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事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大事校园 · 正文

广大事校园

【校园】广大有个地方 只有我们知道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黄觉萱 彭 程 郑东芝 袁浩欣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6/12/14

当听到歌曲“我想起熟悉的街道,想起逝去的美好,有一个地方,只有你和我知道”,你会不会想起自己大学的生活?你在田径场上为梦想奔跑,洒下汗水;在文逸楼琴房里独自弹琴,享受音符的旋律;又或是在理学实验室钻研课题,埋头做实验……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些地方不起眼,甚至平凡至极,但对你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匆匆四年大学,你在这里奋斗、追梦……最终,无论收获、失败都汇聚成点点回忆,所有成功、努力都成为成长的印记。

一间实验室,一群人,一个目标

“那天在实验室通宵完成项目以后,我和队友去天台看日出。看到太阳升起那一刻,所有的疲倦都烟消云散。”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144班的蔡锦胡笑着说道。

记者在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基地看到蔡锦胡时,他正在实验室忙着手头上项目的申报,稍显凌乱的桌子上摆放着两台显示器以及一些零件。只见蔡锦胡快速地用键盘在第一台显示器上敲出文字,又时不时地滑动着鼠标滚轮在另一台显示器上查找资料。

“进实验室是想来学东西”,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实验室是将课本知识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技能的地方。一间安静的实验室,几台供实验用的器材,器材后面是灰色的窗帘,角落是堆放在一起的组装零件。在外人看来既枯燥又沉闷的地方,蔡锦胡能在这里呆上一整天,还乐此不疲。“实验室是我第二个家,我在实验室里的时间比在宿舍里长。如果两三天不去实验室,会觉得心里空空的”,他笑着说道。

一个项目的周期短则几个星期、几个月,长则一两年。寒暑假时间比较长,于是做项目的理工科学生经常利用这段时间。他们留在实验室,与实验室的电脑程序一起“工作”。实验室很安静,蔡锦胡一边敲打着键盘,一边快速地翻阅手边的资料。时而停下来思考,电脑屏幕的光打在他的脸上,那是认真而专注的神情。“实验室就是陪伴我的良师益友”,每当看到项目经过在实验室的反复钻研后有了成果,油然而生的喜悦感会涌上他的心头,这种喜悦最后转化为一个笃定的答案:辛苦都是值得的。

此外,对蔡锦胡来说,实验室除了是研究项目的场所,更是团队间兄弟缘分的载体。在这样一间封闭的空间里,“能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着实幸运”。实验室里,蔡锦胡与队友间针对项目某些问题开会讨论,几个人围绕在一张桌子旁边,上面放着最新的项目资料和纸笔,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出想法,大家进行思想的碰撞。成员们时而提笔纪录,时而提出建议。偶尔出现分歧时,大家也曾争执的面红耳赤,但一切都是为了项目,所以他们每每遇到难关时都会心平气和,协力共同克服。“每次争执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能让项目更加完善。”

热闹之外,还有温情。有次在实验室研究项目,结束后疲倦的蔡锦胡直接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当时天气很冷,队友默默地帮他披了件衣服,他回忆道,“当时觉得不仅是身体温暖了,心头也猛地一热。觉得很温馨、感动”。有次团队一起在实验室做项目,其中一个队友过生日,为给队友惊喜,他们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做了一个网站,只要队友输入自己的姓名和生日,电脑屏幕便自动跳转出来一行“祝你生日快乐”字。

一群合拍的伙伴,一间温暖的实验室以及颗颗努力的心汇聚在一起奋斗,这是蔡锦胡大学生活里最大的收获。在团队的努力下,他们研发的“智能餐饮服务机器人系统”还登上广州市属高校成果展的展台。“实验室对我们而言,不只提供了一个研究项目的环境,更多的是团队伙伴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回忆见证”,蔡锦胡讲到。

田径场:汗水是努力的见证

下午五时许,一个穿着黑色运动套装的男生提着球鞋和水瓶步入田径场。西斜的太阳照在他黝黑的脸庞上,做完简单的牵拉运动后,他便开始体能训练——高强度的间歇跑。一圈,两圈,……十一圈,十二圈。

汗水湿透衣裳,心率表上的数字不断飙升。眼前的景致从落日变成晚霞,直到田径场沉入夜色,南沙港高速路上亮起了一串灯光。冷风与热汗交织,他缓缓停下,在场边稍作放松后便收拾东西走进夜幕里。他是我校体育学院体育教育142班的学生唐士智,在田径场的体能训练是他大学生活必做的事。“田径场就是我的‘课室’”,他说道。

