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9日下午,人文学院在文东211举办了主题为“文学与史学”的讲座,这次讲座拉开了人文学院“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的序幕。由人文学院知名教授刘晓明、吴晟、纪德君、曾大兴等主讲,100多名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参与。
沿着“文学与史学”这个主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刘晓明教授认为,文学是一个过程,并没有古代、现代与当代之分,研究文学就要把其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借鉴西方的同时,要赋予文学新的内涵。而对中国历史小说有深入研究的纪德君教授则说,历史小说是史书记载加以演绎而成,文学与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研究需要开放视野,除了文本之外,还要将其他因素也纳入考察范围,综合考察研究,既可了解文学自身的发展历史,也可了解文本本身。

沙龙现场 陆文娟 摄影
各位师生观点各有特色,既有碰撞,也有融合,活动在一种热烈的氛围中进行着。这次讲座采取的是自由对话的方式来达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会上,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积极发问,老师幽默风趣的解答也时时引来一阵阵笑声和掌声。
沙龙由来已久,它需要的就是一种自由的空气,自由交流,各取所需,集百家之所长以祢补自我的不足。对此吴晟教授说,我们举办这个学沙龙活动目的在于避免以往报告会等形式的单调,更加有利于师生之间交流。举办沙龙既可以检查同学们的知识扎实与否,又可以锻炼口才,巩固知识。参加活动的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学校的老师基本都住在大学城外,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这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祢补这个不足,师生平等交流,带动学习,共同发展,同时增加校园文化亮点,希望学校能够创造更好的条件,能让活动更顺利地进行,而且要将这种方法推广开来,打破学院、学科间的界限,开拓同学们的视野。
据悉,这个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将开展12场,主题分别有宗教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热及其思考、写作的危机与出路等等,分别由人文学院各研究室主持,活动贯穿本学期。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彭亚芹 编辑:朱玉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