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广大 · 正文

头条广大

【庆祝建党百年】我校举行周福霖院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章颁发仪式
来源: 作者: 编辑:梁钰铃 发布日期:2021/07/0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我校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教授为受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之一。7月5日,我校举行周福霖院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章颁发仪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晓嘉,校党委副书记聂贵新,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曾雪玲出席仪式,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与交流中心和我校党委组织部、工程抗震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学生党员代表等参加了仪式。

2B660

奖章颁发仪式现场

周福霖院士于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担任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现为我校教授,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在近60年从事工程结构与抗震减震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生涯中,周福霖院士为我国减震防灾创新技术——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开拓性贡献,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以及科技报国的初心与使命。

 

周福霖院士发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多年来,我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工程结构与抗震减震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今天这个荣誉属于集体、属于大家。”周福霖院士表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的伟大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夺取胜利的关键。在省市各级领导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大力推动减隔震技术的普及使用,不断推进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接下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懈奋斗。

参加仪式的学生党员表示,周福霖院士多年来坚守初心、以科技报效国家,带领团队成员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小蛮腰、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保驾护航,为引领我国迈进国际隔震与减震控制领域的领先行列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先进事迹令人深深感动。深入学习周院士先进事迹,将以周院士为榜样,学习他爱党爱国、情系人民的深厚家国情怀和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以科技报国、创新为民为理想,踏实奋斗、身体力行,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落实到行动中,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事业拼搏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立足自身岗位,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

 

附:   拳拳赤子报国心  切切抗震惠民志

                                    ——周福霖院士先进事迹 

 

周福霖,男,汉族,1939年6月出生于广东潮阳,1963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担任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现为广州大学教授,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在他近60年从事工程结构与抗震减震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生涯中,为我国减震防灾创新技术--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开拓性贡献,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以及科技报国的初心与使命。周福霖院士曾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建设部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创新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嘉奖。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让中国人住上地震中不倒的房子

“我这一生一定让中国人住上地震中确保安全的房屋”,周福霖院士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立志用毕生所学为中国人建造地震“安全岛”1976年参加唐山大地震调查开始,他就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建造在地震中安全的建筑,保护国家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983年国外留学生涯即将结束时,周福霖面临新的抉择——是回到祖国还是留在加拿大?周福霖认为,虽然在加拿大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先进的实验设备,可自己不属于那里,自己属于中国。他在日记中向祖国真情表白,写下感人诗句“我的家园,在遥远的东方。我的家园,有富饶的土地,有锦绣的山河……我的家园,古老的土地已经苏醒。人民需要我,民族需要我,祖国正在呼唤我,我要投向祖国母亲的怀抱!”他说:“唐山地震的经历总在脑海浮起,想起自己许下的诺言,要让更多的中国人住上抗震房、安全房!”就这样,周福霖带着整整13箱书本和资料,毅然回到祖国,踏上了矢志不渝献身祖国工程建设之路。回国后第二年,周福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36年来他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为中国人住上地震中不倒的房子,倾注了一生的精力和热血。如今,82岁高龄的周福霖依然工作在第一线,选优配强团队的支部书记,担任支部第一书记,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做人做事的态度让团队每一位老师肃然起敬。

攻克“卡脖子”技术,保驾护航大国工程

周福霖院士承担履行国家民族赋予的重任,在工程隔震、减震控制领域进行了前沿性、开创型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攻克了系列“卡脖子”技术,创造了许多奇迹。他和团队研发的隔震减震控制领域新理论新技术,为国家超级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主持研究设计港珠澳跨海大桥工程的隔震减震,为我国大型跨海桥梁采用隔减震技术提供范例。还先后完成了广州塔的抗震与风控制系统、故宫博物院文物隔震、汶川灾后援建、核电站隔震技术保护、北京地铁上盖大面积住宅和地铁运行时的振动、汕头地震区海底隧道隔震减震,主持建造我国首栋隔震建筑楼房获得“中华之最”周福霖院士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积极推动隔减震与控制技术应用,努力实现科技造福于民,我国目前隔震建筑已超过15000余栋,涵盖我国大部分省市。2008年汶川地震后,周福霖院士投入到抗震援建第一线,作为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参加了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主持的抗震减灾会议,为灾后重建制订抗震标准及指导性意见,广东省委授予周福霖院士“广东省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地政府特授予其“汶川县荣誉市民”称号。知名的“芦山人民医院”,因其设计的“隔震”技术而在2013年芦山地震中完好无损,成为全县唯一的急救中心,救了千万重伤人员的生命。

科技领航,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周福霖院士曾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隔震技术顾问、国际隔震减震控制学会(ASSISI)主席,曾主持联合国、中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等科技研发项目。他致力于提升中国技术在国际领域的话语权,带领我国专家及技术人员,参加国际标准《国际隔震技术标准》制定编写,主持参与编制了国际通用的隔震产品《建筑弹性滑板支座》标准,中国迈进了国际隔震与减震控制领域的领先行列。他在广东省汕头市设计建成我国首幢“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住宅楼,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

以德垂范,教书育人

周福霖院士不仅在科研攻关上尽心竭力、付出毕身心血,他还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得到师生拥护和爱戴。他淡泊名利、为人师表,对年轻教师充满关爱,2016年他把获得广东省首届“南粤创新奖”所奖励500万元奖金,全部交给中心技术团队,用于支持中青年老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他用高尚品德影响、教育周边广大党员同志和师生,培养了多位国家隔震减震领域的领军人才和青年学者,指导了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成为业界的骨干和精英。广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福霖班”,由周院士任总班主任和总导师。他十分关心“福霖班”的学习成长,定期举办师生见面会,分享宝贵的人生经验,亲自为每位“福霖班”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几十年来,他坚守三尺讲台,每学期必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讲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成长。

即使到了耄耋之年,满头银发的周福霖院士依然奋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辛勤耕耘在隔震减震的最前沿,成为我国科教战线上的一位党员红色标杆。


(宣讯)


 


上一条:我校开展“玫瑰书香”主题阅读活动
下一条:【庆祝建党百年】我校周福霖院士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 多名党员获省市“两优一先”表彰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