灵气。如今快餐文化盛行,很多人都钟情于网络小说,满足于很容易获得的阅读快感,但是静下心想想,真正获得的应该很少吧。
如果金庸算武侠经典,那阅读经典还是挺过瘾的。经典名著如果名气足够大,我平时也会看,比如心理学就会看弗洛伊德。经典名著的主题大都比较沉重,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不容易理解。
人文学院15级学生廖佳(化名)拥有的书籍近千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其中,她对文学经典最为痴迷。
从小喜欢看TVB古装剧的廖佳对历史非常感兴趣,TVB播《洛神》,她就从《三国演义》里找曹植、曹丕的故事看,又找来正史《三国志》细读。同时,阅读古籍的习惯也让她喜欢对比原著和改编的影视剧,时常从影视剧和原著中找寻互补的部分,让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经典作品。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肯定有其震撼人心的地方。对于我来说,经典的魅力在于它刻画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映射了社会的某些方面。经典所述说的故事,大部分是深刻的、令人沉思的、并具有社会意义的。坚持读文学经典,第一是对我的专业学习有益;第二是帮助我看这个世界,让我对世界有更全面的看法,不再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某些经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为我们描述了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和选择。”另外,廖佳也会阅读网络小说和畅销书,但她认为,网络文学只能用来调剂生活,而文学经典才能使自己汲取营养、获取知识。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和《局外人》是她最喜欢的两部经典作品,前者更是让她反复阅读多达六次。还记得第一次阅读后写下读书报告,她对阅读效果不满意,于是又连续地看了几遍。最终,有关书中内容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她对这本书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
在廖佳看来,阅读质量是在多次重温同一部经典作品后才能提高的。“阅读给我带来的首先是知识和分辨能力。,经常会思考,别人所看到的结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出来的?为何我看书的时候没有这个想法?这样也会驱动我多次重温看过的书籍,从而获得不同的理解。”
课外阅读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如今电子阅读盛行,但纸质书阅读仍有其受众,
Kindle之类的电子阅读器广为流行,让阅读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一定程度上为阅读带来了便利。人文学院15级的姗姗(化名)和教育学院16级的童童(化名),都是Kindle阅读的热衷使用者。除去教科书,她们其余纸质读物的阅读量屈指可数,大多时候会在Kindle上直接下载电子书。与纸质阅读相比,电子阅读轻便、资源库丰富、查找资料效率高的优点对她们具有极高的吸引力,而且加标签、做笔记、有声朗读等功能,减少了其与纸质阅读之间的差异,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纸质阅读。“譬如我想读《红楼梦》,那么厚的一本书我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带着,而且看着书的厚度心里会产生负担,但电子书就不一样了。”童童说。姗姗则透露自己睡前有听英文有声小说的习惯,“一是合适的英文原版书比较难买,二是听书也是阅读的另一种形式,并且不伤害眼睛”。
当谈到对纸质书发展现状的看法时,姗姗认为易损、寿命有限、质量参差不齐是促进电子阅读群体扩大的主要原因。但是她也认为,纸质书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纸质阅读依旧拥有广阔的群体,尤其典籍文献类纸质书的历史意义是无可取代的。与之相反,童童则认为纸质阅读前景莫测,“许多倡导纸质阅读的人,只是蹭个重归纸书的热度,纸质阅读的未来还需真正热爱纸书的人去撑起一片天空”。
而在电子阅读不断冲击、纸质书籍受众减少、实体书店经营不善的今天,却仍有人坚守着对纸质阅读的热爱,在捧卷细读中领会大千世界的精彩。
《中国诗词大会》后,马天保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份乐子。
热爱阅读的马天保是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研三的学生,过去一年,他在广大图书馆借阅的书籍达到218本,在借阅书生排行榜上赫赫有名。
每日空闲时分,他便取书一卷,于静谧处,细细品读。泛黄的扉页,有些残缺的边角,触手存温的质感,已然生硬的纸质,年岁的印记让他心生触动。书香墨痕,指尖划过铅字间的酣畅让他感觉一切都是真实的存在,情感的丝线悄然成网。古人云:“雪夜闭门夜读乃一大快事。”殊不知,重回窗前烛影下,今夜谁人读纸书?
