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如果留学人才好比优良的种子,那么国内各高校就是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结果的土壤。12月26日下午,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留交会大学校长沙龙,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代表近200人,他们与国内5所高校的校长围绕如何搭建国内高校与留学人才互动平台等话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大学校长沙龙现场 肖湘摄
本次沙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组委会主办,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大学联合承办。据悉,这已是我校第三次承办留交会校长沙龙。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刘宝利主持沙龙。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卢天健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树兴教授和广州大学副校长陈永亨教授应邀出席了本次沙龙。
校长激情演讲 推介人才引进战略
“华东师范大学的杰出科研成果大部分是海外优秀人才和团队取得的,为此,我校非常重视海外人才的引进,对海外优秀人员的招聘做到随时咨询,随时面试。”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俞立中教授在简单介绍完学校的发展概况后爽朗地笑道。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卢天健教授援引自身事例,鼓励留学人员到西部发展创业。原来,卢天健教授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曾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十八年。四年前,卢教授毅然选择回到中国西部发展。他感慨,“四年,我收获的并不亚于十八年在外的日子。四年中,我和祖国一同成长,为祖国的西部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告诉大家,全校在职的1.5万名教职工中,有近800人是留学人员。他强调,为加强留学人才引进工作,学校开辟了人才引进 “绿色通道”。
陈永亨副校长演讲 学生记者李可鹏摄
“安好一个家,放好两口心,服好三个务”这是作为本次沙龙承办方之一的广州大学对优秀留学人员的承诺。沙龙上,陈永亨简要阐明了我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他说,近年来,我校专门设立了特聘岗位制度,对上岗的优秀人才给予特别的岗位补贴;积极为引进人才解决好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安置等问题;着力搭建事业平台,积极为人才的创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树兴教授和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教授分别介绍了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和发展前景。颜光美教授提出留学人员的“孩子”、“房子”、“票子”、“帽子”等现实问题,现场气氛即刻被带动,他鼓励选择回国的留学人员做好思想准备,努力打下属于自己的成就。末了,他引用90年代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所说的一句话来激励留学生,“要做成事业,还是回国好!”话音刚落,场上掌声连连,此起彼伏。
留学人员踊跃提问 探讨归国创业问题
“现在可以提问”。主持人话音刚落,会场上留学人员一双双手即刻“刷”地举了起来。
留学人员踊跃提问 学生记者李可鹏摄
“我认为一个学校要发展,首先要巩固的就是学校的管理体制,高水平的管理才能留住人心,那么,如何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呢?”一位举双手的加拿大留学人员第一个站起来提问。西安交通大学卢天健副校长非常认同管理机制改革是高校建设重中之重的说法,同时他也肯定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的合理性,“提高管理者自身的水平是关键做法,在这方面我国做得很出色,教育部会定期组织高校领导到国外去深造学习,提升自我。”听了卢教授的回答,加拿大留学人员满意地点点头。
曾在美国留学的留学教授协会会长针对他接触到的留学人员实际情况发出了呼吁,一是希望归国教授的工资待遇可以有所提高,二是希望引进人才的年龄限制可以适当放宽。这是呼吁,同时也是一个敏感问题的反映。广州大学副校长陈永亨回答道:我校十分注重业绩,除了工资外,国家级项目是1:1配套,其中30%是劳务费。只要有热情,能够承担到项目并切实开展,那资金就一定是明确的,并且,只要是真正优秀,那待遇住房等问题都可以加以讨论解决。而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激动说,“既然选择了归国,那便要坚定为祖国奉献的决心。”他还说,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留学教授不可能有过高的经济待遇,投身国家建设,构建和谐中国需要有一份牺牲精神。他说:“态度决定一切。”
颜光美副校长回答留学人员提问 李可鹏摄
“如果贵校的教授自己搞项目,你们校方的态度是怎样?”来自加州大学的留学人员感兴趣地问起中山大学。“鼓励!”副校长颜光美教授只说了两个字,却赢来满堂掌声。留学人才表示,这种自由、民主、包容的氛围正是他们的渴望。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曾繁莹 徐潇 编辑:肖湘)
|