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广大 · 正文

媒体广大

【广州日报】广大建立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09/11/09
媒体名称

广州日报讯近日,广州大学5000余名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测查结果公布。广州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章明明老师称,搬迁到大学城后,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明显上升,心理健康者的比例达到88%,但学习、经济、就业、交际等方面的问题依旧困扰着不少人。为此,学校已建立了多重预防机制。

学习问题仍是头号困扰

案例:上了大学突然失去目标,动力不足使得挂科无数。

章明明介绍:“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知道怎么学。中学的时候虽然有升学的压力,但班主任会把学习任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学生按部就班地去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但到了大学后,学校管理相对宽松,学习主要靠自学,有的学生找不到学习方法,放纵自己,结果期末就挂科。”

大学的学习动机也成了困扰大学生的难题。许多新生到了大学之后找不到学习目标,上课精力不集中,成绩也就掉下来了。章明明称:“新生为了父母读书的特别多,为了自己发展、挣钱的相对少点,但学习动机都没有中学时强烈。”

“死要面子”成交际难题

案例: 家庭困难却买3000元的手机,泡面度日、打工赚钱还债。

章明明介绍,学生在大学与人交际过程中,困扰较多的问题是不自信,有的学生为了攀比,甚至在家庭贫困的情况下,依旧要“打肿脸充胖子”,造成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比如,有位女同学父母下岗,家里非常贫困。但为了‘面子’,仍分期付款购买了一款近3000元的手机。为了还钱,她整日省吃俭用,常常吃一包泡面就算一餐,还出去兼职做家教。还有一个男同学,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宿舍同学过生日,请他到西餐厅大吃一顿。随着他自己生日的临近,他如坐针毡。”这些,都是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接到的真实案例。

适应不了集体生活

案例:不调宿舍就要“神经崩溃”,要所有人都来迁就自己。

部分学生反映到大学后自己找不到知音,老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不参加集体活动。章明明说:“这种情况主要缘于自卑,进而以己度人,形成恶性循环。我们会启发学生,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他人不理解自己。”

她举了个例子:有一个学生刚入学不久就要求调宿舍,第一次辅导员为她调了;没想到换了以后她还是不习惯,又接连两次要求调宿舍。连这位同学的家长都赶到学校恳求,说再不调宿舍孩子的神经都要崩溃了。

据了解,大学生还面临经济、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如广州大学有近400名学生感到经济压力大,并对此感到焦虑。情感方面,失恋、三角恋等问题也困扰着大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要“防患于未然”

案例:男生每晚手握尖刀入睡觉,室友心惊惊求助心理老师。

广大目前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每个班级都设有心理委员,辅导员也参与心理辅导及危机干预工作。章明明说:“我们通过这套网络发现、预防和干预了很多学生的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有一个男生每晚睡觉时都会手持一把利刀。班里向我们反映,我们就发现了他有被害妄想的精神疾病症状。精神疾病越早治疗越容易恢复,所以早发现、早预防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社会上的心理诊所或医院的精神疾病科并不一样。章明明介绍,中心最主要的工作是面向大多数心理状况还健康的同学,是要“防患于未然”。已经出现问题的同学固然要干预和治疗,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日常的一些心理“小疙瘩”、“小牢骚”、“小焦虑”等加以化解,它们就没有机会积累成大的心理危机和心理疾病。

(消息来源:广州日报2009、11、7、B17版 编发:欧阳琳)


上一条:【羊城晚报】废纸剪五羊装扮宿舍“亚运墙”
下一条:【新华网】老将军拍卖书画筹款80万元捐助广大学生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