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来,广州大学的何昭华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年老多病的奶奶,省吃俭用给她买营养品,为她日夜守护、擦洗身子、端屎倒尿、清洗尿湿的床褥……
昭华的孝行打动了多年为奶奶看病的蒙学河医生。近日,一封举荐信从清远市连山县寄到本报。
前不久,一封来自清远市连山县的挂号信引起了本报孝子故事报道组的注意。发信人是蒙学河??连山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也是本报的热心读者,用满满六页的小作文纸描述了一位正在广州大学读书的孝女的感人事迹。
热心人士千里投书荐孝行
作为医生,蒙学河替何家90岁老人看病已有十几年,印象中,常常看到一位小姑娘搀着老人一起来看病,就像一根小拐杖一样跟老人形影不离。早年每逢老人重病需住院治疗,在镇上上学的小姑娘和她的弟弟一下完课便会跑到医院来陪夜照顾奶奶,让他们的妈妈回家休息。
每当蒙医生路过病房,总能看到小姑娘在为老人捶背、给她聊天解闷、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同房的病友都羡慕老人有这样一位好孙女。有一次蒙医生查房,看到老人正在打吊针的手下垫着一个热水袋,就询问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小姑娘回答说天气凉,奶奶的手长期露在外面容易受冻,所以要用热水袋敷着。小小年纪居然可以想得那么周到,蒙医生的心里不觉为之一震!
省吃俭用挤出钱孝敬奶奶
从老人的口中,蒙医生了解了更多关于小姑娘的孝行。姑娘名叫何昭华,当时还在清远市第一中学读书。老人说,昭华家贫,能够读上高中完全是依靠学校发给她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这些钱除去学费和每月住校的生活费,已经所剩无几了,但昭华总能挤出一点钱来买东西给她。高中三年,她自己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天天穿着校服,却积累了48块钱为奶奶买了一件暖和的大衣!
讲到自己年老多病,老人更是愧疚万分,十几年来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感冒发烧各种病几乎没有断过,每天都要吃药,隔三岔五的就要打吊针,每月的医疗费已经成了拖垮何家的沉重负担。为了省钱,老人常常不肯入院治疗。昭华每次都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说服她:“奶奶放心,一定会打理(料理)好你,没钱就借,我和弟弟在借条上签字,我俩读完书就还!”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一直深深地印在老人心里,老人逢人就夸自己的孙女孝顺。
“我从医也有30多年,接触的人也不算少,但出自一个女孩子口中说出如此孝敬老人的言辞是极少的,听其老人讲自己子孙如此孝敬,也是少之又少。”对比身边一些青年的言行,深受震撼的蒙医生在信里这样写道。
奶奶去世家人不敢告诉她
何昭华自己却没有想到,她的一言一行不仅感动着自己的亲人,也被不少像蒙医生这样的有心人记在心里。近日,当记者提出要采访她的时候,电话里的何昭华倍感意外,反复强调自己所作所为只是极其平凡的小事。在大学城的广州大学校区,记者见到了这位秀气、大方而善解人意的女孩。
昭华现在是公共管理学院大三的学生。大学四年的生活费,她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自己解决,而学费和住宿费,则依靠国家的助学贷款。因为贫困的家境根本支撑不起这些。昭华的爸爸已经60多岁退休了,每月拿427元的退休工资,家里其他的收入就来自于夫妻一起经营的一个小杂货铺。干了一辈子搬运工,昭华爸爸的身体落下了骨质增生等疾病,妈妈去年患子宫瘤也刚动了手术。
昭华的奶奶年轻时也是个搬运工。提起奶奶,她眼里噙满了泪花:“奶奶已经过世了,是去年2月份走的……”奶奶走的时候昭华刚刚返回学校,不在她的身边,这是昭华感到最为歉疚的。昭华说,每年春节以后奶奶都会大病一场,但总能挺得过来,没有想到那一次竟是回光返照!
奶奶去世了几个星期,家里人还怕她伤心一直瞒着她。每次她打长途电话回家要听奶奶的声音,家人都说碰巧奶奶到街坊家去坐了,直到最后终于瞒不住,才由弟弟告诉她。电话那头的昭华愣了一下,只感到自己的心好像被撕去了一块:“奶奶怎么就走了呢,没有等我出来工作孝敬她,我答应过将来给她装空调的……”
(消息来源:信息时报2005、5、27A05编发:朱玉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