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校园动态

体育运动成松田学院素质教育的 “品牌”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03/12/01

“松田松田,永远向前!”在我校每届田径运动会上,这一口号就会响彻在赛场上,成为松田学院师生拼搏的动力。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运动会上,松田运动员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再次大获全胜,捧回了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团体总分第一名、道德风尚奖的奖杯,成了我校连续四届运动会学生团体的冠军。成绩是最好的证明,松田学院连续几年来在开展体育运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了该学院的实力。

体育精神深刻影响松田人

在松田采访时,无论从教师或学生身上,记者都能感受到他们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这一点看,松田学院倡导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以远远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的意义,体育运动努力拼搏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刻影响了松田人,也形成了一种“校荣我荣”的强大凝聚力及对母校的特殊感情。

11月25日,松田学院副院长高泽涵在向对学院进行评估的市教育局专家组汇报时介绍,体育运动已成为学院素质教育的一个“品牌”。专家组组长、广东成人科技大学校长汤少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校外二级学院,松田学院能在广州大学田径运动会上连续四届取得学生团体冠军,这充分说明该院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及学院体育教学的成绩。

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前进

松田学院在体育方面有优良的传统,该院运动员在我校历届运动会连连夺冠,每个新学年开始,入学新生都会了解到松田的光荣历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师兄师姐们在历届校运会上取得的佳绩成了师弟师妹们拼搏的动力。荣誉的背后带来的是师弟师妹们倍增的信心和不断超越的勇气,形成了一种永远向前的松田人精神。本次校运会上连破两项校记录的该院运动员邵宇力说:“备战时,教练经常放以前师兄师姐参赛的录象给我们看,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同时,师兄师姐力争第一的精神也激励了参赛运动员,我们心中有一个信念,师兄姐们争来的荣誉不能毁在我们手中,我们要做得比他们更好。”

在松田的训练场上活跃着一支年轻的教练员队伍,他们看起来和学生年纪相仿。据总教练陈接华老师介绍,松田的专职体育老师只有4个,但松田却拥有一个教练团。为什么?原来该学院大胆启用在往届运动会表现出色的学生运动员为教练,形成了“以老带新”的模式,陈接华说“他们与学生更容易沟通,而且站在学生面前就是一个事实的榜样。”

团队精神是特殊的凝聚力

整齐的方队进场,整齐的方队退场;每次比赛结束,在人潮散去时,有人默默地把赛场上的垃圾清理干净。这些都是除了优秀的运动成绩外,松田代表队给人留下整体素质良好的印象。学院教练陈华胜认为:“共同的目标使整个代表团团结成一个整体,在这里,荣誉不是属于个人的,是属于整个集体的,这种团队精神是松田屡屡取胜的法宝。”总教练陈接华说“松田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使每个松田人都对学院有一种归属感。”就是这种归属感,年轻的陈接华已在松田用心服务了4年。

据介绍,每年校运会之际,许多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师兄师姐不惜专程请假回到母校,为师弟师妹打气或者指导,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教练陈华胜认为,松田人的团队合作精神是紧密联系校友与母校的纽带。

严格训练取得跨越性成绩

教练陈华胜说:“在体育训练上,我们的投入并不是很高。例如一根专业的撑竿要五千多元,我们用的是就地取材的竹竿,只要五块钱。”在训练中,也许运动器材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就如松田学院学生处处长陈泽龙说的:“在体育比赛中,教练是有力保障,运动员是关键。”据总教练陈接华介绍,每个教练都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注意运动量和整个团队心理的调控。从组队到比赛开始的两个月,要求运动员每天早晚两个时段参加训练,连续几次缺席的即取消其参赛资格。陈接华说,训练的过程非常严格和艰苦,有的运动员由于长期的训练,稍微动一动就骨痛,但这是训练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出现的一个阶段,克服这一阶段,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就能提高一个档次,为了实现这种跨越,有的运动员练到骨痛时就躲到一边悄悄地哭。“我们做教练的真是又心疼又感动。”

科学管理做足迎战准备

据松田学院学生处处长陈泽龙介绍,学院对备战校运会十分重视,早在参赛前的两个星期就进行组队训练,实行早抓早备战;组织教练团,对每个运动员进行跟踪训练,从时间和技术上为迎战做准备。为了保证运动员的体力,每天为运动员提供牛奶和鸡蛋。为了给运动员提供训练空间,学院的运动场所全天开放。院领导多次看望和指导运动员,激励他们的士气。另外,学院还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在校运会上夺得冠军,教练组可获奖励5000元,在校运会上每拿到1分积分,可获得40元奖金。“物质的奖励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给运动员精神上的激励。”陈泽龙说。

(新闻中心记者 朱玉尊 林雪漫)


上一条:“守礁王”龚允冲为旅游学院师生“讲南沙故事”
下一条:外语学院与广州军区湛江靶场签订军民共建协议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