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4日,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广州大学调研并做了重要讲话,接着市委办公厅形成并发出《市委办公会议纪要》,明确提出广州大学建设发展必须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同步,依托广州资源的强力支撑,向着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目标不懈努力。为了进一步统一认识、理清办学思路,新闻中心特开辟专家评论栏目,邀请专家学者探讨如何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
当前,广州正处于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州大学建设发展必须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同步,依托广州资源的强大支撑,坚持走内涵优化提升的发展道路,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着力建设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人才、拿出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为迈进“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奠定坚实基础。
这就是机遇,广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机遇,需要科技教育文化的支撑,抓住了就是广州大学崛起的契机。认真抓好我校各方面工作,使其都能得到快速发展,长足进步。毋容置疑,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我校迅速崛起的关键,起着决定性作用,更能彰显学校影响力,扩大知名度。广州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需广大人自身努力奋斗之外,更关键是市委市政府强大力度支持。后者更为突出。为了扎实地向这一目标奋进,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出“振兴服务广州行动计划”。
一要围绕市重点发展产业,加强针对性科技研发能力。广州市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针对社会需求,我们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是要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研究和开发的能力。就当前学校的现状,我校务必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突出服务广州的产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让我们的研究成果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研究成果的落地转化和产业化。我们将加大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的激励政策,将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学校所得收益部分的90%归研发团队。学校让利,只求社会服务之名,求的是广州大学的成果成功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事实。
为此,期盼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给予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多提供需求信息,并尽可能邀请广州大学专家学者参与市的重点工程的调研、论证、咨询和服务工作,让学校专家获得更多服务广州的机会。
二要塔建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平台,为企业自主品牌提供技术支撑。我们将依托现有的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工程中心建设,加强与科技企业的联合研发,敞开大门,充分开放,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吸纳科技企业人员到我校实验室与实验室人员一道从事技术研发工作,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器”。同时,共同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协助企业制定技术规程和技术规范,加快企业技术升级和转型,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纵观国内外知名大学,在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基础性投入是巨大的。缺乏充足的经费,没有优越的办学条件,很难吸纳人才、无法配备一流的仪器设备和添置大量的图书资料。期望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不惜重金打造以政府指导、企业参与、高校建设管理的公共产业平台,将其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或重点工程中心,引进学科领军人物,汇聚一批相关专业高层次精英人才,形成服务地方相关学科行业的研究开发团队,为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起支撑作用。
三要建立联动机制,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和青年教师深入实践调研,及时有效掌握企业和社会需求信息,并参与其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把握,关系到社会服务工作成效。我校为了能够摸清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的真正需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实现常态化的联动机制非常重要。我校将积极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和青年教师进驻企业,让他们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生产工作,掌握企业发展的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开展技术攻关工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急企业之所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的技术难题,提升自主知识创新含量,提升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后续研究开发技术人员队伍支撑。学校将每年选派20名的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和100名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人员一起探讨企业发展技术问题,帮助分析解决难题,并将生产实际情况充实课堂教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达到“互惠双赢”之目的。
期盼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协调指导组织作用,将科技特派员工作常态化,分行业组织科技企业与学校专家学者的合作对接会,让企业与高校更加深入的互相了解,突出合作的成效性。
(供稿:服务经济社会工作处 蔡兴勇 编辑:肖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