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追求天人合一,构建和谐校园
第一部分:教学区
一、行政楼
1、方案
方案一:明德楼(A楼)、至善楼(B楼)
方案二:行政A楼;行政B楼
2、说明
“明德、至善”取自《大学》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意为“发扬光大”;第二个明字,意为“德行、德政”。明明德便是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德行和德政;“止”意为追求和达到, “至善”指一种最高的道德目标和道德境界。明德与至善两者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两词并用,可以理解为“明德”是前提,至善是归宿。
古人注解大学,大都将“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列为三纲,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列为八目。
二、文科楼四幢楼(8、9、10,其中10号楼包括两座建筑)
1、方案
方案一:文清、文新、文俊、文逸(由左至右)
方案二:文风、文华、文正、文茂
2、说明
“清新俊逸”取自杜甫五律诗《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庚开府指庾信(513~581),鲍参军指鲍照(约414--466),两人均是南北朝文学家。杜甫认为,庾信的诗清新优美而失之于俊逸,鲍照的诗俊逸豪放而失之于清新,而李白的诗两者兼而有之,其清新俊逸之风无人可及。
杜甫当时在成都做节度使严武的幕客,生活还算安定,闲暇时常想起李白。这时他们阔别已经十多年了,在这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老友栖息于何处?感概系之,赋此五律一首。
用“清、新、俊、逸”四字作为文科四楼的命名,主要考虑到此四字每个字均有各自内涵,分可独立与“文”字配名,名称优美;合则浑然一体,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与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三、理科八幢楼(12、13、14、15、19、20、21、22、23,其中12、13是一幢楼)
1、方案
方案一:理科教学楼北楼(20)和理科教学楼南楼(21)命名为“格物楼”、“致知楼”,其他六楼保留原名称;
方案二:全部用广州市属8区命名
2、说明
理科八楼除第20、21楼外,其他六楼功能性非常强,故用其功能命名为宜;“格物”、“致知”解释从略。
四、抗震中心、抗震办公楼与交通管理中心三幢楼(16、17、18)
1、方案
保留原有名
2、说明(略)
五、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演艺中心、信息廊(4、5、6、7、11)
1、方案
保留原有名
2、说明
体育馆、体育场因为有多个,可冠以方位以示区别。如体育北场、体育东场等。
五、中心生态区(3)
1、方案
方案一:亦乐湖
方案二:书影湖
2、说明
“亦乐”取自《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亦说”古语同“亦悦”、意为“亦乐”。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远方来了朋友,自然是件很高兴的事。但读书却是件苦事,所以中国有“十年寒窗苦”之说。而孔子在此将“学而时习之”和“有朋友自远方来”相提并论,认为都是人生一大快事,实有劝勉之意。
以“亦乐”命名环抱图书馆之湖,其一有劝勉之意,所谓“亦苦亦乐亦人生”,以此勉励广大学子,读书虽“苦”,但乐在其中;其二“亦乐”二字,全国很少用其命名,我们在此用其二字,既用意深邃,又不落俗套,卓尔不凡。
六、生态区五座小桥
1、方案:折桂、广德、鹿鸣、崇义、龙吟
2、说明:“桂、广、鹿、义、龙”分别代表广大五个校区,以示纪念。
七、南大门与西大门
1、方案:广大南门、广大西门
2、说明:朴实无华,方向感强
八、环校路
1、方案:广大东路、广大南路、广大西路、广大北路
2、说明:环校路应给人以方向感,故以方位命名
九、教学区三条主要道路(一条由西门穿过信息长廊沿“中心生态区”到行政楼A楼后座;一条由西门广场沿信息长廊到行政楼A楼前座;一条由演艺中心穿过文科楼到行政B楼)
1、方案:亦乐路、再思路、三省路
2、说明:
①“亦”与“一”谐音,故三条路名首字“亦、再、三”可与“一、二、三”对应,且更显活泼;
②亦乐路是一条沿湖路,故以湖名名之,相互呼应;
③“亦乐”、“再思”、“三省”三词联用,不仅用法新颖,且寓意深邃,分可独立成意,合则巧夺天工。
十、南门两侧的两条大路
1、方案:
方案一:明德路、至善路
方案二:博学路、笃行路
2、说明:路以楼名
十一、西门广场
1、方案:
方案一:亦乐广场;
方案二:西门广场
2、说明:因“亦乐路”穿越其中,并与“亦乐湖”相连,故该广场亦以“亦乐”命名,与“亦乐路”和“亦乐湖”遥相呼应,连为一体。
十二、文化广场(两幢10号楼之间)
1、方案:保留原名
2、说明:略
第二部分:生活区
一、学生公寓(四个板块)
1、方案
方案一:梅苑、兰苑、竹苑、菊苑(板块中每一幢则以1、2、3名命,如梅苑1幢、梅苑2幢等)
方案二:知书苑、明理苑、立诚苑、知行苑
2、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将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并赋予一种特殊的拟人化的内在意义,作为文人修身、养性、明志的象征。以此作为学生公寓的命名,不仅能使学生有一种融于自然的感觉,而且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清新、高雅的人文气息。
二、教师公寓
1、方案
方案一:毓秀轩
方案二:礼贤轩
2、说明
毓”是培育的意思,“秀”指草木花朵,“毓秀”意为培育人才。以此命名教师公寓,可与“梅兰竹菊”四字相吻。
三、北起体育场北场,东至教师公寓,贯穿教学区和生活区的校内公路
1、方案
方案一:紫荆路
方案二:红棉路
2、说明
紫荆是生长在我国南方一种四季常青的树木,花朵硕大,颜色紫红,色香俱佳,俱有岭南特色,以此为生活区主干道的命名,既体现了岭南特色,又与学生公寓“梅兰竹菊”相配。
四、与“紫荆路”交叉,呈南北向的七条路
1、方案:红棉路、金桔路、香芒路、绿榕路、玉兰路、甘榄路、紫薇路
2、说明:以上七种树木均是岭南地区生长的树木,分别代表赤(红棉路)、橙(金桔路)、黄(香芒路)、绿(绿榕路)、青(玉兰路)、兰(甘榄路)、紫(紫薇路)七种颜色,既体现了岭南特色,又自成体系,一气呵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