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广大 · 正文

头条广大

我校召开领导干部大会 总结学年工作提出新学年要求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08/07/12

本网讯 7月11日上午,我校在行政西二楼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党委书记易佐永在会上传达了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我校过去一个学年的主要工作,提出下个学年的工作要求,并就暑假期间的有关工作进行部署。党委副书记赖卫华主持会议,校领导龙少锋、禹奇才、陈永亨、屈哨兵、陈少梅和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

贯彻落实省市全会精神是当前工作重中之重

易佐永书记在会上首先传达了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他强调,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分别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和《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决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省市全会精神,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习贯彻好省市全会精神,必须认真总结我校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把学习讨论活动成果转化科学的决策。

过去一学年工作有六方面成绩

易佐永说,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从六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学年的工作成绩: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人才队伍建设有新进展;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党建工作呈现出新局面。

易佐永指出,今年一月以来,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通过认真学习和专题调研,注重查找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深层问题,坚持专项调研与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破解学校科学发展的难题,在全校兴起了一轮“学理论、谋发展、抓调研、破难题”的热潮。经过近六个月时间的努力,我校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决策部署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

在谈到教学科研工作的成绩时,易佐永指出,一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校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我校第三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和第二次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和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不动摇,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学工作扎实推进,按照“抓好一个方案,推进两项工程”的工作思路,转变了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方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科建设取得新成绩,有两个实验室分别被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有11个学科被评为省重点学科,人权研究中心被批准为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服务地方工作逐步展开,目前已与市直有关单位和罗岗区、番禺区、南沙区、越秀区签订了校?区合作框架协议,已有5个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申请各类知识产权、版权,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在学校管理工作方面,易佐永强调,学校高度重视解决教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提出的九个方面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跟踪整改,并取得了实际的效果。目前,教师学生活动中心已经提出了建设方案,学校近期筹措资金,已经分步在办公楼和实验楼安装分体空调,办公室调整已经有了初步方案,抗震中心实验大楼已经报发改委立项,研究生学院用地问题和大学城教工宿舍建设问题也已经向市领导作了专题汇报,教师休息室及饮水问题已经解决,学生宿舍区的学习阅览室、活动室已纳入计划分步解决。学校还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解决了新校园建设资金大部分贷款还贷的问题。

新学年做好七方面工作

谈到今后一学年的工作,易佐永强调,我校要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召开我校第二次党代会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成果,要把巩固和扩大学习讨论成果与谋划、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习讨论成果真正转化为更新观念、谋划思路、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他提出了七方面的要求:一、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委全会精神,用解放思想的成果指导工作;二、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大力推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五、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六、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和谐校园建设;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各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易佐永还就暑期学校的有关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会上,纪委书记陈少梅还传达了上级纪委关于严禁利用公款进行旅游或变相旅游活动的规定。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 高良铨 编辑:朱玉尊)


上一条:我校一调研报告获市解放思想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下一条:我校组织100多支社会实践队 防震减灾宣讲成新亮点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