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5日上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我校联合主办的2008年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之“思想解放与政治文明”研讨会,在我校桂花岗校区举行。经组委会评审后入选本次研讨会论文征集的前50篇文章的作者参加了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杭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我校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李步云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朱新行,我校副校长陈永亨教授,等领导出席研讨会并讲了话。
郑杭生教授做了关于《从30年发展轨迹看中国的“科学发展模式”》主题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要真正理解中国30年来形成的科学发展模式,就要了解它的初始起点、实际轨迹和理论提炼。自1949年建国以来到现在,新中国已经经历了两个“30年”。“前30年”既为后“30年”年打下了基础,又为“后30年”留下了问题。
郑杭生指出,“后30年”发展实际上显示出一条从初级发展到科学发展的轨迹。其中差不多有20年的时间是沿着初级发展的路径前进的。这种初级主要体现在:第一,发展目标是初级的;第二,发展的手段是初级的;第三,用于发展的资源是初级的第四,参与发展的各主要方面的关系是初级的;第五,发展的结果也是初级的。郑杭生认为,科学发展是对初级发展进入更高一级发展的概括。科学发展观既是对科学发展实际趋势的思想提炼,又是对以往发展观的理论提升。但是这种提高不是一般的提高,而是一种带有质的飞跃的提高。
会上,15位论文获奖者做了精彩的发言。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第一,解放思想通过推动改革开放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大法宝;第二,推动思想解放的改革开放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强大动力。为进一步推动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加强学术交流,我们会聚全省专家、学者共同研讨,进一步提高认识。
(供稿:谢建社 编辑:朱玉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