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规范化
“各位媒体朋友,请到这边签到!”工作人员微笑着引领一群“国内外媒体记者”走向服务台签到。这是10月12日下午,我校亚运击剑场馆首次演练媒体运行团队内部测试的一个场面。
演练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操作。工作人员仔细检查“国内外媒体记者”的证件后,“记者”们按照会场标示有序进入采访区域。一名“记者”误入了比赛区域,立即被工作人员请了出来。“记者”们来到文字记者工作间,工作人员马上迎上来,介绍文字间内的设施及相关使用事宜。文字间共设有10部电话、40余个网络接口和4台INFO终端电脑,以及多台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随时可以使用。“英国太阳报记者”用英语请工作间志愿者回答一个问题,一位志愿者马上上前对答,“记者”表示满意。
“记者”来挑刺
“我很口渴,你们有水提供吗?”在媒体看台席上,“美联社记者”对工作人员说。工作人员微笑着解释:“您好,因为尚处演练阶段,我们没有考虑全面,我会及时上报。正式比赛时我们一定会提供饮水。谢谢您的提醒。”“记者”们还发现媒体看台席上没有准备一些必要的文具,马上向现场收集反馈意见的工作人员反映。
媒体看台席主管赖克忠老师向“记者”们解释,看台设置现在尚未完善,完善后,媒体看台可以提供40个工作席位,安装13台电视,有13个有线网络端口,2个备用端口,无线网络也完全覆盖全场,以保障媒体记者的使用。正说着,南方电网的工程人员过来作电力监测和场馆温度检测,赖老师向他们提出,希望在每个媒体看台席增加一个小台灯和用电多孔插座,以方便记者的工作。工程负责人一一应承。
模拟水平高
据介绍,场馆媒体副主任、媒体运行经理由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担任。在演练现场,记者看见场馆媒体主任和运行经理频繁地出入各个工作间,检查工作人员的到位情况和运行路线,并向工作人员讲解一些疑难问题,使团队的演练也成了培训过程。
新闻发布会
模拟比赛结束后,媒体运行团队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新闻发布会。由媒体团队人员模拟冠军获得者和队伍教练参加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记者”们在记者席上犀利发问:“您好,我是巴基斯坦黎明报的记者,请问刘强教练,听说您在赛后有意放下教鞭,转投金融业,请问是否属实,详细谈谈您的计划吧?”“请问冠军,你此次得到的金牌将如何处置?”台上的模拟人员认真回答了问题,专业译员在现场为他们作了英语翻译。发布会全程流畅,专业水平较高,“记者”们感到比较满意。
成绩来不易
据了解,当日的媒休运行团队测试比较顺利,其实是来之不易。媒体运行团队由我校60多名师生组成,专门负责为文字记者工作间、摄影记者工作间、记者看台、混合区、新闻发布厅等9个工作间提供服务,服务对象是中外记者,服务涉及通讯、网络、信息咨询、文印、新闻发布等多个项目,服务范围广,工作任务重,服务质量要求很高。该团队主管以上人员自从今年6月配备完成后,迅速投入运作,11名部门领导、老师和50多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在不耽误正常工作学习的情况下,完成繁重的亚运媒体运行工作,压力很大。肖湘老师告诉记者,为使团队正常运作,从领导到工作人员,每个人都放弃不少节假日休息,在工作日里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记者了解到,肖湘老师在新闻中心承担繁重的办公室工作之外,又在团队担任新闻发布厅主管,为此她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如为了保证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具体流程与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她星期天都没有休息,才作出了一份周全的策划。新闻学院研究生肖桂来分配在文字工作间工作,作为文字记者工作间主管,他掌管了工作间的几处钥匙,每天课余都到场馆来值班,成了工作间的“管家”。
对于当天的媒体运行演练情况,应邀前来指导的亚组委广电部穆处长给予充分的肯定。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学校场馆媒体运行团队人员在模拟演练中工作状态良好,各业务口工作准备细致。同时,因为学校宣传部派出了大批学生记者,为模拟采访、模拟新闻发布会提供了很好条件.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吴静玲 阎冰 摄影:学生记者摄影组 编辑:高良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