起初是出于专业要求,马天保开始半被动地阅读大量书籍。但书卷多情似故人,他穿梭于一排排书架间兴趣有增无减。除了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学类书籍,哲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文化学等,他均有涉猎。也许在中文系,喜欢阅读的人并不罕见,但在这快餐时代,只对纸质书存有执念的人却是少数,马天保便是其中一个。除去学术论文,他极少阅读电子书籍,“我觉得只有手捧书卷才更能安心静读”。 在攻读理论的过程中,即使需要阅读大量电子期刊论文,他也会选择下载文献之后打印成纸质文件。“这样既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也便于做笔记,更重要是纸质更能让人有潜心研究的安心。”
碎片化的电子阅读给予人视觉上的轻松感,迎合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人们的阅读范围更加集中,阅读目的更倾向于短时间内获取讯息、娱乐以打发时间和寻求精神上的间歇性刺激。“但如果我们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就只能拿着一本本书彻底地看,才能够找到内心的答案。”马天保的执拗让人有些费解。但当发现许多实体书店面对无人问津,要靠花样宣传才能吸引顾客的尴尬处境,就连红极一时的24小时不打烊书店的长期顾客也不断减少时,这位固执的纸质阅读者的担忧便不无道理。“此刻,效益很低的纸质阅读对于物质生活的改善确实是微乎其微,因为它需要的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状态。”试想某日,与友盘膝对坐,竹叶青在茶壶里翻滚,雾气袅袅于二人之间,灵魂游弋,再浮躁的心也会平静下来。马天保感慨:“纸书,是会养人的,这是电子阅读永远也无法做到的。”
时至今日,马天保仍然会想起那个自己纸书情结生根的午后,他在采访中与屈哨兵书记促膝长谈的情景,屈书记对阅读纸质经典的劝勉让他铭记于心。自此他始终保持了对纸质经典的热爱,对文学理想的追求。源于经典,始于纸书,马天保与纸质书籍的故事未完待续。
如今,大学生普遍认可经典书目,但真正阅读经典的人却少之又少。对此,我校研究中国文学与语言学的席红老师认为:“从主观角度看,大学生并没有养成持续阅读的良好习惯;从客观角度看,中国的大学生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升学压力、工作压力等外界原因使大学生对于阅读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她坦言,在大学之前的求学生涯里,学生们的阅读时间被文山题海所占据消磨。进入大学校园后,学生们会普遍认识到阅读经典书目的意义,但仍因为各种专业技能培训、考证等,使得阅读计划被搁置。
“如果阅读没有成为习惯,融入生活,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带着目的的功利性阅读会轻易被琐事耽搁。”席红也表示,大学生之所以选择专业性书籍、考证培训书等,也在于他们有着确确实实的实用性,可以让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手握更多的砝码。“阅读经典与学习专业书籍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相互排斥,经典书籍所包含的世界观等,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起到提示引导的作用。例如哲学类书籍可以为理工科的学生学习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对于阅读,席红的观点是“多多益善”,越深入阅读,越觉得书读的少,“即使是功利性的阅读,一本牵出另外一本,也会越读越多”。
近年来,手机APP阅读软件,电子书籍层出不穷,这让席红感到欣喜,“作为阅读工具,我们可以在这些软件上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使阅读走出图书馆,极大促进大学生养成日常阅读的习惯。”
就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席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大学生要从主观上认识到开卷有益,能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其次室友之间可以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互相监督,从而使阅读成为习惯。”最后她强调了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的重要性,“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兴趣入手,另一方面可以关注与社会热点有关的书籍。”
(供稿:袁梦 黄觉萱 李莹颖 郑东芝 刘婧妤 制图:陈香伶 助理编辑:黄颖)
注:本文刊登于2017年4月14日第349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