对每个体育生来说,除了在实体教室上课外,田径场就是“第二课室”,而这个在田径场训练的日子也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独特回忆。为了维持身体的机能水平,使身体各项标准达到要求,定期的体能训练是他们的必备功课。于是,只要有时间,唐士智都会来田径场训练。在田径场训练久了,他感慨:“我对这个地方(田径场)太熟悉了,连哪里有个坑都一清二楚。”

每次的体能训练都是一个人完成的。尽管少了朋友的陪伴,但脚下的塑胶跑道和田径场里拂过耳边的风是对他努力最好的见证。“有段时间身体状态比较好,我就要求自己做二十圈的高强度间歇跑”,那次他在田径场训练接近一个小时,平均心率达到了183次/分钟。在塑胶跑道上,唐士智跑了一圈又一圈。跑完后大汗淋漓,他喘着粗气躺在足球草地上看着田径场上空的晚霞,全身瘫软。

可有时候,唐士智身体机能会下降,导致测试结果不理想。这也是众多体育生最担忧的事情。“在一次体能测试中,老师对我的体能成绩很不满意”,沮丧的唐士智盘着腿坐在日日陪伴他的田径场上反思自己的不足。看着来往训练的同学,听着远方传来的哨声,轻抚着手边日日陪伴他的绿茵草地,直到田径场的人越来越少,周围渐渐安静下来。那天他坐在田径场上,田径场像一个沉默的朋友陪伴着他,偌大的跑道好像给了唐士智一个安慰的拥抱,无论他是收获还是失意,都包容着他。

除了日常的体能训练,唐士智还会在足球训练场练习。在足球训练场颠球时,其他的体育生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弹起的足球,一下两下。偶尔有人顽皮一下,轻轻一挑,足球就弹过肩膀和膝盖,准确无误地落在脚尖上。这样的足球练习和体能训练持续了两年多,如今,唐士智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国家一级足球裁判,“这就是在田径场换回的成果吧”,唐士智欣慰地说道。

田径场是体育生积淀自己的地方,每一次奔跑和训练让他们一次次突破极限。“田径场是体育生的伴侣,一年四季,无论风雨还是暴晒,陪伴我的总是它”,唐士智环视着田径场,目光渐远,“在广大的日子过得很快,再过一个学期我就要去实习了,但田径场上的点滴永远都在”。

琴房:音符和旋律的“秘密”

午觉后,她来到一间空琴房。在钢琴前坐下,手指轻抬起琴盖,抚上黑白键,旋律响起。在李哲宁看来,这样简单的时刻是一天内幸福感最强的。这个不到5平方米的琴房里,一架钢琴置放在中央,每次只能容下一人使用。可这个小小的房间里,载满了她大部分的生活和回忆。

对音乐与舞蹈学院15级音教系的李哲宁来说,琴房是她对广大感情最深的地方。每天,她会来到琴房“打卡”——练习钢琴。一间琴房一架钢琴,李哲宁打趣说:“跟图书馆抢座位一样,有时兴致冲冲跑到琴房,却找不到空房间,就得耐心排队等上一位用琴的同学签退。”为了珍惜练琴机会,别的女生在周末逛街买衣服时,她却总是一个人继续往琴房跑,“因为周末人比较少,不用等”。

声乐生的嗓子最为宝贵,但专业要求每个声乐生多学一门乐器。由于所读专业是声乐,李哲宁会在琴房里边练琴边开声。“旋律响起时,屏息凝气地去感受一首曲子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会很享受。”也许这种感觉比较夸张,但的确是李哲宁内心最直白的感受。她最喜欢中世纪意大利的歌曲,“身心都沉醉时,琴房仿佛成了中世纪的欧洲教堂”,很多时候,李哲宁从傍晚一直练到夜幕降临,偶尔抬头一看,才惊觉时间过得这么快。“完美地弹出一首曲子,唱好一首歌,把一支舞跳得漂亮都是艺术生很纯粹的追求。”忘我弹奏时,钢琴背后镜子映射着她的身影。小小琴房里,这个身影孤单却美丽着。

她的外公精通二胡和笛子,从小的耳闻目染使李哲宁跟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于是,李哲宁辅修乐器——二胡。由于反应不如钢琴敏锐,课后她就在琴房拼命练习,除了练习弹钢琴,其余时间她都在琴房练二胡。“外公说我学成了回来可以教他了。”在家时,家人每天都会听她弹奏。如今独自在外求学生活,琴房俨然已经成了她另一个家。“高兴时去琴房,孤独难过的时候也去琴房。”

