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大学生恋爱白皮书》报告指出,中国有过恋爱经历的在校大学生比例高达80%。对于许多当代大学生而言,大学恋爱已然成为一门“必修课”。通过社交活动结识恋爱对象、大胆追求、秀恩爱、异地恋、“从校服到婚纱”……从前的校园恋爱青葱而羞涩,如今的大学生爱情亦有各自的精彩。大学生的恋爱方式和恋爱观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校园恋人们真挚的感情。
十三年前,年轻的大学男生坐在一家叫“碰碰凉”的冷饮店里,满怀期待地等着那个暗生情愫已久的女孩。“那个年代约会的场所没有现在那么多样,我们第一次约会的地点很幼稚。” 那时候他苦思冥想,最终把女孩约到了冷饮店。现在回想起来,他难掩笑意。
时光倒流十三年,我校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周明升(化名)与他爱人的大学爱情故事就从那时开始。
2003年,山东。互联网的应用还没有现在广泛,两个人能够在校园相遇,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那个长发飘飘的师妹总是出现在周明升眼前,他觉得这是一种天注定的缘分,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偶遇”,让他萌生了牵着她的手走过此生的漫长岁月的想法。“从恋爱到步入婚姻殿堂是我们那时大学生爱情的缩影”,他说。
第一次约会的场景周明升仍然记忆犹新。那天她穿着红色的衣服,是他最爱的模样。他凭着本能反应憨憨地打了一声招呼,全然未觉因紧张而冒汗的手,快把餐牌给攥破了。
“我太紧张了,直冒汗。”周明升索性把店里特色的冷饮、雪糕、冰激凌都点了一份。看着满桌的食物,两人相视而笑。周明升佯装淡定地听着女孩说话,靠着喝冷饮不断为“扑通扑通”沸腾的心跳降温,不知不觉竟把桌面上的冷食扫荡干净。“结账的时候才发现,我好像吃坏了肚子。”可是爱情降临的感觉,让他全然忘掉肚子的不适。
旧岁月的内敛无法抹去校园恋人的甜蜜。周明升翻开相册,兴奋地描述起他与爱人去景区旅游的情景。趵突泉、大明湖、泉城广场……一张张景区的老照片把他们定格在那个青涩的模样。那时的周明升以为自己会和她在山东老家平平稳稳地过下去。然而爱情的考验悄然而至,周明升硕士考到了千里之外的广州,美好的前景让他渴望到广州闯荡。而他不得不面对这个抉择——如果他去了广州,而她留在山东,就意味着长时间不能见面,难以相依相守。
正在他犹豫不决时,爱人的毅然支持感动了他。更令他动容的是,爱人不仅鼓励他,而且还努力为稳固两人的爱情创造条件,“那时她为了能跟随我来广州,一直努力地学习,准备研究生考试”。后来,他的爱人也顺利考上同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周明升笑道:“她不仅是我在山东师范大学的师妹,还是我在广外的师妹呢。”现在,他与爱人经过几年的打拼,两人已经在广州定居。
2016年,广州。周明升牵起爱人的手走在当今大学校园,看着一对对学生情侣青春的面容,再看看身旁温婉如初的女人,“原来已经过了十三年。” 十三年前的世界,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他庆幸的是,陪他度过漫长岁月的,依然是她。来到广州大学任教后,周明升迎来了他与爱人的爱情结晶,这对于两人的婚姻生活而言就如锦上添花。他不禁感慨:“婚后的爱情,少了些浪漫,多了一份责任。特别是孩子的出生,让我的责任感更强烈,同时也更珍惜他们。”
“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我们相互扶持陪伴。与她相爱的那一刻,我就想到了结婚和承诺。”校道上,夕阳余晖把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很多人以为,当今大学生爱情已流失旧岁月青葱恋爱那般内敛和细水长流,更多是被青春荷尔蒙冲昏头脑的冲动炽烈、张扬奔放。其实,也有不少情侣在互相陪伴中共同成长和进步,没有轰轰烈烈的追逐,却有岁月静好的相处。
魏雄锋和女朋友在一起两年了。同学笑言他们是学霸情侣,他却说,这是他们特有的陪伴方式。
“我们俩都属于比较忙的学生。”魏雄锋说,“我们从来不会逃课去谈恋爱,也不会因为谈恋爱而疏于学业和工作。”每个期末复习月,图书馆就是他们约会的地方。阳光正好,他和她相对而坐。书页翻飞,沉默看书的他们心底却有难以名状的契合。“我很喜欢这种沉默的陪伴”,在安静的空间里,有她,有书,有梦,岁月静好。“我们知道彼此的目标,互相监督着不在大学里浑浑噩噩地过日子。”魏雄锋认真道。就连约定一起拿奖学金,也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
