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正文

名师风采

【师者】南粤优秀教师蔡凌:让建筑永远承载人类的文明
来源:广州大学报 作者: 编辑:杨露露 审核: 发布日期:2018/12/24

蔡凌,2018年南粤优秀教师,曾6次获得“最受欢迎老师”称号,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历史教研组主任。她先后就读于湖南大学建筑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后进入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并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做访问学者。蔡凌主要从事民族乡土聚落研究、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曾主持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被EI收录。

 

“建筑与人密切相关,所谓‘衣食住行’里面就有一个‘住’,建筑就是为了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包括工作场所、住宅和娱乐设施。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精华,这是建筑最吸引我的地方。”

“从远古的古埃及开始,我们每谈到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国家,哪怕小到一座城市,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就是它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在人的整体记忆中是非常重要的,是物质载体,它承载的是人类非物质的文化和文明。建筑永远不可能凭空设计,总是要站在对之前建筑历史的了解上去启发关于未来的一些想法。”

这两段精彩的见解出自我校建筑学院副教授蔡凌之口。蔡凌投身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其成果多次被省级文物局采用。2017年组织的“广东省建筑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采访并录入纪录片播出,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不仅如此,她还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响应学校创建国际一流大学的号召,努力加强同境外高校的联合教学,在多项设计工作坊、研究生课程以及广东省暑期学校的组织过程中引进国际知名教授进行联合教学。

 

求学:希望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建筑师

和同龄的孩子不同,小时候蔡凌的玩具有些不一样。她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师,办公桌上总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光是最基本的做图工具,如直尺、三角板和圆规等,就能让小蔡凌开心地玩上很久。在她眼中,这些工具都非常神奇,它们在父亲的挥动下,不一会儿就“变”出了一张图纸。父亲告诉她,这些蓝图未来会成为一座建筑。年幼的蔡凌没有想到,在很多年后的今天,她也会跟随父亲的步伐,利用这些工具去描绘出许多不同的建筑。

受父亲影响,蔡凌和建筑打交道的次数逐渐增多,这过程虽然有些波折,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建筑学,并且在这一领域孜孜不倦地前进。上了大学进入专业的学习,面对缤纷的校园生活,她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那时不同于现在,一周只有一个休息日,而由于建筑学专业的特殊性,平日里她的学业很繁重。但她总是尽力去安排好时间,是因为她始终认为高效率需要良好的作息保证,如今她也是如此教导自己的学生。

在本专业的学习中,蔡凌力争上游,甚至会因为某次优秀制图作业展览中没有她的作品而沮丧。而在专业之外,她利用课外时间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和话剧社,不定时地参加演出,扩展自己的视野。这不仅源于她对自身的高要求,更因为她深知“建筑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理科方面的逻辑思维,也需要人文方面的修养”,在建筑设计融入人文的思想,才能真正做到设计为民。

蔡凌之所以能一直保持上进心,离不开其导师的谆谆教导。2005年,她申请东南大学建筑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博士后导师刘先觉教授虽已年逾古稀,但他还是坚持帮蔡凌到学校的行政部门递交相关材料。在撰写博士后论文时,她已经有了一个很小的孩子,在进行学习研究时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为了不让蔡凌耽误了论文的撰写,她的导师会经常打电话告诉她:“蔡凌,你既然已经做了一件事情,还是要坚持把它做完,把事情做好。”正因为有导师的监督,蔡凌不敢在学术研究上懈怠,顺利地完成了论文。

直到现在,她还和导师有密切的联系,每次电话中老师都会问她最近在研究什么,“我觉得有这样的老师在,我做什么都不敢偷懒了。”

 

教学:教师是影响人一生的职业

本着对教师这个行业的敬畏感,加之自小受到教师世家的熏陶,1999年,硕士研究生刚毕业的蔡凌选择留校当一名大学教师。在求学路上,她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这些老师身上的品质深深感染了她,或是对职业的责任感,或是对学生持续的热情和鼓励,或是对治学的严谨态度,因此她立志将这些精神传承下去。

或许是这些优秀教师的影响,她在教学中从不拘于旧有的课程模式,寻求革新,使课程设置更加贴合实际。建筑史和城市史原本是两门独立的课,但是蔡凌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两者虽然尺度不同,但思想是相通的。“建筑学不同于城市史,如果学生只了解城市单体、建筑群,不了解城市背景,他们的视野会比较狭窄。建筑是不可能脱离城市而存在的,必须在设计的时候关注周边环境”。为了能够让学生能够学得更全面,她在征得学院同意后,将这两门课合成了一门新课“外国城市发展史与建筑史”。

“我上课的时候会结合生动的案例,带动课堂的气氛,也会特别留意学生关注的东西”,她经常在上课时借助视频,甚至会用电影里面的场景,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和领略建筑之美。比如,在讲到古西亚建筑时,蔡凌播放了古希腊斯巴达三百勇士与波斯人的战争电影宣传片,将宏大雄伟的城市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每个人都沉浸在璀璨史诗般的建筑构造中,浮想联翩,仿佛了穿越时空,回到远古的年代。

