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3号下午,周福霖院士在博学讲坛为师生作了题为“汶川地震的启示”的专场学术报告,整个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甚至连过道都井然有序地坐满了听众。副校长屈哨兵主持报告会。
在报告中,周福霖院士精神矍铄,语言幽默风趣,他用大量珍贵的文献图片资料,结合自己当年参与唐山大地震灾后调查的见闻,向师生们介绍了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造成的严重灾难、5.12汶川地震的特点、房屋及设施的震害、橡胶隔震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随后还回答了师生们的问题。

讲座现场 陆文娟摄
要积极面对困难
周院士在介绍推广橡胶隔震技术时语重心长地向在座师生说,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在推广隔震减震技术时他也遭遇过各种阻力,尤其是来自传统思想的挑战,传统抗震技术是房屋越强越好,柱子越粗越好,以硬抗硬,而隔震减震技术恰恰相反,它把建筑物的底下做成柔性的橡胶支座,主张越柔越好,以柔克刚,由于是一种全新的抗震概念,所以遇到的质疑和反对声都不少,“但是,你要对国家民族作出比较大的贡献,你就要作出比较大的牺牲、付出比较大的代价,就要经历和克服别人难以承受的困难。”
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
有学生问:“您觉得要成功推广这项技术,我们这些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周院士说:“在科学道路上,不能老想天上掉下馅饼,你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要锲而不舍,用水滴石穿的精神,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去做。”他说, 科学研究是神圣的事业,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千万不要乱下没有把握的结论,乱下结论很容易就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老百姓常说,地震不可怕,可怕的是说有地震却没有发生的时候。由此可见错报地震、忽视客观科学的危害。
周院士结合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分析指出,天灾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天灾暴露出来的很多无良的房地产商、工程师和包工头等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无视质量,以至造成老百姓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行为,我们不能容忍。青年人在从事科学工作时,一定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老百姓谋福祉,决不能为自己的利益昧了良心。
在院士与听众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积极踊跃地争取与周院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周院士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周院士风趣幽默的谈吐更是使会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大家都为这个幽默、真诚的抗震专家所折服。“院士亲切自信的笑容,朴实无华的衣着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学者特有的风范。”来自体育学院的小黄无不敬佩的对记者说道。
(供稿:学生记者 欧阳琳 编辑:高良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