大二的时候,魏雄锋申请到了去复旦大学访学的机会。意外的是,她落选了。他坦承当时的感受:“身边多了一个人,做什么事、拥有什么东西很自然就会想到她,第一时间想要和她分享。”哪怕不能陪着她一起去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访学,他每天都在微信上与她分享自己当天的见闻,“因为我知道她很想去”。他的旅程里,还装载着她的梦想。
“我不知道别人恋爱中的磨合期是什么,但我们现在不会无时无刻想黏在一起。忙的时候各忙各的,在一起的时候无话不谈笑笑闹闹,两年里似乎每一天都是在热恋中。”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忘把今天背了的六级单词分享给她。
在杨丽云心中,男朋友是一个既像大哥哥又带点孩子气的人。吃情侣套餐、定双份电影票、去各种情侣约会圣地,他带她把广州逛了个遍。“或许他不是最好的,但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适合我的。或许他不够细心、不够体贴,还有点木讷,但是踏实可靠、有上进心,能给我满满的安全感,这就足够了。”
他去复旦大学交流的那九天,是他们第一次“异地”的经历。杨丽云对那时候自己的心境仍印象深刻。“我一个人在图书馆学习,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在社团间来回奔波,突然发现,好像缺了些什么。”她的失落并不只因自己错过了去名校访学的机会,更多的是想念。“我习惯了他的陪伴。” 杨丽云坦言。
某天在从团学的任务赶回班上给师弟师妹开会的间隙,杨丽云掏出手机,发现正是他的消息提示——他们正在备考英语六级,他像平时那样准时背了单词打卡给她看。每当这些时候,她都会心一笑,“向下一个忙碌的地方跑去的时候心里也感到无比踏实”。
“两年了,可能我们太适合对方了,不知不觉已经把日子过成了老夫老妻的样子。同学们都笑说我俩一起走路的背影,就跟夕阳西下在小道上牵手散步的老人一样,背影拉得老长老长。”杨丽云笑言。
在众多大学情侣中,魏雄锋和杨丽云可能是最平平淡淡、最不起风浪,也最不起眼的那一对。然而感情自然而然地发生,在学业与梦想的交织中细水长流,在共同奋进中保持着最初的心动。他们惟愿在日后的人生里留住这份永恒。
2016年,采血机器在“嘀嘀”运作,血液缓慢流动。他躺在床上,经历四个半小时的采血过程,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不用紧张,再等一会儿就好了。”她握着他的手,轻声鼓励。他平静地点点头,让妻子安心。时间随着采血管里的血液缓缓倒流,相似的一幕曾出现在2011年。那时候躺在医院床上的是她,经历同样的捐献过程。陪在她身边的,正是这个躺在病床上的男人。
这对夫妻是我校2009届生命科学学院的校友,丈夫叫麦威(化名),妻子叫蔡蔡(化名)。他们是广东省第一对、全国第二对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夫妻。他们的爱情故事,从广大校园开始。
安静的图书馆里,他们互当“人工闹钟”,一起学习,相互监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每次都是他叫醒我的。”蔡蔡回忆起那时的场景。每每她睡眼惺忪地看着数学,或是被物理公式“卡”在草稿纸上,她都会向面前的“救兵”求救。但是当她看到麦威还未消去的黑眼圈,却又不忍把他叫醒。
那天在图书馆自习完后,他们像往常一样走在红棉路上,没有想到,就此遇上了捆绑命运的事情。中华骨髓库分享的一份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资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每天的朝夕相处,有时候一个眼神,足以在两人心里引起共鸣。“入库吧。”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一纸登记书,写下他们共同的信仰——为救人献出自己的力量,正是他们选择生命科学这条路的追求。“亲属联系方式那一栏,我们填的是对方的信息。”那天的红棉路像往常一样熙熙攘攘,他们在人潮中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原来,在他们彼此的心中,对方早已是“亲人”般的存在了。
