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校著名工程抗震研究专家周福霖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校自己培养产生的首位院士;2004年,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曹广福教授等8位专家引进我校,担任学院院长及学科带头人……这些都是我校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取得显著成绩的突出标志。
七年来,我校按照“以培养和引进为基础,以稳定人才为重点,以用好人才为目标”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学校先后出台了《广州大学引进优秀人才实施办法》、《广州大学引进海外留学优秀人才实施办法》并大力予以实施,从2002年以来,先后通过公开招聘、商调等各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在海内外引进了一大批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副高级职称并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其中,2004年、2008年两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院院长和科研单位负责人,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众多媒体进行了充分报道,从而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据统计,2002年至今,我校共引进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学科研人才共243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有143人。引进的学科带头人和知名学者加盟学校工作后,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招聘高层次人才现场
同时,我校通过多项措施让教师提高素质,帮助他们进军高层次人才队伍。学校出台《广州大学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境)作高级访问学者暂行办法》、《广州大学教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鼓励在校教师外出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或进行研究合作,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2003年,学校申报产生了自己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2002年以来,我校外出攻读博士的教师共159人,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229人;出国学习或合作研究的教师177人。
以上两措施的实施使我校教师素质大大提高,七年来,在我校申报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共510人。从2003年到2008年,在校的博士人数由89人增到334人;高级称职人员由641人增到891人,分别提高了275%和39%。
为了有效激励教师,尤其是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将主要精力放到教学科研上来,确保人才强校战略取得实效,学校对教学、科研奖励办法作了较大的改革,形成以教学、科研为重的导向。学校实施了特殊岗位津贴奖励办法,一批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起重要作用的骨干教师每月享受数千元的特殊津贴。同时,学校还大幅度提高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配套金额、重奖特殊贡献者。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教授张景中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学校给予了50万元的重奖。这些激励措施对稳定我校的人才队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下,我校逐步建设了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较好、结构渐趋合理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中,有“两院”院士,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等,这些高层次拔尖人才在学校担任学科带头人的重任,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获“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突出贡献奖”
由于我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做出的突出成绩,因此,学校2004年荣获“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突出贡献奖”的殊荣。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 高良铨 编辑:朱玉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