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广大 · 正文

头条广大

我校学生作品获评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生设计作业二等奖
来源: 作者: 编辑:吴谦 审核: 发布日期:2020/12/28

近日,广州大学广东省文化遗产活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南粤古驿道产学研实践基地)教学成果《古驿道之家——乡村建筑遗产活化设计》获2020年度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生设计作业评选活动建成环境修整类二等奖,这是继去年的设计作品《破界》《围屋记》《庆典记忆》后,我校学生作品再次获奖。该成果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邓毅教授、蔡凌副教授、赵阳副教授指导,研究生毛锐、孙会梅参与。

 

 

                                                图为“古驿道之家”项目总平面图

广东省文化遗产活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南粤古驿道产学研实践基地)由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共建,并吸纳了中国香港、意大利等院校的专家力量,主要探索开展“古道学”视角下建筑遗产活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在逐步发展中总结推出了“渐进式规划与负面清单管控”等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

2019年以来,该研究中心多次组织学院师生赴实践基地进行基础调研、建筑遗产活化政策宣讲,联合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研究团队对南粤古驿道建筑遗产进行基于H-Bim(heritag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历史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的信息采集;并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行课程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等活动,先后有一百多名境内外师生参加了与古驿道有关的教学研究活动。同时,研究中心还组织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围绕河源何新屋的保护利用问题,开展保护发展规划与建筑遗产活化方案设计,并对当地村民进行政策及设计方案宣讲,切实推动建筑遗产活化等实践工作,服务乡村振兴。

 

       图为“古驿道之家”一期方案设计实体模型

《古驿道之家》方案是以河源连平何新屋客家围屋为基地,研究传统建筑材料与营造工法,通过实践探索古驿道对遗产活化的激活和推动。该方案设计历时半年,于今年3月最终形成,并得到了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具体指导。何新屋位于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油村,是一座客家半圆形围龙建筑,已有350余年历史,今仅保有最古老的四围。同时,何新屋还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旧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契约文化、客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指导教师之一邓毅表示:“我们希望借助这个方案,把何新屋打造成乡村振兴及社区治理的典型样板,也是古驿道高质量的游客中心、宣传中心,成为古驿道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及一张闪亮的名片。”

方案通过对大湖镇多维度的前期规划调研分析,结合建筑遗产与古驿道的互动关系,从激活社区公共空间、延续历史风貌记忆、丰富社区基础设施等切入点进行了活化设计探索。设计充分尊重场地历史信息,通过替换和植入部分结构体系,打通了原来狭小分隔的建筑内部空间,创造出流动多变的空间体系,更好地适应建筑转变为研学展示、旅游服务、社区服务的多种复合功能。据了解,何新屋的活化利用得到了省市县镇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省自然资源厅曾多次调研了解、协调推动何新屋活化利用工作,河源连平有关部门及当地村民组织积极配合推进,设计方案得到了各方认可。

 

 (供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一条:我校师生设计作品获日本新建筑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
下一条:方滨兴院士团队成果《人工智能安全》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