再平稳的爱情也会经历风浪。“我以为我要错过他了。”回想起两人的毕业季,蔡蔡心痛的感觉依然鲜活。拿着求职简历,两人坐在校园马路边,安静得谁也不想挑起话题。因为一见面就会吵架——找工作的压力让他们无暇安抚彼此的情绪。“我想回老家工作。”蔡蔡向麦威说。麦威一时失语。他是广州本地人,似乎只能选择留在本地。挽留她?可是自己负担不起她的前途。异地恋?一想到见不到她,心里就像缺了一角。分手?他无法想象没了她的日子。那个夏天的阳光透过树枝,把两个人的影子割得支离破碎。
“我找到工作了!”蔡蔡激动地告诉麦威,“在广州。”看着这个甘愿为他留守的女孩,麦威明白,自己肩上,从此扛了两个人的梦想。为了互相成全而变得更成熟理智的他们,感情不断升温。而更大的考验还在等着他们。
2011年,“医院通知我,有患者需要我捐献造血干细胞。”蔡蔡告诉麦威。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她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家人,是麦威一直陪着她。“好疼。”她苍白的额上渗出汗珠,颈部采血的机器仍在鸣叫着运作。“别怕,有我在。”麦威紧紧握着她的手,帮她捏血压球。疼痛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眼前这个男人给了她莫大的安慰。麦威回忆道:“当时很想替她承受那些痛楚。”他没有想到,五年后的自己,也走上了她走的路——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我们有共同的信仰,它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十年了依然不变。”回忆起来,两人脸上满是幸福。
从校园到家庭,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维系他们爱情的纽带。“如果没有大学时光里的那些成长点滴、一起追求的信仰,或许我们还不能发现,原来对方就是自己一辈子要珍惜的人。”
人生轨迹的交织、爱情观念的碰撞、新奇多样化的交友方式、对美满爱情的各种憧憬……同一个恋爱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你眼中当下的大学校园爱情又是怎样的?
挺靠谱。许多大学生在中学时代还没有恋爱经历,在大学遇到理想对象应该好好珍惜。
我理解的“靠谱”不一定是奔着结婚去的,而是固定在那时与那人相互扶持和成长。即使最后因不适合而分开也可以感谢对方的陪伴,并且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下一段路走得更坦然。
与社会上的爱情相比,大学恋爱更纯粹一点,没有那么多利益关系牵绊。
不靠谱。大学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我们往往太年轻太浮躁,没有能力收获很靠谱的爱情。
不太渴望。我理想的恋爱是双方经济独立平等的。现在的我还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承担一份爱,这不是我追求的自由恋爱。
渴望。对女生来说最珍贵的就是在年轻的时候有爱上别人的感觉。我想留住这种纯真。
中学时代家长疯狂反对恋爱,到了大学开始疯狂逼婚。所以能够在大学收获爱情当然好。
一般不会。在社交平台并不能真实、清楚地了解对方性格和人品,这和在现实中结识对象有很大不同。我不会轻易把心交给社交平台上的异性。
我曾带着结识对象的目的参加一个推送活动,找到一个与我在同一时间看同一场电影的异性,但是我们并没有成为情侣。
我不会通过社交平台来结识朋友,更不用说是恋爱对象了,因为陷阱太多,有时连对方是男是女都不清楚。
“毕业就分手”显得对这段爱情不太自信,为了对方多做一点努力,也未尝不可吧?如果真的到了要分手的地步,或许是感情本身出了问题, “毕业”只是一个借口。
可以理解,要么因为双方理想不同,要么因为异地工作,等等。但分手对双方始终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毕竟一起走了这么长的路还是曲终人散。
(供稿:陈香伶 郑东芝 袁梦 袁浩欣 禤颖君 助理编辑:黄 颖)
注:本文刊登于2017年3月21日第347-348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