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来访的悉尼市市长克劳馥·摩尔在广州接受媒体采访。南都记者 陈伟斌 摄
简介 克劳馥·摩尔,女,澳大利亚悉尼市市长。她是悉尼市历史上第一位普选出的女性领导人,也是全澳大利亚在任时间最长的女性政府领导之一。1988年3月,当选为新南威尔士州议会独立议员;2004年担任悉尼市长,至今已在此岗位上工作了三届。在其领导下,悉尼在很多方面赢得了国际声誉———提供获得世界级奖项的基础设施,保护公共空间,推动创意设计理念,提供全新交通和出行选择,以及为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寻找可持续发展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南都讯 记者张艳芬 实习生湛婷 通讯员穗外事装束得体,神采奕奕,克劳馥·摩尔(C lover Moore)率约110人的代表团第三次以悉尼市长的身份访穗。这次是为广州和悉尼缔结友好城市30周年而来,本次访问时间为5月29日至6月2日。
此次,克劳馥·摩尔在广州的行程颇为丰富。她体验了琶洲有轨电车,重访8年前去过的大学城,走访腾讯微信总部、广州珠江啤酒博物馆和广州大学的陶艺、广彩、广绣实验室,还参观悉尼市4A现代艺术中心展览,对广州城市交通规划、创新企业和文化传统等印象深刻,赞赏广州城市发展飞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宜居度高、城市创新氛围浓、文化底蕴深厚,对两市未来在文化、环保、教育和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发展表示充满期待。
这次是克劳馥·摩尔第三次访穗。她说,此行对广州印象最深的是文化设施建设,“尤其是广州大剧院,这个大剧院非常漂亮,记得我和(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见面时,他提到广州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他2003年访问悉尼歌剧院,所以广州大剧院看起来和悉尼歌剧院有一点相似”,在她看来,广州大剧院甚至比悉尼歌剧院设施更加完善、维护得更好,毕竟,悉尼歌剧院已年代久远。另一个让她和同行者印象深刻的是广州图书馆。
不过,谈到建筑和城市的关系时,克劳馥·摩尔说,悉尼拥有设计咨询委员会,它由杰出的设计从业人员构成。还有一个创新卓越设计项目,要求所有重要建筑都经过设计竞争,“我们希望建筑不只是有功能,而且好看漂亮”,这让悉尼拥有了一些杰出的可持续发展新建筑,为市民生活增加了便利设施,且增加了令人愉悦的街道景观。
作为城市治理者,克劳馥·摩尔认为《可持续发展悉尼2030战略规划》与中国“十三五”规划有“异曲同工之处”。“最让我感到惊奇的,对于中国许多城市和广州来说,你们设定一个目标,并且有很坚决的信心去实现它,我知道现在中国制定了五年计划,所有大城市一起来共同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也是非常让人惊奇的地方。”她说。
在日前重访广州大学城、为大学城学子作演讲时,克劳馥·摩尔提到她制定《可持续发展悉尼2030战略规划》时,曾开展悉尼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社区咨询,向居民、商家、政府、法定机构、游客以及教育和文化机构征询意见。
一项城市规划的出台,公众如何主动参与其中?克劳馥·摩尔认为,《可持续发展悉尼2030战略规划》进行意见征集时,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希望给每个市民都提供机会,让每一个人都有发言权利”。除了常规渠道收集意见,对于“只爱在线上发表意见”的年轻人群体,政府工作人员甚至凌晨一两点还在进行外访做调查,“我们会把人们拦下来问他们,对这个城市有什么期待,对我们悉尼的2030年计划书有什么建议”。
“97%的人告诉我们,希望我们在气候变化上有所作为,还表示希望自己的城市有强劲的经济,支持艺术,让人们互相沟通,并且能与世界连接。”而最终,“建立一个绿色、全球、连通的城市”的表述被写入以上战略规划。
作为城市治理者的克劳馥·摩尔,还曾不遗余力将自行车推向悉尼街头,“我们建设了自行车道网络,这对于沉迷于开车出行的悉尼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生转变。我们发现市民骑自行车出行的次数增长了130%,达到了一天近6万次之多。”
不过,在悉尼推广自行车并非一帆风顺。克劳馥·摩尔笑言,对中国人民来说,骑自行车可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对于澳洲这样“车轮上的国家”来说,骑自行车可说是创造性的想法。当时考虑到低碳出行可让环境更宜人,在经过广泛民众意见征集后,她还是确定在悉尼大量推广自行车道和网络。
她说,悉尼不像广州、华盛顿这些城市有的宏大格局,悉尼依海港而建,市中心不大,街道尺度和建筑间距都不能轻易改变,城市规划不容随便改动。悉尼为了推广自行车道,放弃了一些东西。比如悉尼街道车位要收税,但这一部分税收悉尼市政府后来放弃了,给了州政府,“目前为止州政府的一些部长们尤其是道路方面的部长们,对于这个方案(推广自行车道)并不是非常支持,他们比较保守,不喜欢变化。”
不过,如今克劳馥·摩尔走在悉尼街头,不时会被市民拦下,听到他们说“H i,Clover,我们很喜欢你设计的自行车道”,她就觉得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我确定要这么做”。
广州大剧院非常漂亮,记得我和(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见面时,他提到广州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他2003年访问悉尼歌剧院,所以广州大剧院看起来和悉尼歌剧院有一点相似。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年6月2日 A8版 )
相关链接: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6-06/02/content_42803.htm#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