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方夷敏 通讯员 朱玉尊针对广州地区一些媒体近日大肆报道高校“卖”学生一事,广州大学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龙少锋昨日专门回应称,媒体把教师因为参与毕业生就业推荐获得学校奖励视为“卖”学生,这不能正确反映学校实施激励措施的初衷。
龙少锋指出,最近广州地区一些媒体刊登“高校‘卖’学生该不该”的新闻,并由此展开讨论。其中,文章中关于广州大学表彰在学生就业工作中作出贡献的教师的提法,与事实有很大的出入。首先是部分数据不准确:学校在表彰大会上对每一位获得“个人特殊贡献奖”的教师一次性奖励200元,并非按推荐学生数计算奖金,也非报道所说的“51名获奖教师拿到近10万元的奖金”,更没有出现某位教师“一次性就拿到了7500元的个人奖金”这样的例子。
另外,把业务教师因为对推荐毕业生就业作出贡献获得学校奖励,称为“卖”学生,在表述上不够严谨。广州大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学校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其中包括倡导“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即除学生工作专职干部外,发动专业教师、有关职能部门干部参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为毕业生广开门路。近两年的实践表明,这一措施是行之有效并给毕业生带来了很大好处的。在该学校2003年毕业生就业中,就有相当部分毕业生是由任课老师推荐的,由于不少任课老师在专业领域中交际较广,在推荐毕业生上更有优势。为了促进这一举措,学校从2003年开始出台了相应的奖励制度,其初衷只是对教师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而各位教师在帮助推荐毕业生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奖金的问题,并非像媒体报道中所说的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的问题。
龙少锋称,教师帮助推荐毕业生本是“教书育人”的一种体现,如果说成是“卖”学生的话,就会较大地影响教师的积极性,这是学校不愿看到的。
相关报道:南方网《教师推荐学生就业不是“卖”学生》
(新闻中心 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