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我校颁布《广州大学教师教育专业“三字一画”课程考核办法及训练计划》。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迅速在校内产生较大反响,引起师生的热议。其中,有不少老师为此拍手称赞,多数学生也表以支持。
何为“三字一画”?为何此政策会受到多数老师与学生的称赞?训练学生“三字一画”的重要性何在?……带着上述疑惑,校报记者通过采访我校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得到有关“三字一画”政策的相关解答。
“三字一画”课程是广州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以自学为主的必修课程,其中,“三字”包括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一画”是指简笔画。
谈到为何会将“三字一画”列入师范生必修课程时,教务处的施老师表示,“这几年,我们师范生支教后的总结反馈,总是能反映出师范生在‘三字一画’方面,也就是在教师基本功上比较薄弱。我们有必要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其中训练内容包括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以及简笔画。老师这个职业写字是少不了的,而简笔画能帮助我们更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
网络的普及也导致了现今汉字使用的不规范,因此更应重视基本功的作用。“我们以前也进行现代网络技术教育,但后来发现‘三字一画’这样的传统教育更应受到重视。”施老师强调,“实习或工作可能在一些贫困的地方,或面临多媒体坏了的情况,为避免造成教学事故,你还是要运用粉笔、钢笔来授课。”
同时,学校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购进了80块小黑板、粉笔、板擦等物件,师范生可以免费借取;如果学生需要练习粉笔字,学院会申请课室给予学生练习;各学院还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基础不好的师范生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
在考核队伍方面,评委是从人文、美术等学院选拔出的优秀书法、美术老师,对师范生的能力进行专业的评判。考核时所有课室监考老师有两人,一个班一个考场,监考完后试卷全部密封,看不到姓名,做到公平公正。
2014年,我校开始将“三字一画”列入教育师范类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旨在有计划地向教师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开展“三字一画”考核活动,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师教育专业所在学院师生共同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三字一画”的基本技能,为教育实习工作和毕业后的教师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字一画”考核每学期组织一次,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和学院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最终成绩由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根据各项考核成绩汇总后核定。
“三字一画”的方案是由训练中心提出的,主要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旨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笔顺规则以及汉字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规律等。在‘三字一画’的考核中,该训练中心的任务主要是协助教务处制订‘三字一画’的考试标准、要求,同时提供学生学习的资源,组织考试,进行考核的试卷评估。
“三字一画”的考核采用不同的考核评分标准,但对卷面和版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均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主要为了锻炼学生分配布局以及控制卷面、板面整洁度的能力。除此之外,钢笔字和粉笔字的考核评分标准包括笔画和字体,均占总分的百分之四十;简笔画的考核标准包含造型、线条与构图两个方面,依据学生的作品是否造型生动、特征明显、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等进行评分,均占总分的百分之四十。
“毕竟这个工作才刚刚开展,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考虑到以后的职业特点,有这样一种氛围挺好的。”训练中心的雷老师说道,“以我们小教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进校以来我们就强调学生一些朗诵、写字的基本功。他们长期以来都坚持利用上课或早读的时间练粉笔字。原来没考试的时候,他们也会利用早上上课前20分钟练习。现在列入考试以后,学生就更加勤奋了。”
今年,我校已经明确规定,只有通过“三字一画”考核的学生,才能前去支教,“三字一画”成为支教生综合素养的一个考量标准。这也意味着,在考核中表现不佳的学生,不得不在实习支教的选拔中将机会拱手送人。
面对这一情况,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无可厚非。人文学院的苏同学认为,现在教学仍以板书为主,教师有一手好的写字与作图的基本技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必须的。好的板书除了规范还要美观,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是正面的教育。教育学院的陈同学则笑着强调这样很好,不光可以培养自身素养,为日后的实习、工作准备,就算将来不从事教育行业也是技多不压身,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
广大附中的副校长李卫表示:“一堂课的直接教学效果在于老师备课的水平和内容。但如果你有一手好字,有一面非常规范、漂亮的板书,那么更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学生的注意力也能非常集中,这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一个要求。”
至于是否需要学校去考核,逼迫教师成长,李卫表示考核的模式不能‘一刀切’:“对于字体上面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但最基本你要写得整齐、美观,不一定要很漂亮像书法家一样。所以我不赞成“一刀切”的方式。”
但对于教师技能的提升方面,李卫认为可以在培训之中对年轻的教师说清楚,让他们能够从自我的认识上提高写字的要求,而转化成内在的学习动力。
(供稿:学生记者 袁 航 杜泳斌 张 聪 助理编辑:陈宏花)
注:本文刊登于2015年4月17日第302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