蔡凌对学生的用心不只是在课堂,更多的功夫是花在课后的教学实践中。不久前,蔡凌带领建筑学15级3班的学生去做历史建筑认知实习,但这一次和以往不同,她发挥“奇思妙想”,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度调查,制作展板,多次调整内容后将在学院办一个小成果展,而不是简单地拍照片、交报告。教学过程经此一变,蔡凌惊奇地发现,学生们在现场都很认真,因为要办展览,他们觉得很有仪式感,必须要对自己的东西负责,“其实同学们很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如果老师能够设计一套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主动获取知识的话,学生会很认真地去完成”。

这种对待教学的认真态度让蔡凌的学生们都敬佩不已。来自15级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金成曾参与蔡凌指导的 “建筑测绘实习”,他满怀真挚地称赞蔡凌:“老师真的很优秀,指导我们的时候,条理清晰,对待学生也非常严格。”蔡凌对待学生比较严厉,这是从她的老师那里“传承”而来的。她一直就读于国内外比较好的学校,老师不管在生活上对她多么照顾,但有着严谨、严肃的学术态度。因此她希望像自己的老师们那样,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前进。

每年,蔡凌生日的时候,学生都会用比较好玩的方式拍一个视频送给她。她十分喜爱教师这一职业,“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跟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只是完成一项工作,而是去影响更多人。老师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她曾经开过建筑史的选修课,很多其他专业的同学听了她的课,萌生出报考建筑学研究生的想法,“后来真的有好几个同学考上了”,她语气里抑制不住内心的自豪与满足。

 

科研:永远对建筑饱含热情

建筑作为一种空间载体,融合了自然、历史与人文等因素。乡土聚落里的建筑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虽比较原始,是一种民间的状态,但却是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原真的一种反映。

研究生二年级时,蔡凌参与了导师与日本鹿儿岛大学联合的乡土建筑研究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去研究湖南的少数民族。当时,她负责的是侗族乡村聚落的研究。那时候,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蔡凌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她做好这一研究。

回想起侗族乡土聚落研究之路,蔡凌称“自己在最一开始的时候内心是不平衡的”。在她看来,侗族乡土聚落星罗棋布,而身处其中,却没有很好地对其研究,而是日本人来带头研究并撰书发表,这是不合理的。她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于是更勤勉努力地钻研。“哪怕只是真实地将这些建筑记录下来,我觉得也是值得的。我希望能让后人去了解这些建筑,因为它们消失得很快”,蔡凌真切地说道。

2017年7月,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开展了“2017广东省建筑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暨“穗港大学生交流合作活动”。蔡凌偕同香港中文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各学校的教授、学生来到湖南通道坪坦河流域的一个村庄——高步村,共同进行联合设计工作坊。联合设计希望借助一些小型的设计项目去激发村落的活力,让人们了解“良好的设计既能传承传统,又能适应现代生活”。与此同时,她还和香港中文大学的Peter教授共同推进在高步村为儿童设计并募集资金建造图书馆的工作。

团队打算沿用侗族建筑的一贯风格,计划采用全木材质来建造该图书馆,以保持全村整体风貌。但整个过程并不顺利,主要是因为选址在高步的核心区,而遗产保护政策要求严格保护核心区风貌,控制任何新建的建筑物,这导致了该计划在用地问题上有很大分歧。尽管如此,蔡凌不希望图书馆的建设从此泡汤,奔走于从村委到遗产保护部门间沟通解决方案,虽不断碰壁,但未曾放弃努力。最后团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场地改在了高步村小学旁的一块空地,设计方案得以继续实施下去。现在这座在香港募集到了建设经费的图书馆接近竣工了。

研究的起初,蔡凌的团队还没有3D扫描的设备,现场调查和做测绘时都是靠师生们徒手将一座座乡土建筑画下来,并进行数据测量。穿梭于田野之间进行调查,地方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团队经常需要在村子中暂住一段时间。尽管如此,她仍然没有放弃,“如果你热爱一样事物,其他的东西都没那么重要”。这一段经历也被记录在央视的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高步的夏天》里,促使更多人了解并投身于遗产保护事业当中。

在侗族村寨里,村民们很淳朴,老少皆坐屋外而谈笑风生,人与人之间似乎不存在距离感,“高步最吸引我的就是空间感,我很喜欢侗族的文化,被它的公共性格,还有善良开放的民族特质所打动。所以我一直愿意为他们做一些事情,使原有建筑保存或发展得更好”,她不由地感叹道。风雨桥下小鸭依傍,流水潺潺而蛐蛐鸣响,蔡凌在遗产保护的路上,在这民风淳朴的侗寨里,留下了一个个足迹,“这些房子更多存在于他们的文化底蕴中。我希望用我们所能做的,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活力,让他们的传统可以存续。”

建筑路上,风雨兼程,教学与科研早与蔡凌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而她常常就在这一间小小的办公室,为忙碌的一天做准备。这四面墙都被密密的书籍围着,各式各样的建筑模型占领了半数的桌子,她仍将在其间“为保护乡土建筑遗产而努力”。

 

(学生记者  莫海珊 胡嘉仪 黄雅静)

 

注:本文刊登于20181218日第389、390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条:【师者】潜心十载攻克抗震技术难题 他们为“超级工程”保驾护航——揭秘港珠澳大桥中的“广大智慧”
下一条:【师者】南粤优秀教师江帆:做一名时刻心怀学生的教师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