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广大 · 正文

媒体广大

大公报:新技术以柔克刚抗御大地震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07/11/09
媒体名称

大公报讯记者袁秀贤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最近获科技部批准,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省减振控制与结构安全实验室,实验室内的九平方米地震振动台曾仿真海内外大地震进行的抗震试验研究项目超过六十个。目前,在建的世界第一高塔──广州新电视塔正在该实验室进行抗震减振试验研究,计划于二○○九年完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介绍称,实验室占地三千二百平方米,几乎完全被大型建筑模型所占据,当中包括广州新电视塔、怀圣寺光塔、北京通惠家园的模型。广州新电视塔的模型高达十二、十三米,是实验室里最高的模型。

从美国引进的三米乘三米大型仿真地震振动台是华南地区唯一的液压自动控制大型振动台,虽然面积不算大,但能仿真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桥梁、特殊建筑物、核电站设备、储油罐、珍贵文物隔震装置等在地震下的状态,最大地震强度增六倍。

在高架桥下建房在海外非常流行,但在国内仍处于试验性阶段。目前,北京重点实验研究项目──「高架路桥与建筑复合减振体系」正在抗震研究中心进行抗震试验。研究人员在仿真地震振动台上的高架桥下摆放房屋,采用基底隔震技术检测其抗震效果。抗震研究中心博士徐丽表示,每个模型试验需时二个月,分别测试对加速度反应、位移、摆动的幅度等,信号由传感器采集再传到控制室,再由仪器进行分析。

隔震后安全度增四至六倍

实验结果显示,北京通用家园隔震和不隔震安全度相差四至六倍。北京通用家园下面是一个枢纽站,房屋装了三个方向的隔震支座后,安全度提高四至六倍,由火车引起的振动减少三分之二。未经隔震只能建六层楼,隔震后可建九层,可开发用地增加十万平方米。按当时每平方米六千元计算,可增加收益六亿元。

目前,世界第一高塔──广州电视塔的抗震减振试验研究正在进行中,计划于二○○九年完成。周福霖表示,六百一十米的广州电视塔比较柔软,地震所构成的危险不大,主要的挑战来自强风。广州电视塔的设计参考了十二级风力,可减少百分之四十因风力造成的摆动,刮大风仍可照常营业,在上面的人也不会感到明显晃动。

周福霖表示,实验室的一些领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今后的研究目标是如何在发生地震后,房屋内部设施不会受损,以及研究人类还未经历过的特大地震,务求把地震灾害降至最低。

(消息来源:大公报2007、11、4、B1编发:朱玉尊)


上一条:羊城晚报:广州大学建设华南首座高校天文台
下一条:南方日报:广州将力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