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22日上午,为期4天的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我校隆重开幕。包括国家科学重点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的负责人和“嫦娥”探月工程参与者在内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我校,共同探讨天文学界当前最新研究动向、成果及热点问题。据了解,中国天文学会的学术年会每年举行一次,今年是第四届,本次年会呈现大规模、年轻化、高学术水平的特点。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李向东教授主持,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赵刚,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广东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主席汤世华,以及我校党委书记易佐永、副校长陈永亨等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主席台 文亭、蔡杰摄影
开幕式上,赵刚指出,本届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会的工作目标是以成功申办2010年第28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主办权为契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天文学的国际地位。结合“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08年和2009年我国将有两次机会观看日全食天象的当前天文学界关注热点,中国天文学会将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组织优势,以重大的航天和天象事件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天文科普活动,使广大公众对天文学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陈永亨代表学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我校近几年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天体物理学科取得的成绩。他指出,2007年天体物理学科已经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并正积极准备申报博士点。他希望,本次研讨是我校向专家学者取经的好机会,希望专家学者能够对我校天体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天体物理博士点的申报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汤世华和方成也分别在会上致辞,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广东省天文学研究发展情况和国家天文学的发展成就,他们表示,本次年会的盛大举行反映出中国天文事业的欣欣向荣。汤世华对广州大学承办此次天文学会盛会的意义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大会的召开必定促进广东省天文事业的进步。
开幕式后,随即举行了学术报告会。据悉,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 200多篇,并安排了30场学术报告会和4场公众报告会。“爱因斯坦与宇宙大爆炸”、“宇宙婴儿照片”等向公众开放的报告,将为广大师生和天文爱好者献上天文科普大餐。我校物理学院院长、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樊军辉教授,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王洪光副教授也将在会上做学术报告。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曾繁莹 周嘉玲 编辑:朱玉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