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广大 · 正文

头条广大

抗震中心研发的新型农村房屋隔震技术将在灾区重建中应用(图文)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09/05/07

本网讯 “振动台剧烈的震动,相当于9度地震烈度,但模拟地震振动台上的房屋结构和室内摆放的花瓶都完好无损!”这是抗震中心研究人员采用新型的基底隔震技术演示四川地震灾区农村房屋模型抗震效果。5月5日上午,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汶川县主管建设工作的副县长邓国基、广东省科技厅农村发展处处长刘家平等专程来到我校工程抗震研究中心,观看新型农村房屋隔震技术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隔震房屋在地震振动模拟试验中完好无损 肖湘摄

“这是一种新型的隔震技术,主要是适用于农村房屋的隔震,这种隔震块的主要成份是橡胶加高强纤维,重量比以前的橡胶加钢板组成的隔震垫轻,并且不需要上下连接钢板和连接螺栓,施工十分简单,造价是普通叠层橡胶隔震垫的三分之一左右……”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我校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隔震技术已研究了好几年,2007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目前正准备在汶川灾区等农村房屋试点应用。

周福霖院士接受记者采访 肖湘摄

当天上午,抗震研究中心实验区内的振动台上,摆放着一栋高3米、宽2.8米的混砖结构的二层楼房屋模型,一楼和二楼室内分别摆放着一条板凳,在板凳的上面各放着一个花瓶。记者发现,在房屋的上部结构与底座之间有一个高约5厘米的缝隙,在这个缝隙之间、房屋的四个角落各垫着一个新型橡胶隔震块。

花瓶在强震中纹丝不动 肖湘摄

“现在进行的是9度大震试验-----”试验员解说完毕,只见模拟地震振动台台面和底座剧烈晃动,而新型橡胶隔震块上的房屋只是缓慢地平移,室内木凳上摆放的花瓶纹丝不动!

非隔震房屋在地震时墙体倒塌 肖湘摄

接着,抗震中心又进行了非隔震房屋的对比振动台试验。在试验之前,工作人员将房屋下的四个新型橡胶隔震块取出,并将房屋的上部结构与底座用螺栓拧紧在一起。当再次进行9度大震试验时,首先是整栋房屋明显晃动,墙体裂缝迅速发展,接着室内的木凳倒了,花瓶摔碎,最后,房屋上层的墙体开始倒塌……

“隔震与不隔震就是不一样!”“几块小小的隔震块就有这么大功效!”现场观看人员惊叹道,他们还用手掂量着隔震块说,“这个隔震块也不重嘛!”

为了让广大老百姓住上强震不倒的房屋,周福霖院士与他的团队正在不断地推广有效的隔震技术。在这次汶川灾后重建工作中,由抗震研究中心负责隔震技术设计的四川省内灾后重建的首批永久性建筑---绵竹遵道镇小学、医院已于2008年12月29日前投入使用,在余震频繁的灾区经受了考验。他们在遵道镇小学建立了隔震技术展览室,并为遵道镇和都江堰向鹅乡政务中心进行了隔震技术设计。中心还主要负责了汶川县灾后重建重点项目-----汶川县第一幼儿园3栋教学楼和汶川县第二小学5栋教学楼的隔震技术设计,这两栋建筑在今年9月1号将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我校在汶川县城威州镇已为20多栋3万多平方的居民住宅进行了抗震加固设计,得到了广州市援建前线工作组和当地建设部门以及群众的充分肯定。到目前为止,隔震技术已在全国26个省市和地区的近700多栋建筑物中推广应用。甘肃陇南武都县三栋6层民用住宅使用了90年代的第一代隔震技术,在“5.12”大地震中完好无损。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肖湘 编辑:朱玉尊)


上一条:五四青年节期间我校两位团干部受省市表彰
下一条:我校举办“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系列活动(图文))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