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正值“五四”青年节之际,由校团委发起的“幸福广东,文明有我”广州大学学生微文明宣传活动在图书馆启动。副校长屈哨兵及数十名志愿者代表参加启动仪式。屈哨兵代表学校向全校团员青年致以节日问候。
启动当天,我校学生志愿者以多种形式开展微文明活动。在我校教学楼路段、宿舍门口、饭堂门口、图书馆路段、校道等地方,多名学生志愿者手持微文明倡议内容的手举牌,向路过的学生派发微文明行动卡五百多张,向认同微文明理念师生派发微文明标识贴1000多张。在教学楼门口被贴到微文明标识的数学学院的刘亚说道:“我认为用这种方式宣传微文明意识挺有意义的,五四青年节不一定要通过举办大型晚会来纪念,提高青年学子的文明意识,才能让我们成为真正有文明有责任的青年。”除了在校内宣传微文明活动外,我校学生志愿者还在广大生活区、广大公寓、广大公交汽车站点、商业中心路口、演艺中心路口、场馆保安亭等六个地点站岗,派发微文明活动宣传单张两百多张。
与往年五四青年节举办大型庆祝活动不同,今年我校举办的微文明活动意在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在细微之处显示自己的文明意识。据校团委副书记何瑞豪介绍,校团委动员各学院青年支持、承诺和实践微文明,要求每个班组织都要开通集体微博,大力号召团员青年加入微文明抓拍志愿者行列,使用个人手机拍摄城市微文明图片,配发评论上传至个人、团支部微博,拍摄图片及相关评论将在“广州文明地图“上实时显示,向全校师生,乃至全市人民展示广州大学创建微文明活动情况。
作为09级学前教育班班干部的陈桦说道:“我们班今天刚举行“五四青年活动之爱我广州”团日活动,随后我们班集体微博就上传了活动的照片及文字说明,这不仅让同学们及时了解活动的进展结果,提高大家的关心班集体的意识,而且增进大家的感情,微博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
据了解,微文明行动,又称“V文明行动”。字母“V”既是英文单词“志愿者”的首字母,也是英文单词“我们”的谐音。“微文明行动”具体包括以下四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微小的文明、具体的文明、力所能及的文明”,寓意每个人都力所能及地从点滴小事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个个体的点滴文明合起来就是城市的文明风尚;第二层涵义是“我们文明”,寓意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主体,对于文明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一马当先,舍我其谁”的精神,积极践行“文明有我”的理念,与其空口批评别人不文明,不如用自己的文明行动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文明;第三层涵义是“志愿文明”,寓意广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通过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形式共同参与城市的文明创建,真正实现文明城市的“共建共享”;第四层涵义是“基于网络传播的文明”,指充分借助微博、手机短信、qq等新兴媒介为载体,通过网志、评论、图片等“微内容”的形式关注、分享、传递文明,最终实现“人人文明,时时文明,处处文明”。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何竹茵 编辑:高良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