手指潇洒地完成最后一个音,然后直起身,轻轻地把琴盖放下来,趴在琴盖上眯着眼小憩一会儿……这是李哲宁说不出、却正在享用着的幸福。

桂花事,桂花情

年年岁岁“桂花”相似,岁岁年年“斯人”不同。“桂花学子们”在匆匆流逝的日子里交织着泪水与欢笑,写下不一样的“桂花事”。

桂花岗校区是我校两个校区之一,我校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统计学院的新生会在这里度过大一时光。因总面积只有153亩,学生便取了“小桂花”的称号。

吴婉怡是我校工商管理学院的15级学生,回忆与“小桂花”的初见,她直言被眼前一排老旧景象吓到:“学校太小了,教学楼也只有一两栋。”如今,吴婉怡已经结束了一年的桂花岗生活,身处大学城校区的她现在却说:“虽然小桂花不及大学城校区宽敞,但在小桂花生活久了,会发现那里不一样的美。”

说到桂花岗,吴婉怡立刻想到学校门前废弃的老铁路——景泰铁路。从桂花岗到景泰坑路段,不过一公里。这条一年只有两辆火车经过的铁路,几乎每个桂花人都在那里走过。铁路一头通向繁华热闹的童心北,另一头却连着清幽宁静的另一片天地。黄昏时分,或成群结队一起走向童心北聚餐,或三三两两散步着,去感受铁路另一头不一样的夜色。吴婉怡和朋友们经常沿着长长的铁轨,踩着大大小小的碎石一直走,终点就是童心北。“在童心北可以去撸串”,她回忆道:“有一次和朋友聚餐后,沿着铁路手拉手往回走。路灯下,我们在车轨上摆造型看自己的影子。没想到这些背影被有心人拍了下来,现在成了我回味桂花岗生活的‘宝贝’。”

桂花岗校区内有两栋教学楼,五号楼与图书馆连成一体。每到期末复习周,一楼的自习室总会“一座难求”。去年寒冷的天里,吴婉怡早早地从被窝里挣扎起来,捧着冒着热气的糯米鸡,背着沉沉的书包到自习室里埋头安静学习。而十一号楼的架空层宽敞,常常成为学生校内集体活动的首选。去年平安夜,她就和班里的同学在这里开展一场激烈的“撕名牌大战”,“那时候我们现场随机分组,有反应慢的人很快就被淘汰了,我还撕了几个男生的名牌呢”,现在说来,好像就像昨天。

操场上还有一只每个桂花人都知道的流浪猫。吴婉怡笑道:“因为它几乎出现过在每个桂花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所以大家戏称它为‘网红猫’。”它喜欢懒洋洋地躺在操场睡觉,因此大家都称它 “操场主”。每次吴婉怡到操场跑步时都能看见它,而这只猫也似乎通人性,任由她和朋友们把它抱着逗着玩。因此它可爱的姿态留在在许多桂花人的手机、相机里。“它喜欢在校园里‘巡视’,每次我碰到它都会有遇见老友的欣喜。”“网红猫”是每一个桂花人的朋友,走进了大家的“桂花记忆”里。

“桂花岗多了些许小市民生活的韵味。”桂花岗校区周围有许多民居,夏天时,许多老人喜欢拿着葵扇,坐在路边纳凉。听着爷爷奶奶们浓郁的老广口音,分外感觉到桂花岗校区独特的生活气息。门外的幼儿园里,每天下午总会响起广播操的音乐声,老师们带着小朋友一蹦一跳地做广播操,阳光照亮了小朋友们的脸,也温暖了吴婉怡与其他桂花人的心。吴婉怡坦言:“许多人会安慰大一新生,等搬到大学城校区后就会宽敞很多。”但她却觉得,桂花岗地方虽小,但长长的铁轨、门外日日坚持锻炼的老人、放学时分在学校外等待孩子接送的家长都有别样的美。更重要的是,桂花岗安放着许多人珍贵、可爱的大一岁月。

(供稿:学生记者 黄觉萱 彭 程郑东芝 袁浩欣 助理编辑:黄 颖)

注:本文刊登于2016年11月15日第340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条:【学习】对“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做合格高校党员教师问题的思考
下一条:【校园】潮水退去,高校文学社团的挣扎与出路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