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29日下午,我校召开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知识体系评审总结及制定工作布置会,各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及教务办主任参加了会议。校长助理邓成明出席并做了总结讲话。会议的召开标志我校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即从第一阶段的专项调研进入第二阶段的方案制定。
会议全面总结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与知识体系评审的情况,并解读了《2012年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老师作为优秀代表,分别介绍了本专业专项调研及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及能力构成和知识体系制定过程的收获与体会、工作思路与方法及成功经验。
邓成明强调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的宪章。方案的优劣与否,直接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关乎专业、学院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各专业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专业负责,对学校负责以及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方案的制定工作。方案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向别人学习”、“向自身学习”及“民主与集中”等三个关系。学校将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质量及运作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奖优罚劣。
为做好本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学校教务处把整个制定过程具体细分为专项调研、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等三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的专题调研主要通过组织各专业“走出去“和“请进来”,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明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及能力构成和知识体系,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与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建立对应关系,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整合课程体系,使每门课程都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确保每门课都有其设置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第二阶段的方案制定工作,主要由各专业依据所确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及能力构成和知识体系,参照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落实课程设置方案,制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表;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为配合学段学期制和学时学分等制度与规则的调整,整合课程教学大纲,精简理论教学,优选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的小型化、精品化和模块化。
(供稿:教务处 蔡忠兵 编辑:林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