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小丹同志,这个意见值得重视,尤其是史料的征集、翻译等。请研酌。”近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政府参事建议》上做出批示,特别强调要加大保护开发十三行资源文化的研究力度。按照省市委领导的指示精神,4月10日,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汤应武带队的广州十三行研究调研小组莅临我校进行调研。校党委书记易佐永、副校长徐俊忠以及广州十三行等几个重点研究基地的教授参加了调研会。

调研会现场 肖湘摄
校党委书记易佐永首先代表学校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认为市委市政府对广州大学的帮助和支持是全方位的,力度是巨大的。广州十三行研究基地落户广州大学就是例证。他表示,学校已经将广州十三行研究基地建设列入“服务荣校”重大工作事项,立足广州,服务广州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徐俊忠副校长向汤应武一行介绍了我校研究基地近几年的发展概况。他特别提出了基地进一步发展和建设的工作思路和设想。他认为,加强广州十三行研究是“举广州旗,吃广州饭,办广州事”的具体行动。他表示,我校将按省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加强各研究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针对广州十三行研究,徐俊忠强调要建成研究十三行的信息资源中心,整合校内外力量,把顶层设计和学术自由结合起来,具有协调功能、学术成果辐射、推广作用,才能真正落实“保护和开发十三行资源文化”的精神。
十三行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研究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谭元亨汇报了有关“十三行文化”的相关情况,他说,我们要把“十三行文化”做强做大,在学术上多下功夫,扎扎实实为广州做一点事。将通过收集和翻译相关资料,深化对十三行文化的研究。谭教授也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港澳以及西方国家同十三行的关系。他希望通过组织一批外语水平好的人才翻译相关著作,从而为十三行文化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我校建筑学院教授杨宏烈从建筑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了文化遗址、遗城、遗书对研究历史的重要意义。他说,有关十三行的历史,记载不多也不详细。所以研究十三行文化应该进行遗址考察,结合政治经济制度的演化,研究其对现实社会的意义。研究小组将集多方面人才,把建筑文化与文物遗产的保护相结合,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将十三行文化做成有世界亮点的科研课题。
汤应武副部长对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工作以及相关成果做了充分的肯定。他强调,“十三行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研究”的科研人员要宏观考虑与具体的操作方案相结合,将需要征集和翻译的资料进行汇总归类。同时强调,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开展基础研究,又要使科研工作为广州市服务。研究十三行文化这个课题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重视,希望广州十三行研究基地发展又快又好。
调研会上,汤应武副部长还听取了卢汉桥、刘晓明、刘毅三位教授对我校相关科研基地建设与发展情况的汇报。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李瑞旭 郑礼军 编辑 高良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