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广大 · 正文

头条广大

校园文化论坛落幕 学校发布《文化宣言》(图文)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07/10/17

本网讯 经过校内外知名学者陈平原、蒋述卓、李春声和刘晓明、汪晓曙分别主讲的两场精彩论坛后,10月16日下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活动降下帷幕。学校为此举行了表彰大会,同时,《广州大学文化宣言》也在现场正式发布。校党委书记易佐永、副书记赖卫华等出席大会,为参加本次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征文活动的获奖者颁奖,并与其他师生一起聆听了第二场演讲。

在论坛举行之前,学校党委宣传部在校内发起“校园文化建设研讨征文”活动,共收到参赛论文53篇,经过评比,有20篇论文获奖。其中,《浅谈广州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等3篇论文获得一等奖。会上,学生处处长饶东方代表获奖作者作了发言,阐述了对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思考的心得和见解。

集合这次研讨智慧形成的《广州大学文化宣言》在会上正式发布。《宣言》称,回眸历史,作为人类精神殿堂的大学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中,积累了自己独立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为民族文化的振兴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环视今日,我们为大学文化的尴尬状态而担忧。当代大学正面临着行政化、市场化、功利化、大众化的多重挑战,大学文化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重塑大学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迫。《宣言》指出,我们的大学文化应该是世界的、民族的、区域的、“广大”的。《宣言》起草者、学校高教研究所所长刘晖受学校文件建设领导小组委托,对《宣言》的内涵作了简要的阐释,他指出,希望借学校校园文化论坛开展之际发布文化宣言,以表达我们对大学文化的追求与共识。(宣言全文另发)

会议最后,学校党委副书记赖卫华作了讲话。她指出,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高校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场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因此加强文化建设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她强调,在十七大工作报告上,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就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其中特别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这些阐述为我们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赖卫华强调,近年来,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认真制定规划,积极分步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并出现了很多的亮点和精品。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期间受到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谈到如何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时,赖卫华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二是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三是要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四是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她希望大家以本次论坛和研讨为契机,进一步加深认识,明确目标,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工作报告上的指示,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实好,推动好,努力开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新局面。(讲话全文另发)

据悉,持续两周的文化论坛活动在我校掀起文化讨论热潮,尤其是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等出席的首场论坛,经新闻媒体大幅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也促动我校广大师生对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与此同时,学校“博学论坛”之院长讲坛系列活动也于近日正式启动,校内20多个学院院长将轮番登台主讲,给学生献上文化盛餐。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 朱玉尊 学生记者 曾繁莹 摄影:陆文娟 编辑:林雪漫)


上一条:博学讲坛院长系列讲座启动(图文)
下一条:校园文化论坛举行第二讲 刘晓明、汪晓曙畅谈文化观(图文)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