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智能城市自行车防盗及健身系统研究小组在“挑战杯”校赛中获得特等奖,在6月省赛中以一等奖的好成绩进入国赛,是全校唯一进入国赛的科技发明类作品。11月19日,小组研发的《智慧城市自行车防盗及健身系统》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三等奖。
夜幕降临,当大多数同学都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开始休息的时候,电子信息楼五楼的一间实验室还亮着灯光,这间实验室就是机电卓越班的“研究基地”。两年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林俊杰就是在这里带领着他的同伴们一起打造出了“智慧城市自行车防盗及健身系统”,他带领的团队凭借“智慧城市自行车防盗及健身系统”斩获第十五届“挑战杯”校赛特等奖以及省赛一等奖,并作为全校唯一的科技发明类作品进军国赛,获得国赛三等奖。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
“我们是熬夜熬出来的感情!”林俊杰笑道,“像我们这样经常参加比赛的人是避免不了熬夜的,有时候在实验室熬夜做项目,下楼订餐都能在电梯里睡着”。回忆起过去,林俊杰颇有感触。“智慧城市自行车防盗及健身系统”凝结着团队每个成员的心血和汗水,两年来的每个日夜,所有成员都在合作中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
累了就躺在实验室的桌子上睡觉,饿了就订外卖,这群大男孩为了琢磨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定位、设计,几乎将自己的生活和实验室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大学本身就是个小型社会,你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那在大学阶段就要好好磨砺自己”。一起熬夜,一起吃宵夜,一起讨论做实验,两年的时光造就了这支优秀的团队,也正是通过“挑战杯”的比赛,团队的成员们都在不断成长,现在的他们对“合作”这一词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谈到团队的组建,林俊杰笑称,“我们团队组建起来比较‘暴力’,因为我们的实验室就是依托于机电卓越班建立的,我们这个的团队成员也全部来自机电卓越班。每年机电卓越班协会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共同享用实验资源。大家通过卓越班走在一起并且有了共同的想法,都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便有了我们现在的团队”。
在卓越班这一平台上,林俊杰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能够进入卓越班的同学都“身怀绝技”。“其实我们整个团队人才很多,每个人各司其职,所以才能使得每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黎俊、陈仰芏负责外壳和机械结构的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梁炽波、黄展鹏负责算法、电路板的设计和远程端的控制,伍振键负责编写4G通信程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陈海荣负责整个软件流程的设计。”整个团队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明确分配了不同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一个好的团队,往往离不开背后平台的支持,刘长红是林俊杰所在团队的指导老师之一,同时也是机电卓越班的指导老师。“老师真的帮助了我们团队很多,总是事无巨细地栽培着我们。”在比赛的过程中,林俊杰深刻地感受到刘长红老师对项目研究的指引。“我们团队成员很多都是在机电卓越班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冬令营上被老师们发掘的,机电卓越班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刘长红作为机电卓越班的指导老师,对这个平台有无限的信心和希望,“我们希望通过各方努力把卓越班办成学术科技和学术竞赛的‘特种大队’,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独行快,众行远,有一个好的平台和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
两年“挑战”路,终日求变新
谈起项目的灵感来源,林俊杰表示这其实是大一时的一个简单想法。那时候他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因为专业的性质,他就想着作为机电学院的学生能不能自己尝试开发出一个智能车锁。起初项目的设想只是用于个人自行车的防盗,随着小黄车的上市,林俊杰的团队意识到项目有向市场发展的前景,“于是我们团队为了适应市场和大环境需求,花了两年时间逐步完善项目,最后才有了这个‘智慧城市自行车防盗及健身系统’”。
每经历一次比赛就更新一次系统,到参加国赛的时候,“智慧城市自行车防盗及健身系统”已经研发到第三代了。“这个智能锁的防盗功能是通过花鼓发电,卫星定位加基站定位寻车的”,林俊杰把自行车的智能锁拆开,仔细地介绍着里面的部件,“当自行车出现异常移动时,防盗系统就会报警,用户可以通过匹配的手机APP来了解即时信息,也可以远程上锁”。事实上,这种智能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锁碟刹盘,不同于其他智能锁,它能够通过两个锁杆锁住碟盘上镂空的位置,不至于在远程上锁的时候卡住自行车的辐条,因此也比一般的车锁更方便、更有效。
除了防盗之外,智能自行车的健身系统也是整个项目主打的功能。林俊杰团队研发出的运动背心不仅可以在户外使用,还可以应用在室内健身里。因其具有踏频及骑行速度检测、心率检测、体温监测、运动姿势检测并纠正等功能,更受到了挑战杯比赛评委的一致好评。在林俊杰看来,“挑战杯”就是要创新,创新就是科研的生命,团队能在人才济济的挑战杯比赛中脱颖而出,靠的也是创新。“在研究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团队不断调整研究方向使研究更具有实用价值,后来这套系统也成功申请了13个专利”。
团队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陈仰芏也和林俊杰一样来自机电卓越班,作为团队中唯一的2015级的队员,陈仰芏很高兴自己能跟机电学院的师兄们一起经历这段难忘的时光,“挑战杯是我们本科阶段参加的重要的比赛之一。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从最简单的改技术方案到完善思维逻辑,团队的项目在一步步完善发展,而我们的成员们也在其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功到自然成,且行且珍重
为了准备挑战杯国赛的答辩,团队成员们每天晚上都在实验室赶进度准备材料。而就在答辩前一天的夜里11点多,刘长红老师打来的一个电话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起初项目的主打方向是自行车防盗系统,刘老师和成员们分析了共享单车防盗的发展现状,建议大家要调整战略,在答辩中侧重健身系统的讲解。于是成员们当机立断,决定转变答辩的侧重点。这一变动意味着答辩工作又要重新调整,对他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转机。这一小插曲使他们在第二天的答辩中出色地回答了评委的提问,收获了评委们的阵阵好评。
不停地顺着形势寻找新的突破点,是“智慧城市自行车防盗及健身系统”保持创新活力的关键。谈起研究过程中的收获,陈仰芏说道,“比赛中每次改模型都是对自己设计的反思甚至是否定,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思考的东西会越来越深”。在不断的反思和否定中,成员们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其实有时候,‘推翻’比‘建立’更需要勇气”。
如今,团队的成员大多都临近毕业,两年的“挑战”之路,他们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很多。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林俊杰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不要怕吃苦怕吃亏,因为只有努力才能有收获。“我们团队参加挑战杯,从院赛、校赛、省赛再到国赛,从筹备到制作历时两年多,很幸运,我们的付出都有了回报。”而陈仰芏也在这段经历里摸爬滚打,慢慢接触着新事物,汲取新知识,挖掘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挑战杯’是我大学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现在我看过了,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直陪伴着团队的刘长红老师对每个成员都十分了解,也很期待他们未来的发展。“俊杰就像《战狼2》中的冷锋,下定决心就一往无前,炽波、展鹏他们就像影片中的医生,真心希望他们当中能形成两种人才,一是成为拔尖创新型人才,不断进修为硕士、博士,成为科学家;二是成为引领行业创新的骨干工程师,投身社会实践,早日造福社会。”刘长红始终相信,这些年团队成员们在“挑战杯”努力过的日子,都将成为他们未来的动力……
(学生记者 蔡锦姿 莫海珊 莫殷殷 施展华)
注:本文刊登于2018年5月15日第375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