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个很普遍的现象,每逢旁人得知你就读于某个专业,你便很有可能听到这些言论:“你们这些播音生都娇生惯养。”“马院的学生都很讲究形式。”诸如此类的话语仿佛给一些学科专业贴上难以去除的“标签”,有些带有偏见的专业标签还会引起误解。这种现象是一种社会认识的简要概括,还是一种偏见呢?是有助于公众了解某些专业,还是固化了大家的认知理解呢?
给专业贴上标签的现象在各个学院均不少见。个别带有偏见色彩的标签甚至会令人难堪。
来自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赵嘉欣(化名)就曾被贴标签。她在社团招新面试时从师兄师姐的口中得知不少人对播音生的看法:“播音生就是一群只会说不会做的人,没有责任心。”赵嘉欣还表示,不仅是学生,连个别老师也给播音专业贴上了标签:“有些老师会认为播音班的学生都是一群懒散的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是常态,考试挂科也不足为奇。”
“学校对艺术生的文化课要求较低,同时部分艺术生个性太强。以往播音班个别学生的行为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给其他师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对于这些标签,赵嘉欣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觉得他们这样的评价是一竿子打倒播音专业的人啊!这种评价是以偏概全的。据我了解,播音班上还是有很多有能力、负责任并且有上进心的人。”
而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的张花兒(化名)对于自己的专业,最常听到的评价则是:“不少人说我们学院的学生只讲理论,学的东西和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关系。”
面对这些标签,张花兒表示无奈之余又认为发表这种评价的人很是无知。“其实我们的课程都是和生活戚戚相关的。例如,公共关系学可以教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法学是当代大学生知法、懂法、用法的必备技能;哲学的奥妙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的,它是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专业的标签不仅影响在校大学生,甚至还会“波及”到毕业生的求职。较之理科生的实验研究,文科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常被认为是虚无边际的“屠龙术”。因此,专业标签也对一部分人的应聘就职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人文学院历史系2016届毕业生黄峻炜对此体会颇深。
2012年,从小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黄峻炜毫不犹豫地报读了历史系。经过在图书馆和报社的实习后,他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文职工作,希望日后能做一些“往外跑”的工作。在一场关于营销工作的面试中,面试方问他:“为什么历史系会想来做营销的工作呢?在我们的印象里历史系的人都是些有点刻板的书呆子。”或许因为“书呆子”标签,他最终在这次应聘中败下阵来。
人文学院2016届中文系毕业生黎晓蓉在应聘策划类工作时也有“被贴标签”的经历。
“中文系不就是应该当老师吗?”当听到对方这样说的时候,黎晓蓉心里不是滋味。为证明自己,证明中文系的学生也可以做好策划工作,她告诉对方,自己除了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过文案学习的经历外,平时也经常做文案策划类的兼职,具备了策划活动、宣传计划的经验,因而最终获得对方的肯定。
“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比那些所谓的标签来得重要。”黎晓容如是说。
专业标签,其中或包含偏见,是否有其一定的合理之处?有人认为,若某些专业被贴上“热门”等标签,则证明该专业确实有着过人之处。专业标签,有其合理性?
章婷(化名)原本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后来转到了经济与统计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她坦言,自己正是受到了专业标签的影响才选择转专业。
早前,章婷就已经听到亲戚朋友和师兄师姐的各种言论,像“环境科学这个专业需要考研才有宽的出路”、“女生压根儿就不知道可以从事什么职业,一点儿也不适合女生”等等。一次在招聘会上的经历更坚定了章婷转专业的决心。当时她站在某企业招聘处目睹一个环境科学专业的女生应聘过程。原本面试官对该女生的各项条件都相当满意,可是在面试官的讨论中,章婷听到了其中一位面试官说了句“可是她是个女生啊”。最终该女生并没有被录用。这对章婷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她表示,自己是一个笃信标签的人,平时也会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所以她在转专业时选择了被认为是“热门专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多数人认为国贸会与国际接轨,就业前景不错,是一个不二之选。”她认为,专业标签并不一定都是偏见,有着其一定合理性。多听取他人意见更有利于做出选择。
在专业标签合理性这方面,在所谓的“冷门专业”中就读的学生恐怕更有发言权。来自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彭志刚坦言,作为外省的考生,为了进入广大,在填志愿时,只能填报这个旁人眼中的冷门专业。“开学之前上网查询了这个专业的相关信息,看了后内心依然觉得懵懵懂懂。”而亲戚朋友都觉得这个专业很冷门,“就是一搞地理的”,劝他转专业。对于这样的标签,彭志刚既迷茫又担心,就读后对专业具体的就业方向依然有所犹疑、迷茫。但是,彭志刚并没有因为所谓的标签而对选择这个专业感到后悔,因为在专业的学习中他找到了乐趣。“GIS课需要我们亲手用软件做地图。我只见过成品,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做。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润色修改、满足自己的品味,真正完成后觉得很有成就感。”他认为自己正在不断适应这个专业,“既然无法改变事实,就应该改变自己去调整心态。无论哪个专业,提升自己才是主要任务”。
对于专业标签,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的谢俊贵老师认为“标签”和“标签化”应被分别看待。他阐释了自己的看法:“在社会还不太了解某个学科或专业的时候,有必要通过简明扼要且通俗化的词汇来反映该专业的特征和属性。这样的标签是无可厚非的,基本上属于正常现象。”
他强调,问题不在于“标签”,而在于“标签化”——即一种简单固化的、只抽取个别方面、孤立地表现事物的现象,它不能整体反映事物,还会误导人们的认识。“例如‘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做官专业’、‘服务专业’……很多都是片面的反映。”
谢俊贵认为专业标签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功利主义。“学生和家长都对高校专业抱着一种功利的心态,考虑较多的是‘什么专业赚钱’、‘什么专业热门’,于是迫不及待地凭固有印象给每一个专业归类,从而产生‘标签化’。个别高校招生的宣传工作也需要负一定责任,对某专业的介绍过于狭隘就会演变成标签。”而另一原因,则是专业隔阂。“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当今大学有很多专业,专业之间沟通交流少导致了认识的偏差。”
对于“去标签化”,谢俊贵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首先,高校自身在招生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介绍专业,多介绍专业的具体内涵,少涉及一些固化认识。其次,教育管理部门在评估某个专业的时候要客观而不能简单化归类。还有新闻传播机构不应宣扬传播这样的标签。”而在校大学生对此的态度同样重要。“不管你读什么专业,一定要对自己的专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能太笃信某种定型的评价。另外,大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也应有清醒的认识和独立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
对于去除“专业标签化”,张花兒提了几点建议:“首先 ,要保持良好心态,形成专业平等观念。不能一开始就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个本身不熟悉的专业。其次,加强不同学院及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后,“被标签化”的学院及专业的师生要主动向外界展示自身,让他人更加了解。因为多点理解,就会少点误解。”
而黎晓蓉认为,在专业里学到的大多是基础知识和素养,更多的能力其实是在实践中得到和提高的,不能凭字面意思就认为某个专业应该怎样。她告诉记者:“需要消除的不是标签,而是标签背后的偏见,而做好自身是抵御偏见的最好方法。”
(供稿:学生记者 袁浩欣 张 玲 陈瑞琦 彭 程 助理编辑:黄 颖)
注:本文刊登于2016年10月15日第338期《广州大学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