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网络这个媒介来跳舞”,疫情来袭,音乐舞蹈学院杜佳璇老师思考着《舞蹈素材二——蒙古族民间舞》作为舞蹈必修课应该怎么上,“线下剧透、线上直播”成为她的应对策略。
杜佳璇,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获得2006年“廉政文化进高校”文艺汇演一等奖、2010年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14年第九届广东大中专舞蹈大赛二等奖、2016年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19年5月广东省少儿舞蹈大赛二等奖等,2014年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浅谈藏族舞蹈审美意识的转变与发展》获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并获得2018年广州大学教学竞赛一等奖、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2015-2020期间,分别获得广州大学教学一、二、三等奖。
线下剧透,线上直播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杜佳璇表示:“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强、空间场地要求高的课程。学生每个家庭空间大小不一,直接影响动作的完成;网络卡顿,又会影响学生的接收;无法实现直接的身体性接触以纠正动作;平时的集体授课课堂气氛转为独自面对镜头必然影响学生的热情,这些都是我要考虑的。”
线下剧透——杜佳璇改变以往的授课模式,利用视频剪辑、录像、微信群提前录制授课内容,并利用剪辑功能对重点要求进行批注,有效地在新课开展前强化学生自学。
课堂展示截图
线上直播——杜佳璇选用“腾讯会议”平台,每次线上视频点评以4人为一组,或者边数节奏边变换画面,以看到每个同学的舞蹈动作。杜佳璇说:“网络拉开了我和学生实际的距离,但我不能让我们的心理距离也远了。我首先上课要具备激情,会引用一些电视剧或生活的画面、场景甚至模仿一些动作引导学生去想象,不断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另一方面,“舞蹈是有方向感的”,网络教学使学生一时难以准确找到舞蹈方向,为此,杜佳璇在家中的柜子上贴上数字,便于学生观察动作的方向。当出现网络卡顿、学生没有马上呈现出来或做调整等情况时,杜佳璇以比以往更大的耐心和不厌其烦的示范来保持课堂质量。
重视动作细节
“不是你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同一示范动作,同学们跳起来姿势不一。为此,杜佳璇利用微信小程序,建立相互评、老师评的交流区,重视每个同学打卡和沟通的细节。很快,同学们也跟着杜佳璇在视频展示中做起批注。
学生的反馈
“学生的认可是我前进的动力。”看到同学们的反馈,杜佳璇感到很欣慰。她说:“镜头下,我们依旧热情高涨,带着丰沛的情感,带着责任感,在特殊时期,以特殊方式,翩翩舞动。”
(供稿:教务处 编辑: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